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音乐 >古典音乐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我国有丰富多样的记谱法。明清时期流行的较有代表性的谱式有如下数种:

减字谱是传统琴曲所用曲谱,唐曹柔创制。明张右衮《琴经》载:“……乃作简字法,字简而义尽,文约而音赅。曹氏之功于是大矣”。这种谱式经历代琴家的不断改进而日臻完善。早期减字谱,记谱符号不够规范化,且多生僻的古指法和繁琐的记写法。有的地方仍直接用文字说明,似为文字谱之衍变。此种减字谱以明朱权(1378—1448)所辑《神奇秘谱》为代表。书中“太古神品”十六曲,包括唐代或更早的琴曲,可能是北宋以前流行的琴曲谱式。

明清两代沿用的琴谱,把左手手指在琴上所按音位和右手弹弦的弦序、演奏指法等汇集在一起,以减笔字的方式拼成某种符号,记录曲调。如有泛音奏法,另在谱中注明。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刊印的徐祺所辑《五知斋琴谱》(图Ⅴ—94),其谱旁加粗黑线表示乐句的连属,每段或谱旁有曲情和弹法的解说和分析,并注明出处及个人加工之处,则尤为精密细致。清张鹤撰《琴学入门》。刊行于清同治六年(1867)。其中有十首琴曲在减字谱旁另注工尺谱字,有的地方还点板以记录节奏,对琴曲的记谱又有改进。

明代万历年间(1573—1619)徐会瀛辑《文林聚宝万卷星罗》中有“鼓经要法”,系当时民间的吹打乐谱。计有《大得胜》、《小得胜》、《急三仓》、《摘豆夹》四个曲牌,从头至尾打四转(遍)为一套。谱前有“鼓经次序”,解释符号的含义:“圆者鼓也,点者腔也,又者边也,相连者急也,稀者缓也,反者板也”。

明崇祯元年(1628)刊行的《明文庙礼乐全书》中的笙谱。这是祭孔所用的音乐,《迎神》是洪武二十六年(1393)颁行的乐曲。词是根据元代旧词修改而成的,曲是詹同、冷谦所配。在歌词每一个字的下方注律吕字和工尺字;左边注吹奏该音时,笙的发音管序。从笙上各管所配置的音位来看,明代笙与现代民间流行的十三簧笙,音位大体相同,只有个别音的和音配置不同。这是一种切实可用的笙演奏谱。

《弦索备考》是清代蒙古族人荣斋(嘉庆二十四年进士,即公元1819年)编的器乐合奏曲谱,嘉庆十九年(1814)抄本。全书六卷,用工尺谱记写,共十三套乐曲,世称《弦索十三套》。乐曲为《合欢令》、《将军令》、《十六板》、《琴音板》、《清音串》、《平韵串》、《月儿高》、《琴音月儿高》、《普庵咒》、《海青》、《阳关三叠》、《松青夜游》、《舞名马》。所用乐器有琵琶、三弦、胡琴、筝。其中卷一是指法和汇谱(即总谱),列两曲;卷二至卷六是各种乐器的分谱。各曲所用乐器有所不同。所收乐曲均为民间长期流传的曲调。

《钧天妙乐》合奏谱。即《十番鼓》曲谱,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吴廷元抄本,用工尺谱记写。所记乐曲多与至今流传的苏南十番鼓曲牌相同。十番鼓是明清时期江苏地区流行的民间吹打乐。明余怀《板桥杂记》、清李斗《扬州画舫录》、清钱泳《履园丛话》均有记述。

曲线形式的乐谱,古称“声曲折”。其名始见于《汉书·艺文志》,如《河南周歌声曲折七篇》,即是为周歌所配的曲谱。明正统九年(1444)刊行的《道藏·玉音法事》中的赞颂音乐,即使用此种谱式。乐谱上方记写歌词,每字下面用曲线记录唱腔高低上下的转折。有的曲线旁注有小字,可能是标记字腔声韵的。西藏地区佛教寺院也有曲线谱,用于记写唱诵经书的音调。相传为十四世纪,经布敦(1290—1364)和他的弟子宗喀巴(1351—1419)创制,藏语称“央移”。《札什伦布寺密宗下密园乐谱》是其一例。乐谱抄录在长条形忏符上,谱中黑色藏文是经文唱词,红色藏文是衬字,不同的曲线符号约有百余种,用以记写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和装饰音。

北京智化寺京音乐曲谱,是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抄本工尺谱。智化寺建于明正统十一年(1446),寺内保存明清以来佛教音乐,历代相传,至本世纪五十年代初,已传二十七代,它是以管乐为主的器乐合奏曲。所用乐器有管、笙、笛、云锣、鼓、铛子、铙、钹、铦子(小钹)等。保存的曲谱有康熙三十三年(1694)僧永乾抄本《音乐腔谱》管乐谱四十八曲,两个残抄本管乐谱六十六曲。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水月庵尼姑朗堃抄本《音乐佛事》管乐谱五十六曲,法器曲三十曲。成寿寺抄本管乐谱一百三十七曲等。

