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戏曲 >戏曲杂谈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叶承宗杂剧《孔方兄》、《贾阆仙》赏析

作者:张英基

一、叶承宗思想生平与文学成就

叶承宗(1602-1648),字奕绳,别号泺湄啸史,亦作稷门啸史,明、清之际济南历城人。他自幼好文学,少时喜读古书,善做文章。曾闭门创作20馀年。明天启七年(1627),中举人。曾游览济南城东北的华山,留下诗作《登华不注》。崇祯十三年(1640)春,在刘敕所编《历乘》的基础上,历时不到半年即编纂成《历城县志》,叶承宗“笔录手抄,废寝忘食,为力最巨”,并遂即刊刻印行。全书12纲,49目,共16卷,约15万字,叶承祧校正。该志“考据博洽”,当时就被认为是山东的一部上乘县志。后人评价该志较《历乘》,“体例简而记事丰”,且“考据博洽,词理腴俊”。山东省图书馆、省博物馆、北京图书馆等均有收藏。

清顺治三年(1646),叶承宗中进士,授江西临川知县,携书稿赴任。时逢饥荒之年,百姓缺粮,生计困难,叶承宗下令开仓赈济,救活了不少百姓。知府督促缴纳租税,叶承宗极力陈述民情,得以缓征。他为了培养人才,成立了“香南社”,教授本县诸生,选其文章优秀者数百篇刊刻,该社生员后来有多人成名。叶氏为官临川,颇有政绩。

顺治五年(1648年)十月,江西赣州金声桓叛清,攻打抚州(治临川),城被攻破,叶承宗被俘。金声桓威逼其投降,叶承宗坚决不从,遂自杀身亡。

叶氏平生著述主要有《泺函》十卷、《耳谭》二卷、《少陵诗选》六卷,其弟叶承祧(字奕绍)用十馀年时间收集整理其著述。据郑振铎主编的《清人杂剧二集·题记》,其戏曲作品集《泺函》,包括《稷门四啸》:《十三娘笑掷神奸首》、《猪八戒幻结天仙偶》、《金玉奴棒打薄情郎》、《羊角哀死报知心友》;《稷门后四啸》:《狂柳郎风流烂醉》、《莽桓温英雄惧内》、《穷马周旅邸奇缘》、《痴崔郊翠屏嘉会》共八种;北曲有《狗咬吕洞宾》、《沈星娘花里言诗》、《黑旋风寿张乔坐衙》三种;南曲有《百花洲》、《芙蓉剑》二种。《泺函》戏曲集的内容与目录不尽相符,开篇有《乐府》、《榆钱》、《病中洗足》、《旅觉抒怀》等几套散曲,后则为杂剧四种。而今仅存有杂剧《孔方兄》、《贾阆仙》、《十三娘》、《狗咬吕洞宾》四种,由其弟叶承祧奕绍校对整理。今存这四种杂剧均收入《清人杂剧》二集。

二、杂剧《孔方兄》

杂剧《孔方兄》,全称《金紫芝改号孔方兄》,仅有一折由儒生金茎主唱的独角戏,题目正名曰:“锦屏馆敷衍钱神论,金紫芝改号孔方兄”。此剧未见著录。其本事见于鲁褒的《钱神论》,是依据此文敷衍而成的。《晋书·隐逸传》曰:鲁褒,字元道,以贫素自立。元康之后,伤时风之贪鄙,因著《钱神论》以刺之:“钱之为体,有乾坤三象,内则其方,外则其圆,其积如山,其流如川。动静有时,行藏有节,市井便易,不患耗折。难折象寿,不匮象道,故能长久,为世神宝。”

剧中写济南历城儒生金茎,字紫芝,世居泉城八景之一的龙洞山下,结茅为屋,题匾“锦屏春晓”,名之曰:“锦屏馆”。金茎读书其间,颇为潇洒惬意。金生虽数代书香,却家贫如洗。金茎为人清高,视钱财如粪土。他偶读《晋书·隐逸传》,见南阳鲁褒所著的《钱神论》,名“钱”字曰“孔方”,视钱“为世神宝,亲爱为兄”,“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强”;“忿争辩讼,非钱不胜;孤弱幽滞,非钱不拔;怨仇嫌恨,非钱不解;灵问笑谈,非钱不发”。金氏读鲁褒之言,深感惬意。一日闲暇,金氏便将《钱神论》敷衍推广,称颂其功德。他以鲁褒将钱称之为“家兄”,颇为赞许。于是将钱币产生、流通之历史,考辨申述了一番。他认为:近来世人,颇为亲近“家兄”,“越发不比寻常”。悭吝者将钱掐在手心,生怕它插翅飞走;贪婪者坐在钱眼上,唯恐有人雁过拔毛;爱钱如癖者积少成多,拽入钱包;惜护钱财者怕人偷看,恨不得把钱柜藏入墙壁;善夸诈者将金钱招牌挂在头上,招摇过市。恨自己读《百家姓》不晓事,让“钱”姓了“赵”。金茎对太史公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转引自《六韬》中的一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话,也大加赞赏,认为此话说得很有道理。

