传统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双管马布

双管马布

双管马布,彝族独有的单簧气鸣乐器。彝语“马”为竹子,“布”为簧管,意即插上簧管的竹制气鸣乐器。又称布惹。管身竹制,用两支形制、音高相同的单管马布并列捆扎而成。大多开有五或六个按音孔,有的两支管身共用一个牛角制的喇叭口作为共鸣筒。由哨子、竹制管身与牛角管口组成。

双管马布,彝族独有的单簧气鸣乐器。流行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
双管马布 双管马布
甘洛、越西、美 姑等地。
管身竹制,用两支形制、音高相同的单管马布并列捆扎而成。大多开有五或六个按音孔,有 的两支管身共用一个牛角制的喇叭口作为共鸣筒。
演奏时,管身竖置,左手同时按放两管上三孔,右手同时按放两管下三孔,口含双管簧片, 吹气鼓簧发音。五孔双管马布音列为:c1、d1、e1、g1、a1、c2。六孔双管马 布音列为:e、g、a、c1、d1、e1、g1。
双管马布,彝族独有的单簧气鸣乐器。彝语“马”为竹子,“布”为簧管,意即插上簧管的竹制气鸣乐器。又称布惹。流行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甘洛、越西、美姑等地。有的两支管身共用一个牛角制的喇叭口作为共鸣筒。
双管马布:彝族独有的簧管乐器。彝语的“马”是竹管,“布”为簧管,意即用竹管插上簧管吹奏的乐器。流传于我国四川凉山与云南彝族地区。由哨子、竹制管身与牛角管口组成。管的上端装有竹制的发音簧哨,管的下端套有一个用牛角制成的喇叭口。簧哨用一节长4厘米左右、直径O.3~0·4厘米的细竹管制作,一端留节、一端开口,在管壁上镂刻出一片2.5厘米长的簧舌,舌尖紧靠竹节,开口的一端插在管身的上口。中央民族歌舞团改革的马布,管身铜制,簧哨已由单簧改为双簧,设有16个音孔(7个指孔、9个键孔)。音域由(f~f2)。还是民族乐队中很有表现力的色彩乐器。
双管马布的音色清脆悠扬,用它来演奏欢快、活泼的旋律时,明亮而粗犷;用它吹奏忧伤、缓慢的曲调时,深情而略带鼻音,特别在演奏到拖长的尾音时,乐声如泣如诉,极为动人。马布的吹奏技术较难,一些快速和复杂的乐曲更需要有纯熟的演奏技巧。它常用来独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是富有特色和丰富表现力的乐器。

彝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彝族人民多情善感,能歌善舞,每逢喜庆、婚丧嫁娶以及火把节,彝族年等传统民族节日,都要歌舞奏乐。言为心声、歌以咏志,无论是居
双管马布 双管马布
家日子的恬美、田间劳作的艰辛,节日狂放的悦乐,吉庆祥和的祝愿,缠绵悱侧的相思,伤感悲痛的回忆,以及对于美满爱情的憧憬和幸福生活的向往,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往往均诉诸于音乐,表达、抒发和排遣。
彝族音乐舞蹈的种类繁多,风格各异,内容和表现手法也极为丰富多彩。与之相适应,彝族的乐器种类很多、特点和功能也多种多样,各具特色。按其性质和特点,彝族民间乐器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四大类:一是拉弦乐器,如三胡、四胡、牛角胡琴;二是弹拨乐器,如三弦、口弦、月琴等;三是吹管乐器;如葫芦笙、马布、竖笛、琐呐等;四是打击乐器,如铜鼓、皮鼓、团鼓、兹耳等,总计达二十余种。其中,独具特色而普遍流行的主要有月琴、口弦、葫芦笙、牛角胡、马布、竖琴、琐呐、彝箫、皮鼓、兹耳等。马布的结构和外观均与小唢呐(海笛)相似,但管身竹制,哨子单簧。竹制管身长15~20厘米,内径约0.9厘米,在管身上开有7个音孔(前6后1,有的只开6孔)。
“吹起我的马布,倾诉我的苦难,吹起我的马布,一天咒骂他几千遍,弟兄们快来听罗!谁愿意整天为他把活干,奴隶主是这样的凶残,奴隶何日见青天?”这是一首用马布演奏的《苦曲》的词意,它控诉了万恶的旧社会,彝族人民在封建奴隶主的压迫和剥削下,受尽欺凌和奴役,终日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挣扎在死亡的边缘。当他们在高山上放牧牛羊时,就常
双管马布 双管马布
用马布来诉说奴隶的苦难和愤怒;民主改革后,在金沙江和大渡河夹流的广大凉山地区,旧貌换新颜。无论你走到哪里,总会听到马布等各种民间乐器的特有音响,人们在山上放牧、在赶集路上或劳动休息时,都要即兴吹起马布,抒发自己的情感,歌颂幸福的新生活。

