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国画 >明中叶人物画四家 杜堇玩古图及画选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明中叶人物画四家 杜堇玩古图及画选
典藏绘画
明 杜堇 玩古图 绢本设色 126.1×187公分 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

杜堇 玩古图

杜菫,字惧男,号柽居、古狂、青霞亭长,丹徒(江苏镇江)人,约活动于明代中期1465至1509年间。成化(1465-1487)初,应进士试不第,遂以文人及职业画家的身份寓居北京,亦往来南京、江苏等地,与当时著名的文人仕宦多有交游。根据画史著录,杜堇兼擅人物、界画、山水、花卉;现存画蹟则以人物故事画为主,除白描风格外,亦有继承南宋院体风格设色精緻的工笔人物画。他的画作对明代中后期人物画影响深远,如唐寅(1470-1523)的人物画风,便明显受到杜堇的影响。 
〈玩古图〉为杜堇工笔人物画的代表作,并反映了明代中晚期文人士大夫赏玩品鑑古书画器物的风尚。画中描绘滨水庭园一角,两名士人在硕大屏风前赏鑑长案上的鼎彝古物,前方女童持扇扑蝶,另有侍童携来画轴和围棋盘,朝斜后方解开琴套、准备香具的仕女走去。画中家具器用雅緻华丽,说明著主人的财富与品味,然此非杜堇意欲表现的重点。他在画上五行雅秀的款题,赋予「玩古」更严肃的意义:玩古乃常。博之志大。尚象制名。礼乐所在。日无礼乐。人反块(愧)然。作之正之。吾有待焉。柽居杜堇。柬冕徵玩古图并题。予则似求形外。意托言表。观者鉴之。
杜堇认为若发挥「博古」的精神,透过详究古物的形制名称,理解寻索古代礼乐制度,便可将看似逸乐的耳目之玩,提升成如同孔子所言「好古敏求」的积极作为。画中长鬚文士蹙眉审视的专注情态,及其主要的品鑑对象并非一般琴棋书画,而是上溯三代的古青铜器,展现了杜堇寓道于画的特别设计。

典藏绘画
明 杜堇 玩古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

《玩古图》为双拼巨幅,原画可能曾被裱装成屏风形式,一如画中所见的立屏。主题除了鉴赏古器,也在描写琴、棋、书、画等四项文人的游艺活动。画风秀雅古朴,饶有南宋院体馀韵。杜菫此型工笔人物画,对唐寅中期风格,深具影响。

图中器物

《玩古图》桌案上的器物琳琅满目,除了墨绿色的青铜器外,另有白色、浅绿色以及带开片的瓷器、装饰著繁複纹样的金器等。乍看之下,件件似乎皆有来历。然若将器形、装饰图案的种类、纹饰的佈局等细节与古器物图谱或各朝传世器比对,会发现杜堇所绘的器物,与夏、商、周三代,或是汉、唐盛世的古器物儘管类似,但总夹杂著若干佚离时代风格之处。推测画中这些器物的形象,可能是依据后世所製的仿古器所绘,也可能是杜堇按照自己原本对这些器物的认识,再掺入若干想像和创意的结果。

《玩古图》器物类型

 《玩古圖》器物類型  

1. 炉

2. 碗

3. 洗

4. 玉饰

5. 方鼎

6. 博山炉


7. 金奁

8. 壶

9. 鬲

10. 鬲

11. 豆

12. 炉


13. 玉璧

14. 兽炉

15. 不明

16. 不明

17. 钟

18. 不明


 

《玩古图》器物与古器物图谱或传世器比对表

No单项细部图对比资料01明 杜堇 玩古图南宋至元 哥窑 米黄釉鼎式炉

南宋至元 哥窑 米黄釉鼎式炉

05明 杜堇 玩古图兽面夔纹扁足方鼎

兽面夔纹扁足方鼎

06明 杜堇 玩古图(宋)吕大临《考古图》

(宋)吕大临《考古图》
博山香炉

07明 杜堇 玩古图(宋)吕大临《考古图》

(宋)吕大临《考古图》
凤匲

09明 杜堇 玩古图(宋)王黼《重修宣和博古图》

(宋)王黼《重修宣和博古图》
商毋乙鬲

10明 杜堇 玩古图(宋)王黼《重修宣和博古图》

(宋)王黼《重修宣和博古图》
周伯鬲

11明 杜堇 玩古图(宋)王黼《重修宣和博古图》

(宋)王黼《重修宣和博古图》
周蟠虺豆

12明 杜堇 玩古图明 德化窑 莹白夔纹鼎

明 德化窑 莹白夔纹鼎

13明 杜堇 玩古图汉 凤纹玉璧

汉 凤纹玉璧

14明 杜堇 玩古图(宋)吕大临《考古图》

(宋)吕大临《考古图》
 兽炉

17明 杜堇 玩古图宋 大晟钟

宋 大晟钟
彭楷栋先生捐赠

杜堇画选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明 杜堇 仕女图
明 杜堇 仕女图 上海博物馆藏(点击见全卷)