剧中曰:

天也是爱钱的,天钱星耀碧霄。

地也是爱钱的,古钱塘涌怒潮。

木也是爱钱的,榆钱儿春昼飘。

花也是爱钱的,金钱花颜色娇。

马也是爱钱的,金钱骢声价高。

豹也是爱钱的,金钱斑性咆哮。

神也是爱钱的,摆金钱问六爻。

鬼也是爱钱的,化纸钱冥路烧。

文也是爱钱的,选青钱显俊髦。

武也是爱钱的,中金钱较射豪。

“天爱钱,地爱钱,木爱钱,花爱钱,马爱钱,豹爱钱,神爱钱,鬼爱钱,文爱钱,武爱钱,一日不可无钱”,看到此,便叫“钱”一声“父亲”,也不亏。只在膝前倚靠“孔方父亲”,保佑做儿子的“万贯锦缠腰”。

剧中的情节很简单,仅由一个角色独唱:“以儒生金茎的独唱,表白出钱神势力的伟大,是愤世之作”(郑振铎《清人杂剧二集·题记》)。其主旨在于揭露拜金主义,鞭挞了在金钱驱使下的种种丑恶的社会现状。曲白相生,波澜迭起,诸如:“【混江龙】老兄的交通方豪。积如山,流如川,势倾海岳。走无胫,蜚无翼,捷似风飙。排金门,入紫闼,便是那一笑河清包待制,关节须到。换金章,挂墨绶,便是那四知暮夜杨太尉,馈遗偏劳。将相和调,平与勃,若不是千金相酧,怎能够交欢如旧?父母生成,管与鲍,若不是多金自予,怎称得知我心交?长安狱吏受金千,文乃赦勃;沛邑亭长赢钱二,高乃酬萧。阳翟大贾,吕不韦作《春秋》,悬金贾誉;西蜀寒生,扬子云著《玄经》,复瓿贻嘲。赎罪无钱,太史公甘刑永巷;家徒立壁,马相如空誓题桥。”凡此等等,历数古代圣君贤相、才子书生,均有现实所指。此曲后面接着是一大段宾白,讽刺世间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的市井小人。其语言辛辣,深刻入骨,词曲丰富多彩,诙谐幽默,生动活泼。

该剧对后世戏曲颇有影响,后来杨潮观《吟风阁杂剧》中的《穷阮籍醉骂财神》,也写了此类题材的剧作,讲述阮籍经过钱神庙,哭笑怒骂,义愤不平,嘲讽人世间贪利忘义之徒的种种丑恶嘴脸。

此剧现有清顺治年间友声堂原刻《泺函》第十卷本;另有《清人杂剧二集》本,据顺治年间原刻本影印。《乐府》题作《金紫芝改号孔方兄》,正文题为《孔方兄》,分署“济南叶承宗奕绳著,叶承祧奕绍校”,现藏北京图书馆。

三、杂剧《贾阆仙》

杂剧《贾阆仙》仅一折,全称《贾阆仙除日祭诗文》。题目正名为:“孟东野残冬供酒脯,贾阆仙除日祭诗文”。未见著录。其事出自《金门岁节》、《唐才子传》的“酒脯祭诗”:中唐诗人贾岛,一生仕途失意,穷愁潦倒。其为诗以苦吟闻名,致力于锤炼而归于“平淡”,盖意在矫正当时浮艳的诗风。贾岛对平生所作诗文,异常珍惜,每年除夕,必将一年所作诗文,置于几案之上,以酒肉为祭,焚香再拜,口中念词祝祷。祭毕痛饮,长歌而度岁。宋代诗人戴复古《壬寅除夜》诗有句云:“社陵分岁了,贾岛祭诗忙。”

