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戏曲 >戏曲杂谈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季砚农先生近影

季砚农,1922年生,有“青岛梅兰芳”的美称。他是天津市京剧团小生,国家一级演员。现已退休,定居天津,身体很好,安度晚年。

他祖籍是安徽合肥,曾经长期在青岛生活与工作,当时他是在青岛神州大药房的会计,演戏只是“玩票”。1937年起,他就在青岛向武喜永、何佩华、任志秋等学习旦角。1939年参加“西镇商会国剧社”的票房活动,1943年参加“琴樽友韵庐”(即“和声社”),两年后的1945年又参加“业余求智会”票房。他对梅派雍容华贵博大精深的艺术特色,始终非常酷爱。他的嗓音甜美圆润,表演大方庄重,深受戏迷欢迎。

季砚农(后中)1953年在青岛拜尚小云(前中)为师

季砚农于1953年11月,在青岛正式拜京剧大师尚小云为师(尚于1950年来青时就应允)。同年夏天,他与著名琴票李奘图一起正式下海,9月13至19日,在潍县的大同剧场连演7天,接着又到坊子连唱7天,剧目主要是梅派戏,有《凤还巢》、《花木兰》、《生死恨》、《玉堂春》、《春秋配》、《破洪州》、《吕布与貂蝉》(他是前貂蝉、后吕布)等。这些戏全都是李奘图为他操琴。他们珠联璧合配合默契,很受观众的热烈欢迎。而这正是他下海的开始,也是他扮演旦角的结束。
原因何在呢?就在季砚农下海的第二年——1954年初,他就想成立“季砚农剧团”,主要由他领衔演出梅派戏。他的老师尚小云为此给他来过三封信,表示支持。但当时有关部门已经有了不提倡男旦的规定,于是他的好朋友、著名花旦吴素秋就建议他改演小生。迫于无奈,季砚农便于当年4月参加老师的尚剧团学习小生。

尚小云、季砚农师徒合影

从此,这个“青岛梅兰芳”就只好一直改演小生。1956年3月,季砚农参加太原市京剧团,翌年又来到石家庄市京剧团。1958年3月,加盟天津市京剧团,长期作为小生行当与梅派旦角丁至云合作。1962年,正式拜姜派小生艺术创始人姜妙香为师。京剧界都知道,著名小生刘雪涛与季砚农都是优秀的姜派小生。其间,他还在该团担任《十五贯》、《文成公主》、《团圆梦》、《红梨花》、《赠书缘》、《三堂会审》、《宇宙锋》、《洛神》等戏的编导。还与人合作创作京剧《长鸣岭》,并已经公演。

1987年,时任天津市市委书记、市长李瑞环,熟知季砚农在梅派艺术上很有造诣,便邀请他参加17人组成的天津市表演艺术咨询委员会,并担任天津市梅兰芳艺术研究会艺术顾问。

现在,已经是耄耋老人的季砚农依然是对梅派艺术情有独钟。他头脑清晰,思路敏捷。青岛市京剧院的青年梅派旦角赵澜,在家乡天津就是跟季砚农学习的梅派艺术。

(摘自 《老年生活报》2010-7-12)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