典藏绘画
杜堇 题竹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右上自题七绝一首,署款“柽居杜堇”。从题诗悉知此图绘宋代著名诗人苏轼题竹的故事。画面正中高帽长须、执笔题竹者即为苏轼。人物衣纹作兰叶描,又稍见转折和顿挫,纤细而有力。墨竹主干细加晕染,逐节分明,笔墨亦显细秀特色。唯山石勾皴较随意,多尖峭折角和方向不定的短皴,近似“浙派”戴进的山石,其画法似乎与“院体”、“浙派”有一定关系。杜堇的画风也反映了成化、弘治时期绘画所具的时代性。

典藏绘画
杜堇 伏生授经图 (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此图布势跌宕起伏,运笔迅疾顿挫,具豪迈放逸意趣。这种繁简结合,工写相兼的表现手法,反映了较全面而娴熟的技艺。伏生为汉代济南人,字子贱,原为秦博士。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儒学受到极大打击,至西汉文帝时,求能治《尚书》的人,时伏生已年九十余,老不能行,文帝使晁错往受,得二十八篇,即所谓“今文尚书”。此图表现的即是这个题材,图中倚坐在方席上的老者即是伏生,鬓发苍苍,老态龙钟。

典藏绘画
杜堇 梅下横琴图 207.9×109.9厘米 上海博物藏

此图写文人雅士在梅下抚琴的情景。老梅虬曲如苍龙盘空,红梅绽开,文人雅士性情激昂,挥斥文章,谈笑风生。人物刻画精细,面部略敷铅粉,衣褶劲利流畅,吸收了北宋李公麟和元代张渥的线描技巧。

典藏绘画
杜堇 山水人物图(日)私人藏

此图以谨严苍劲笔墨描绘文人隐逸生活。画面上高山峻拔,溪流绕岸,松林苍翠。一隐士漫步于溪岸,仰望远山,陶醉于林泉山色中。画家自题:“松色洒衣碧,微风寄遐想。山中有楼居,仙人自来往。”

典藏绘画
杜堇 起蛟图 故宫博物院藏典藏绘画
杜堇 庭院听琴图典藏绘画
杜堇 十八学士图之一典藏绘画
杜堇 十八学士图之二典藏绘画
杜堇 十八学士图三典藏绘画
杜堇 十八学士图之四典藏绘画
明 杜堇 梅下横琴图 绢本设色 207.9×109.9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典藏绘画
明 杜大成 杜堇人物草虫 辽宁博物馆藏典藏绘画

典藏绘画
杜堇 古贤诗意图 28×1079.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无款印。共九段,每段有金琮书诗,卷未金琮跋云:“□□索仆书古诗十二首,将往要杜柽居为图其事,柽居无讶仆书敢占其左,以渍痕在耳,他玉图成必有谓珠玉在侧,觉我形秽者,仆奚辞焉。弘治庚申六月廿八日,金琮记事。”金琮,字元玉,号赤松山农,工书,善画梅花。杜堇细心体会诗意,作出巧妙构思,人物突出,情景交融。人物用白描法,线条流畅,稍有轻重提按,含蓄秀雅。山石树木安排简洁而自然,山石用侧锋斧劈皴,近与远、夏圭,但用笔却缜密透逸,具元人韵致。此图为其白描巨构佳作。 此图是由明代金琮选取古人诗篇书写后,由杜堇按其诗意而作。全卷共分九段,分别为李白《右军笼鹅》、韩愈《桃源图》、李白《把酒问月》、韩愈《听颖师弹琴》、卢仝《茶歌》、杜甫《饮中八仙歌》、杜甫《东山宴饮》、黄庭坚《咏水仙》、杜甫《舟中夜雪》三首,共诗十二首,图九幅。图中人物用白描法,笔法细劲透逸,形象生动有神。树石、藤草、桌椅、车、马、小舟等点景穿插有致。墨色淡雅,但淡而不薄,雅而不空。构图简洁,意境清幽,皆得诗意要旨,说明作者有高深的艺术造诣。如首段《右军笼鹅》,画晋代书法家王羲之握笔回首面对长者,似已书罢欲起而归,稚童俯身提笼,与画中的诗句“书罢笼鹅去,何曾别主人”原意十分吻合。末段《舟中夜雪》原题《舟中夜雪有怀卢十四侍御弟》五言律诗三首,写岩边树下,露出船头,舱中老者即杜甫。用笔灵活,兼工带写,意境冷寂萧疏。此卷无杜堇款印,后钤“金元玉氏”、“云间漫叟”二印。