此剧写唐代诗人贾岛,字阆仙,少负文名,信奉释教。贾阆仙诗曰:“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其诗以苦吟著称。贾阆仙沉吟于“僧敲月下门”的“敲”,便是勤在精神领域的反映。因“推敲”二字,冲撞了韩愈马头,因而与韩退之结为诗友。韩愈劝贾岛蓄发做官,从此学诗日进,与孟东野齐名。孟郊新任溧阳县尉,招贾岛前来府衙,设馆于园。在大年除夕,贾岛取出自己一年所作的诗文,要以酒脯祭祀之。于是便以孟东野馈赠之酒脯,检点行囊,祭祀于春景亭。搭设宝座,摆下诗文,口称诸兄。祭祀完毕,饮杯福酒,深感自己一身客寄,万事飘忘,抒发了自己生不逢时,不如弃却身后名之感叹。此时,孟郊来访,见贾岛祭祀诗文,便夸赞其超众才华,贾岛感叹不已,已是酩酊大醉了。贾岛送走孟郊,评论东野毕竟为浮名所羁绊,不足效法。便收起诗囊,构思枕上,演成乐府,以记其事。

田御宿评价此剧曰:“词旨风华,音节响亮,备极推敲,出以浑成。伟丽秀爽,情韵双饶,允称作手。至【太平令】一曲,博学宏才,热肠傲骨,俱见笔端。其波澜层递处,转起转生,取象题中,拓境题外。穷思极想,又似一气呵成。意不堆砌,字不重复,韵不扭捏,妙合天然。杂之元人名曲中,不知谁为伯仲?欣赏,欣赏”(《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齐鲁书社出版,蔡毅,1989年10月,2册,932页)。田氏之评价可谓高矣。

在此剧自序中,泺湄啸史言曰:“徐山阴(徐渭字文长,又号青藤,山阴人)所演,南北间出,乃当时新样锦机;在今殊成油调,颇为选家所不贵。且韵脚层见叠出,又犯德清(元周德清)所讥。吴心臣,慧人也,遂觉后来居上。余岁馀酣饮,兴会偶及,遂成北调。多演数韵,借山阴粉末而滥觞,焉得无康成入室操戈乎?然韵脚不重,宫调不奸,略有微长,焉得起文长老子与之细论文耶?”泺湄啸史又曰:“此余乙酉(顺治二年,1645)除日戏笔也。贮诸中笥,携之而南。将图授梓,不意兵嬲,竟失元编。禅榻宵永,缘韵忆句,寻调缀篇,复成完曲,以资寤歌。若夫后幅,乃效《四声猿》体。按【太平令·煞尾】,原系六字三韵,其上字必用去声。自文长创为八字四韵,衍为长篇,遂成绝调。而后来竟无有属而和之者,独吴心臣太史袭而衍之。余不揣鄙陋,因其调法,益广百韵,韵不复押,曲不南参,锐効郢音,遑恤邯步。海内明眼人,当不以我为西施之效也。”

作者在这段自序中,陈述其北曲创作的遭遇及坎坷历程:“不意兵嬲,竟失元编”,只好“缘韵忆句,寻调缀篇”,终复完成。同时表现作者善于学习借鉴南曲之优长,“因其调法,益广百韵”,特别是受了徐渭(文长)《四声猿》体制之影响。

叶承宗《孔方兄》自序评徐渭曰:“徐山阴(徐渭字文长,又号青藤,山阴人)所演,南北间出,乃当时新样锦机;在今殊成油调,颇为选家所不贵。且韵脚层见叠出,又犯德清(元周德清)所讥。……余岁馀酣饮,兴会偶及,遂成此调。多演数韵,借山阴粉末而滥觞,焉得无康成入室操戈乎?然韵脚不重,宫调不奸,略有微长,焉得起文长老子与之细论文耶?”

叶承宗就曲史而言,默默无名之士也,而其杂剧《孔方兄》,因徐文长【太平令】八字四韵之调法,“益广百韵,韵不复押,曲不南参”,此言徐渭曲作之不协声律,而不重韵、不犯宫调,正为其长于文长之处。(叶承宗《孔方兄》自序,《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齐鲁书社出版,蔡毅,1989年10月,第2册,932页)。

此剧现有清顺治年间友声堂原刻《泺函》第十卷本;另有《清人杂剧》二集本,据顺治年间原刻本影印。《乐府》题作《贾浪仙除日祭诗文》,正文题为《贾浪仙》,有眉批、总评,现藏于北京图书馆。

参阅书目:

《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周贻白,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山东史志资料》1982年第一期;

《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1-10)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

《曲论初探》赵景深,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中国古典名剧鉴赏辞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古本戏曲剧目提要》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2005.06.13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