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戏曲 >其他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梨园青衣音韵佳,弦歌入耳情难舍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台,听众朋友您好,我是乔阳,今天的《潮汕艺苑》由我给您主持。请听录音报道梨园青衣音韵佳,弦歌入耳情难舍——访著名潮剧青衣演员郑小霞上半部分。

听众朋友,在潮剧舞台上,最扣人心弦、最值得同情、最容易引起共鸣的就是青衣这类角色,随着一字一泪的诉说,悲切缠绵的倾诉,婉约凄楚的叹息,观众的心弦会随着被牵动,同情的泪水会夺眶而出,在情感得到宣泄的同时,心灵也受到震撼,差叹人情冷暖,感慨世态炎凉。郑小霞就是一位令戏迷念念不忘的正牌青衣演员,她的音韵幽婉含蓄、做派端庄大气。

“听众朋友,我是广东潮剧院的演员郑小霞,我老家是陆丰,原祖籍是潮阳沙垄。”

听众朋友,郑小霞出生于陆丰,她学潮剧相对于其他人来说更加困难,因为陆丰的方言与潮汕话还有很大差别,她学戏是从学语言开始的。

“郑:当时海陆丰人要搞潮剧不是能很快适应的,特别是语言方面。我到戏校之后非常刻苦,因为语言这个关卡还是要先攻过去的。

记者:家庭有环境让你学吗?

郑:我爸爸是警察,三个哥哥全部是当兵的,我弟弟原来也是当公安,我开始对潮剧根本没什么印象,但是父母就是喜欢演员,他们两人一向对潮剧印象极佳,他们认为我去当潮剧演员是最光荣的,我当时还想去当兵,但父母说不要去当兵,去学戏。我自己开始认为潮剧很有趣,唱的声音怎么跟歌曲完全不一样,就有学潮剧这个兴趣,反正这个唱腔对我就是有吸引力,才会来从事潮剧这个事业。”

潮剧优美的唱腔使郑小霞入迷,她带着自己的梦想和父母的期望走进了潮剧这片神奇的天地。
“我高中毕业就去广东省揭溪林场,当时潮剧院到那里招生,大家都报名,我觉得自己对潮剧有兴趣,就去报考试试看。”

1977年,郑小霞来到戏曲学校学习,王紫玲老师是郑小霞的启蒙老师,她觉得郑小霞是可造之才,是一块很好的玉璞,应该精心雕琢,打造成器,于是,从语言的学习、发声技巧到气息的运用等等都用心施教。

“既然报考了不会就要学了,我基本的还是在戏校学的。戏校的王紫玲老师挺关心我,认为我还是有培养前途,对我下了很大工夫。我是学青衣的,就是乌杉这个行当,当时给我这个行当时我也觉得比较适合我。行当的这个东西不是你想扮演漂亮的像花旦啊等等就可以,一定要适合自己本身,从声音、相貌、体态啊各方面都要吻合,所以老师在分行当的时候是看人的,不是想把你放哪个行当就放哪个行当。(记者:跟你同一时期的演员,你觉得你的唱腔方面与别人有什么不同没有?)我的唱腔偏向柔和一点,要说很有冲劲就没有。”

听众朋友,青衣行当扮演的人物是中年妇女,是悲剧和悲喜剧的主要角色,是潮剧负担唱工的主要行当,潮剧向来十分重视青衣的唱工和做工,青衣的唱声要求圆润、清亮、柔和、优美,能柔能刚,整个演唱过程讲究气息深沉、流畅自如、色彩鲜明,又能达远持久。郑小霞有良好的声音条件,戏校三年的学习,她在老一辈名师的指导下,认真钻研、刻苦训练,打造了扎实的基本功,形成了清脆甜润、轻婉深情的唱腔,表演方面朴实自然、细腻含蓄、台风稳重端庄、典雅自然、举手投足雍容有度、明朗清晰。1979年,郑小霞从汕头戏曲学校毕业,分配到广东潮剧院三团担任旦角演员。

“79年12月,我们和陈学希来到汕头后就演了《芦林会》,后来排《三竿恨》。”

潮剧《三竿恨》是郑小霞的成名之作,她扮演的白玉凤非常成功。 遇天灾人祸而后得救,她唱出了“昏沉沉,神魂飘荡,胆战心惊”,使观众对白玉凤家遭横祸、举目无亲、身似浮萍顿生怜悯之情,接下去,随着剧情的发展,郑小霞愈演愈精彩,对待救命恩人情真意切,对带行凶仇人愤恨满怀,在她身馅虎穴狼窝却浑然不知的时候,表现出了忍辱负重、委曲求全的无奈。在祭奠恩人的时候悲从心来,情牵肺腑,声泪俱下,每当演出的时候,台下观众总会泪眼婆娑。

郑小霞在潮剧《三竿恨》中展现了她正牌青衣扎实的基本功,成为观众很喜欢的演员。

好了,听众朋友,刚才给您播送的是录音报道:梨园青衣音韵佳,弦歌入耳情难舍——访著名潮剧青衣演员郑小霞上半部分,感谢您的收听,下星期同一时间再会!