典藏绘画
杜堇 陪月闲行图 克里夫兰艺术馆藏

明中叶人物画四家

明代中期,伴随着江南地区经济的空前繁盛,富商和缙绅阶层,已俨然跃居市井文明的轴心地位,他们的好尚,直接牵动了艺术形态的发展导向。杜菫、周臣、唐寅、仇英等人,便都是此际,活跃于江南文化圈中,一群超拔出众的职业画家。

 

四家当中,杜菫(约活动于西元1465-1505)主要的活动地区在南京,属于具文学素养的职业画家。其余叁人,则全都出生于苏州府境一带。周臣(约1460-1535后)与仇英(约1494-1552)的身份为纯粹的职业画家,唐寅(1470-1523)则是文人兼职业画家。过去的研究者,有的习惯将唐寅、仇英併入「吴派」;也有的把周臣、唐寅、仇英叁人,合称为「院体派」。杜菫因寄寓金陵,便被冠以「京口派」的称唿。事实上,四家彼此间,不仅存有师承,或者画友的深厚渊源,他们的作品风格,更颇多类似的艺术情调。

 

弘治间(1499顷),唐寅赴北京应试,曾有诗赠杜菫,两人之交游,亦源于斯。唐寅中期以后的作品,取资于杜菫极多。譬若杜菫「玩古图」与唐寅「陶榖赠词」二作,人物衣纹均作钉头鼠尾描,仕女亦皆延续唐、宋之叁白法,配景中的芭蕉、墨竹,画法几乎如出一辙。再者,唐寅「班姬团扇」中,蜀葵用没骨法,亦与「玩古图」相近。凡此,俱见唐寅受杜菫画风影响深远。

 

周臣的画风,係由南宋李唐(约1049-1130后)、刘松年(12-13世纪)的院派入手,故其精细一格,如「画閒看儿童捉柳花句意」,面貌亦近似杜菫「玩古图」。然而,周臣豪放一体的画作,例如「宁戚饭牛图」,则与浙派的戴进(1388-1462)、吴伟(1459-1508),同出于马、夏系谱。此等错综交织的传承关係,与杜菫某些白描人物之与吴伟、郭诩(1456-1529)的笔致相似,共同验证了苏州与南京两地画家,风格交互影响与匯流的真实景况。

 

唐寅和仇英,是周臣最杰出的后继者。彼二人虽然精研南宋院体,但又善于撷取文人画飘逸流畅、蕴藉典雅的意趣,致能与沈周(1427-1509)、文徵明(1470-1559)并列为「吴门四大家」。唐寅挟其「南京解元」的荣衔,兼通诗、书、画叁绝,加以性格任达自放,故腕底自有一股超越凡俗的奇气。除前举之「陶榖赠词」、「班姬团扇」,是属于藉史咏怀的院体抒情风格,另如「高士图」、「琴士图」等作,笔墨简率,可资窥探其洒脱俊逸的丰神。

 

仇英曾被董其昌(1555-1636)讚誉为五百年来第一大家。其笔下,亦有谨细清秀及简明劲利二体,风格与唐寅相近,而益发缜密、清丽。前者如「汉宫春晓」与「孝经图」卷,形制华丽优美,虽拟古而未泥于古。至若其「蕉阴结夏」、「桐阴清话」两巨轴,树石笔法纵恣、气势酣畅,又明显和周臣的「宁戚饭牛图」,一脉相通。

 

透过四家作品的比较分析,来剖析明代对南宋院体风格的传承与变革,脉络将显得格外清澈。四家的艺术形式,或许不尽源自于对外界的直观与感动,但他们精熟的艺术手段,却融会了唐、宋以来多元的文化遗产,并经过粹炼与持续开展,已非唐、宋本来面目,反倒呈显出饶具时代气息的明人典型。其对后世人物画的影响,更广泛见诸于晚明版画及为数庞大的託名赝作中。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