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戏曲 >话剧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再现唐代沈既济《枕中记》的话剧《黄粱一梦》,以“新国剧”的概念融入了书法、戏曲、傩面具等元素,激发了话剧观众对传统文化的向往。把莎剧《理查三世》“包装”成中国戏曲面貌的国家话剧院版,也使观众有机会见识莎剧与京剧的对撞。日前亮相沪上的一些话剧,纷纷“借光”传统戏曲,有的赢得观众,有的却未必。

借光传统戏曲

北京青年导演黄盈的《黄粱一梦》,日前受现代戏剧谷之邀在800秀上演。这出话剧因自然融入了传统文化元素且兼具现实意义而获好评。全剧通过一位说书人朗诵《黄粱一梦》作为串联,展开故事情节:卢生一心想求功名利禄,听不得道士吕翁的劝解。结果,他在梦中经历了人生沉浮,自知甘苦,醒来时,小米刚刚煮熟,顿悟。扮演卢生的演员不仅会唱曲,还会小生和武生的手眼身法步,剧中其他演员也不时甩个水袖、练套拳法。舞美则融入了傩面具、灯笼等元素,营造出传统文化的意境。

国家话剧院出品、王晓鹰[微博]导演的《理查三世》则在保留了莎士比亚原作台词的基础上,以戏曲手段“重塑”人物,赋予角色东西合璧的性格。

观众反应不同

就上海观众的反应来看,相比《理查三世》,大多数话剧观众更接受《黄粱一梦》。首先,话剧观众多为年轻人,虽然未必个个精通古文,但是古文与英文对照的字幕,使得年轻人在对照的同时加强了“双语”,容易入戏。而《理查三世》没有任何字幕,京剧唱腔和话剧对白的转换,让普通观众不适应。其次,《黄粱一梦》的男女主演与多数观众年纪相仿,看着他们在台上亮出“十八般武艺”,不少观众顿觉自愧弗如。当扮演卢生的演员在灯笼上写下繁体“卢生”二字时,观众席里惊喜不已:“啊,字还写得那么好!”而《理查三世》的演员妆容精致、举手投足十分有艺术范儿,而普通观众对这类演员的情感是疏离的尊敬。最后,《黄粱一梦》还真的从开幕时就煮了三锅饭,临近收尾,饭刚煮好。卢生吃滚烫烫的小半碗,是为剧终。这三锅饭还分发给了观众,在冷夜里带给人温暖。米,也切合了传统的主题。

创新依附本土

戏曲融入话剧的形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舞台上,对此,青年导演石俊指出:这些作品最初是给外国人看的。确实,《理查三世》是为了参加今年初英国伦敦的“环球莎士比亚戏剧节”而创制,《黄粱一梦》首演于去年7月的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可想而知,作为受邀参加莎士比亚戏剧节的中国导演,当然要考虑在莎剧中融入中国文化元素。这就好比中国厨师去国外参加烹饪大赛,总不见得去和外国厨师比做牛排吧,拿戏曲“调味”十分自然。

曾把瑞典戏剧家斯特林堡的《朱丽小姐》改编成越剧的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孙惠柱认为,植入戏曲的话剧毫无疑问是让外国观众“大开眼界”的,也展现出了导演的哲思和演员的素质。不过,任何成功的演出都是导演与观众共同完成的,艺术创新应该首先考虑中国观众。只有依附于本土观众的艺术创新,才是更有生命力的突破。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