1981年,广东举行青年汇演,已在三团名声雀起的郑小霞参加了比赛。

“排《三竿恨》之后不久就要开始青年戏曲演员汇演,剧院很重视,安排了《六月雪》这出戏给我演去参加评奖,结果得了青年演员一等奖。”

在青年汇演中,郑小霞扮演《六月雪》中的窦娥,唱做俱佳,一举夺得了最高奖项。郑小霞说,这个殊荣除了她自身努力之外,还离不开已故潮剧作曲家马飞先生的细心指教。

“马飞先生教我做《六月雪》这部戏,他是在宾馆里白天黑夜整整教了我一个月。当时编剧是李志浦,导演是吴峰,作曲是马飞,马飞先生对这出戏费了很大的心血,他教我这出戏一个月后就失声了,过后我一直非常感激这位老师,他对我的帮助实在是太大了,从唱腔、声带等方面为我指出了一些问题。”

郑小霞在夺奖之后就被调进当时最具艺术实力的广东潮剧院一团,在这个潮剧最高殿堂里,郑小霞发挥的空间更大了:

“后来到一团后我就排了《金花女》,黄瑞英导演对我帮助也是很大的,因为我刚从三团上来,跟一团的演员还是有一定距离,所以瑞英姨是费了一定的苦心。《金花女》这出戏也是马飞作曲的,因为前面他教过我《六月雪》,对我这个演员各方面的情况比较清楚,所以到录完《金花女》后他就说演的还是成功的,他说他很满意,当然也有不足啦。”

潮剧《金花女》是郑小霞调入一团之后接的第一出戏,为了演好这个人物,她投入了满腔热情,她虚心地向众老艺人请教,把握角色,深入内心,力求准确地表现特定环境中人物的真实感情,力求从整体上塑造人物现象,她根据人物的身份特点以及不同的行当角色的要求,身、眼、手、步法等等都演得各有规矩,层次分明。

金花女这个人物形象是身兼数个行当,未出嫁的时候呢是小家碧玉的闺门旦,结婚之后是寒门苦妇,是青衣行当,在夫妻相会之后呢夫荣妻贵,是正旦,就是诰命夫人,郑小霞的表演都是轮廓明晰,各有理路,她以特有的气质、细腻的表演征服了观众。她随团到东南亚演出,得到了海外潮人的喜欢,海外媒体纷纷做了报道。当年泰国《商报》报道说:郑小霞演释的金花细腻而缠绵,情感丰厚,句句发自心声,与剧中人物已没有多大的距离。

从1979年郑小霞踏上潮剧舞台之后,先后扮演了好多成功的角色,像《三竿恨》中的白玉凤,《金花女》中的金花,《汉文皇后》中窦姬,还有《飞龙女》中的熊皇后、《六月雪》中的窦娥和《芦林会》中的庞三娘等等,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89年,她随团赴新加坡演出回来之后便退出了舞台,他惋惜的说:

“主要是我的身体不太适合剧团的那种到处演出的生活。”

郑小霞患有低血糖,而她自己又情顷潮剧,非常吃苦认真,所以有时也会显得力不从心,有一次她在潮州演出《三竿恨》的时候,因为低血糖在舞台上就晕过去了:

“那时去潮州演出《三竿恨》, 因为演出场次太多,二线演员有些身体不好无法演,一线演员就要替,有时一场接一场地演,就是身体不好也要演,我就是有一夜演到在舞台上跌倒了,晕过去了,别人给送到医院去。你是演员必须身体状况要好才能胜任,要下乡、熬夜、白天还要排练,当时确确实实是身体无法适应才没去。我在从事潮剧那么多年,从来就没厌烦过,在一天我就认真一天。”

吃得苦中苦,方成人上人,郑小霞是一位敬业的演员,戏校三年的刻苦学习,舞台上十年的奋力打拼,使她赢得了观众的好评和行家的欣赏,她的唱腔初听起来是漫不经心,但细细品味又显得丝丝入扣,韵味无穷。

屈指一算,郑小霞离开潮剧舞台已有十几年了,她对关心和支持她的剧迷心存感激,她认为她的成就是缘于潮剧这门古老的地方艺术。

“离开舞台这么多年,但对潮剧还是很有感情,俺的荣誉是那里来的,还不是潮剧给的吗?要不谁会认识我呀。俺还是不能忘记自己是谁,听到大家夸赞潮剧心理就高兴,听到别人说潮剧不好,年轻人无法接受心理就特别难受,总在想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年轻人对潮剧有信心,是改革啊还是怎么再去发展。主要还是要能凝聚年轻人,不能总是停留在老一辈喜欢潮剧这个层面上,想到以后年轻人不喜欢心理就很担心。现在有些小孩喜欢唱潮剧、学潮剧,我觉得很好。潮剧一定要发展下去,有时候在电视上看到有些小孩在学潮剧就觉得潮剧还是有希望的。”

郑小霞把金色年华献给五彩缤纷的舞台,给人们展示了美妙绝伦的潮剧青衣艺术。在引退之后仍然心系潮剧,她说如果有机会和好的状态,要把自己以前的作品做一番整理,为更多的从艺人员提供借鉴和欣赏。

郑小霞简介: 1960年生,汕尾市陆丰县东海镇人。广东潮剧院一团优秀旦角演员,潮剧五朵金花之一,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会员。1977年考入汕头地区戏曲学校。1979年毕业分配广东潮剧院三团,担任旦角演员。1981年调广东潮剧院一团。在学其间,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参加舞台实践以后,虚心向老一辈表演艺术家学习,迅速提高表演艺术水平,以扮相端庄、表演细腻、唱功清丽宛转获观众好评。饰演过《三篙恨》、《金花女》、《汉文皇后》、《飞霞传》、《飞龙女》、《六月雪》、《芦林会》、《大难陈三》等剧目中的白玉凤、金花、汉文皇后、邬飞霞、窦娥、庞三娘和黄五娘等,其在《六月雪》中饰演窦娥,1981年参加广东潮剧院青年会演获表演一等奖。其主演的《三篙恨》、《金花女》和《汉文皇后》已拍摄录像和录音制成卡式带出版发行。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