双管马布

演奏时,管身竖置,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按上三孔,口含上端簧片,用循环换气法吹奏。在凉山彝族群众中,许多马布爱好者都能自制各种不同音高的马布,每个村寨还有制作马布的能工巧匠。马布是利用簧片振动并激发管内空气柱振动而发音的,每个按音孔只能奏出一个音来,不能超吹。聪颖的彝族人民想出了极巧妙而又很有意义的方法,在按孔的排列上不用自然音阶,而是采用五声音阶的排列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了马布的音域局限性。五孔马布音列为:c1、d1、e1、g1、a1、c2。六孔马布音列为e、g、a、c1、d1、e1、g1。七孔马布音列为:g、a、c1、d1、e1、g1、a1、c2或e1、g1、a1、c2、d2、e2、g2、a2。演奏时,管身竖置,左手同时按放两管上三孔,右手同时按放两管下三孔,口含双管簧片,吹气鼓簧发音。音色清脆、明亮,音量较为洪大。常用于独奏。演奏技巧与独奏曲目均与单管马布相同。民间一些比较熟练的演奏者,还通过用牙齿紧压簧片以缩短它的有效振动部分,使它再增高几个音,把音域进一步扩大到十二度或十四度,从而满足了一般演奏的需要。

小唢呐

马布的音色清脆悠扬,富有田野风味。虽然外形与小唢呐相像,但音色要比小唢呐圆润柔和,非常接近西洋乐器双簧管高音区的音色,并较之明亮。这种音色是兼有唢呐与双簧管的特殊风味,彝家人把它比作蝉鸣,确实有一种秋声秋色惹人醉的感觉。常用于独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是富有特色和表现力丰富的乐器。用它来演奏欢快、活泼的旋律时,嘹亮而粗犷;用它吹奏忧伤、缓慢的曲调时,深情而略带鼻音;特别在演奏到拖长的尾音时,乐声如泣如诉,极为动人。马布的吹奏技术较难,一些快速和复杂的乐曲更需要有纯熟的演奏技巧。

每逢节日、喜庆或劳动之余,彝家的小伙子们就要吹起双管马布,并有一套自编的独奏曲目,内容多是反映日常劳动情景和生活感受的。双管马布曲常由基本曲调发展而成,演奏者能够触景生情、随感即发,创作出丰富多彩的曲调。在乐曲中广泛运用强弱变化的长音、快速同音反复、快速打指以及频繁的倚音、下滑音和装饰音等,还常在乐曲中用双管马布来模拟各种鸟兽的鸣叫。传统的马布独奏曲有《猛虎出洞》 、 《布谷过山》 、 《晨风摇竹》 、 《万马奔滩》等,甘洛流行的马布曲有《放羊调》 、 《放狗撵山》 、 《丰收调》和《快乐调》等,宁蒗流行的乐曲有《布惹调》等。在凉山彝族中,马布也用于丧事,民间流行着这样的习俗:父母去世时,出嫁的女儿必须邀请村里最好的乐手到娘家来吹奏马布,以表达深切的缅怀之情。

马布是由口径约0.6厘米、长18厘米的竹管,上面有六个音孔,顶端插入一个类似单簧管发音体的哨嘴,另端装上一个小小的牛角喇叭构成。哨嘴也是一节更细的竹管,长约5厘米,利用它表皮的一面靠近竹节启开薄江的一层可以自由振动的簧片制成。还有的将两根完全相同的管子并在一起形成双管马布,好象两支马布同时吹奏,更显一层热烈气氛。
马布演奏的特点就是从一开始至曲终,演奏者利用鼓腮保持呼吸使声音一直不断,乐曲激情跳荡,装饰华彩,延音悠长,加之它的音色兼有唢呐与双簧管的特殊风味,彝族群众有把它比作蝉鸣(彝语“不子”)的,马布吹奏起来确实有一种秋声惹人醉的感觉。
马布不象别的管乐器可以吹出泛音,它的音域在八度以上就利用;牙齿和嘴唇咬压哨片超吹可以扩展到十二度以上,恰好构成一个人声歌唱的音域。许多演奏者也常常吹奏民歌的曲调以代替歌唱,深得群众喜爱。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