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戏曲 >戏曲杂谈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今年8月25日至30日,云南举行纪念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大师关肃霜诞辰80周年纪念活动,笔者写下此文以作纪念。

在京剧艺术史上,有不少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曾认真地向地方戏学习,十分关心地方戏的发展,他们积极地为地方戏传经送宝和培养人才的事迹层出不穷,有的至今还被人们称道和怀念。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大师关肃霜就是这样一位十分尊重、关心、扶持云南滇剧,并与滇剧有很深渊源的艺术家。

1949年7月,出落得如花似玉、年仅20岁的关肃霜应昆明云南大戏院经理殷汇洲等的聘请,带着奶奶、父亲关永斋(鼓师)、妹妹关肃鹃(花旦)、师妹王肃华(青衣)、师傅王韵武(武生)等十余人从长沙乘飞机来到昆明(其嫡传师傅著名京剧演员戴绮霞女士先应邀去青岛等地演出,后因战事阻隔,山东解放,无法回返,已经从青岛去了台湾)。由于当时云南临近解放,兵荒马乱,时局动荡不安,经济萧条。关肃霜带着这一大家子人和同事,来到人地生疏的昆明,要安顿和生活下来是很艰难的,但是由于她人缘好,平易近人,对人彬彬有礼,慷慨大方,爱结交朋友,尊敬昆明文艺界的人士,又身怀绝技,有过硬的艺术本领,昆明滇剧界的不少著名艺术家,如滇剧泰斗栗成之、罗香圃、张子谦、竹八音、邱小林、周锦堂、碧金玉,等等,以及昆明几个票房的票友看了她的演出后,都赞不绝口,认为她是不可多得的艺术人才,很爱惜、很器重她,希望她能长期留在昆明演出,大家很愿意同她交朋友,从各方面给予不少照料、帮助和支持,如提供住处和张罗演出场所,使她度过不少难关,很快安顿下来,尽快能在昆明吊嗓、排戏和正式演出。此外,关肃霜还经常去拜访这些滇剧艺术家,邀请他们看戏,请他们为自己的演出多提意见,并时常去看他们的滇剧演出,了解和学习滇剧的表演艺术和特点。

上世纪50年代以来,作为省人大代表和全国人大代表的关肃霜经常和滇剧界的著名演员碧金玉、戚少斌、彭国珍、周惠侬、万象贞,花灯演员史宝凤等代表或委员在一起开会、学习,互相观摩,切磋技艺,交往甚多,成为好朋友、好姊妹。在互相交谈中,她认为滇剧的文戏很好,而武打戏却比较弱,基本功不够扎实,身为云南省京剧团副团长(那时的团长是著名京剧演员刘奎官)的她就主动提出让云南省滇剧团、昆明市滇剧团的青年演员定期到京剧团去学习基本功和武打戏,由她亲自教学和指导,经过不少训练,从而使滇剧的武打戏提高很大,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从此,滇剧也能演好《三岔口》、《樊江关》、《桂英打雁》、《盗仙草》、《水漫金山》等武打重头戏。后来,她还正式收了滇剧的优秀演员王玉珍、陈月娥、王润梅、何莉飞、吴岚等为徒,这些演员无不得到她的真传,学有所成,有的早已蜚声艺坛,成为所在院团的骨干、当家演员,有的还获得了梅花奖。

关肃霜很敬佩滇剧表演艺术家、著名花脸演员戚少斌的演唱艺术,她曾对人说:“戚先生的一折《牛皋扯旨》把我给唱哭了!剧中人牛皋爱憎分明,大义凛然的形象塑造得很好。戚先生把牛皋痛恨奸臣害死岳飞父子、无限缅怀义兄和思念义嫂岳夫人的心情表演得淋漓尽致、细腻生动。剧中的大段梅花板唱腔如泣如诉,声情并茂,感人肺腑!”她还称赞滇剧《秦香莲》中《闯宫》这折戏很特别,编写得满好,使全剧起、承、转、合得很自然,京剧和其它剧种都不见有这折戏的演出,这折戏对剧情的衔接和发展很重要,唱做都很丰满,剧中人物的心情得到很好的表露。演员碧金玉、赵吟涛、戚少斌、彭国珍等的表演都很到位,唱做俱佳,老练纯熟,各具风格,很有传统特色。于是,她曾请省京剧团的著名编导吴枫、金素秋等将这两折戏移植成京剧,请裘世戎(裘盛戎之弟)演包拯和牛皋、徐敏初演陆文亮、李春仁演陈世美、刘美娟演秦香莲,连同她的拿手戏《白蛇传》、《战洪州》、《杨门女将》等一起,在1959年国庆十周年时首次上京汇报演出,并到中南海为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汇报演出,当时轰动了京师,倾倒了首都的观众,报界、电台高度评价。此后,他们还到华东、华中和西北等地巡回演出,各地的专家学者、演艺界人士和观众除了对关肃霜等的演出热烈称赞、好评如潮外,还对《牛皋扯旨》和《秦香莲》的演出给予很高的评价,不少剧种的剧团在演出《秦香莲》时都增加了《闯宫》这折戏;《牛皋扯旨》也被川剧等一些地方剧种移植演出。

滇剧过去只有《茶房开弓》这个折子戏的演出,未见演出过全本《铁弓缘》。滇剧界的人士看了关肃霜的代表作《铁弓缘》的演出后,一直赞不绝口,念念不忘,很想把这出戏加工、移植来用滇剧演出。关肃霜知道大家的想法后,很高兴,很支持,她了解所收的滇剧弟子中著名演员王玉珍和青年演员吴岚功底扎实,文武双全,很适合演出《铁弓缘》中的女主角陈秀英,于是决定把这出戏亲自传授给她们;此外,她还委托云南省京剧院的编导张宝彝先生到云南省滇剧院担任执排,从各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和帮助。在紧张排练的日日夜夜,关肃霜都尽量挤出时间来手把手地教弟子们排练,给大家反复作示范表演。后来,由她的弟子王玉珍、吴岚分别挂帅,省滇剧院和市滇剧团都先后演出了《铁弓缘》,而且很有地方特色,受到了观众的称赞,特别云南农村的观众喜闻乐见,很爱看这出戏的滇剧演出。滇剧也从此保留了这个优秀的剧目,云南省文艺学校还列为教学演出剧目。

1992年3月6日,关肃霜因病不幸逝世的消息传出后,许多滇剧界的人士都惊呆了,大家不约而同地聚在一起,噙着眼泪无限缅怀她的艺德艺风。特别在困难时期受过她的恩惠或者关肃霜曾积极帮助他们找有关部门落实过政策的滇剧演员更是哭得泣不成声,以无限的哀思倾诉着她的盛德。举行追悼会那天,几乎昆明滇剧界的演职人员、票友戏迷和地州的代表都赶来为她送葬,人们依依惜别,痛哭失声,送了一程又一程……可见这位艺术大师与滇剧有何等深厚的渊源和情谊呀!据当年的《云南日报》、《新民晚报》等报道:上周六中午12时,关肃霜的遗体从居住的云南省京剧院宿舍移向殡仪馆开追悼大会,这时宿舍前的街上人山人海,车辆堵塞,送煤人、卖米人、卖菜人和店铺里的人都前来和她惜别,人们纷纷下跪,送别自己的艺术家,形成了一种非常罕见的群众自发汇聚而成的隆重肃穆的送葬场面,感人泣下,永难磨灭!

(摘自 2009年8月28日《春城晚报》文化周刊)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