琵琶虽然流传历史久远,但到清代晚期才有琵琶谱的刊行出版。华秋苹(1784—1859)所编《琵琶谱》,刊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用工尺谱记写,记有节拍(点板),旁注左右手指的指法符号。全书共三卷,卷上收直隶王君锡传谱西板十二曲,大曲《十面埋伏》,附杂板一曲。卷中收浙江陈牧夫传谱文板《思春》等十八曲,武板、杂板二十六曲。卷下收浙江陈牧夫传谱大曲《将军令》、《霸王卸甲》等五曲。他记录的曲调忠实于民间“旧谱”,并参照琴的减字指法符号,制订了琵琶的指法符号。浙江平湖李芳园编《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刊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李氏五代善弹琵琶,所传曲调均为流行于江浙一带的平湖派琵琶曲,计有《阳春古曲》、《满将军令》、《郁轮袍》等十三曲,附初学入门小曲九首。晚清至近代刊行或传抄的琵琶谱,还有乾隆、嘉庆年间人鞠士林编曲谱,名《闲叙幽音》(公元1860年抄本);陈子敬(1837—1891)编曲谱(公元1898年抄本);沈绍周编《瀛州古调》(刊行于公元1916年);沈浩初编《养正轩琵琶谱》(刊行于1929年)等。

明清时期流行以三弦或琵琶伴奏的清唱曲调,称“弦索调”,唱词源于杂剧、散曲、民间小戏、小曲等,但曲调独具一格,它原在北方传唱,后经明嘉靖、隆庆间(1522—1572)音乐家魏良辅推广,也传唱于南方各地。南教坊乐工顿仁、张野塘都以演唱“弦索调”知名。现存弦索调曲谱两种:一为清初人沈远创作的《北西厢弦索谱》(有公元1657年序)。此谱唱词出自元王实甫所作杂剧《西厢记》,但曲调与叶堂所编《西厢记全谱》和《太古传宗》中的西厢记曲谱都不相同,共有剧曲二十一套,用三弦伴奏,工尺谱记写,并加注三弦的指法符号。另一曲谱为《太古传宗》,清乾隆十四年(1749)刊本。清初汤斯质、顾峻德编著,徐兴华、朱廷镠校订。全书包括《太古传宗琵琶调西厢记曲谱》二卷,收《西厢记》曲谱;《太古传宗琵琶调宫词》二卷,收元明以来流行的南北散曲、剧曲曲谱;《弦索时调新谱》二卷,收朱廷镠等人辑录的时调小曲曲谱,多为保存在昆剧中,称为“弦索调”的流行剧曲。这些曲调都用琵琶伴奏,用工尺谱记写。可使我们看到早期弦索调的面貌。

清代以来,以戏曲音乐为主的综合性曲谱集刊行较多,重要的有《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成书于乾隆十一年(1746),由庄亲王允禄奉旨编纂,乐工周祥钰、邹金生、徐兴华、王文禄、朱廷镠、徐应龙分任其事,并有大批民间艺人参与工作,历时五年完成。全书八十二卷,汇集南北曲2094个曲牌,连同变体共4466个曲调。选用了唐、五代、宋人词,金元诸宫调,元明散曲、南戏、杂剧,明清昆腔、清代宫廷承应戏、御制腔等不同时期、不同剧种、曲种的唱词和曲调。曲调失传者由乐工谱配南北曲牌。此谱曲调依宫调排列,在同一宫中,南曲称宫,北曲称调或角。每一宫调中,先列单个曲牌,后列多曲牌联成的套曲。其材料囊括了唐宋到清代千余年的丰富的音乐曲调。曲谱用直行工尺谱记写,旁注板眼,唱词用大小字体,分别写出正文和衬字。

其他曲集有叶堂编订的《纳书楹曲谱》,乾隆六十年(1795)刊本。曲谱以唱词为主,没有说白,系清唱昆曲谱,工尺谱字竖写于唱词之旁,俗称“一柱香”谱式。清同治九年(1870)王锡纯编《遏云阁曲谱》。所选均为舞台上经常演出的昆剧曲调,工尺谱字斜注在唱词一侧,俗称“蓑衣谱”。吴曾祺(1847—1926)手写的无锡天韵社曲谱。天韵社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清曲”社,所用曲谱除注明工尺字谱外,唱词的每一字又标注收音所属韵类,对音韵和咬字要求严格。清听涛主人手写的《异同集》,系宣统元年(1909)抄毕,收昆剧剧目106种,967出剧曲曲谱。有不少曲调为其他曲集所无,多系当时流行曲目。上述数种曲谱集为研究明清以来的戏曲音乐,兼及其他曲种演唱音乐,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除以上诸乐谱外,我国雅乐尚使用律吕字谱和宫商字谱。律吕字谱是在歌词每一字下方或相应位置标注黄钟、大吕等十二半音音阶名称,以表示音高,实例如元熊朋来《瑟谱》,宋传唐开元《风雅十二诗谱》。宫商字谱,即以宫商角徵羽等音名标注在歌词下方,多用于宫廷祭祀音乐。

图片资料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