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戏曲 >话剧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曾因先锋而受追捧,又因贴近而获拥趸。中国小剧场话剧进入到2012年,已满30岁。30年间,小剧场话剧从无到有、从冷到热,渐渐成为都市年轻人娱乐休闲的选择之一。仅今年北京市两会和春节期间,主要由小剧场话剧、相声等构成的民营院团的演出,就占据了北京市场的一半以上。

事实上,从2005年起,小剧场话剧的潮流逐渐从京沪风行至全国。据道略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2010年北京小剧场话剧演出场次是大剧场话剧的近4倍。此外,上海、杭州、青岛、哈尔滨等地小剧场话剧的市场反响也日趋热烈。但是,小剧场话剧缺乏品质、管理混乱、低俗化倾向也一再为人诟病。据统计,2010年初至2011年中北京上演的350多部剧目中,“三低剧目”竟占到一半以上。

在演出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小剧场话剧也走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它能否保持初衷,借助精悍灵活的形式进行艺术和市场探索?又能否通过行业自律和外部援手迎来良性发展?

升温:演出激增,北京小剧场数量增至30多个

作为话剧的“先锋”,小剧场话剧的市场状态受益于话剧市场整体的热度。以演出市场最为庞大的城市之一北京为例,据该市演出行业协会的不完全统计,仅2010年,话剧观众就达到了152.5万人次,演出比上年同期增长84.7%。

随着受众消费能力的提高,小剧场借助轻巧灵活的特性,其热度更胜于话剧市场的整体状况。

同时,参与小剧场话剧制作的团体不断丰富。不久前,全国小剧场话剧优秀剧目展演在上海举行,其中民营院团剧目占到1/3,凸显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与此相关的,是演出场所的不断增加。因市场需求增大、投资又往往小于大剧院等大体量设施,这些年,全国各大城市小剧场的数量迅速增加。仅北京一地,小剧场数量就由2009年的11个激增为目前的30多个。不久前举行的北京市东城区党代会上,有消息称,集聚人气的东城区小剧场,将获得市、区两级财政配套,总计6000万元的资金扶持,规划新建的34个剧院过半将是座位数200左右的小剧场。

国话先锋剧场经理傅维伯,亲身经历小剧场话剧发展的30年。他认为,小剧场话剧之所以热,原因在于这些话剧表现的是制作者以及观众身边的生活,以及围绕今天的生活进行的思考。这种话剧与现实社会、生活的对话,既是新的话剧人不断参与其中的动力,也是吸引观众走进剧场的重要原因。

隐忧:良莠不齐,“三低”频现,欠缺“选矿”机制

有业内人士认为,当下小剧场话剧的火热,与许多剧目“一味迎合观众”不无关系。不少剧目为利益所溺,一味搞笑而丧失艺术探索精神、人性道义的担当,引来观众对于小剧场话剧的误解与非议。

国家话剧院副院长王晓鹰在前不久的一次小剧场话剧研讨会上表示,在某些场合某些语境里,在某些不明就里的人口中,“小剧场戏剧”已经成了“小成本低风险容易运作的、以轻松搞笑为主要内容的娱乐戏剧”的同义语。

他更为担忧的是,在日趋娱乐化、商业化的小剧场中掺杂着一些在国际小剧场中十分罕见的“三低剧目”——低创作投入、低艺术质量、低道德水准,以迎合大众的名义刻意低俗,以取悦大众的名义追求无聊,为谋取票房利益不择手段,全然不顾在文化意义上对观众和对自己应负的责任。2010年初至2011年中北京上演的350多部剧目中,类似的“三低剧目”竟占到一半以上。

傅维伯则认为,与剧目的良莠不齐相比,更深层的问题在于,在看似繁盛的小剧场话剧演出市场中,欠缺能扎实推动小剧场话剧良性发展的“选矿”机制。

在傅维伯看来,大部分小剧场话剧作为年轻人的作品,或者因为制作群体不稳定,或者因为市场反应,在演出几场后就偃旗息鼓,这中间“缺少一项筛选梳理的工作,是对大好资源的浪费”。

另一方面,小剧场话剧尽管在话剧市场的演出场次中占据了绝大部分份额,但大部分的盈利能力并不强。

据道略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统计,2010年共上演小剧场话剧剧目274部,其中演出场次达50场以上的剧目数量仅有11部;从演出收入上看,仅有部分品牌团队和经典老戏受到市场青睐,能够实现盈利。
出路:强调自律,挖掘品牌,建立扶持基金

小剧场话剧发展的初衷,本是借助精悍灵活的形式进行艺术探索与市场探索。最初的“泛娱乐化”就是面向市场的探索,但如果从业者就此停滞不前,沉溺于获取收入、利益,就等于背弃了初衷。“作为这个行业的人,还是要有一点对理想的坚守,承担对行业的责任。”傅维伯说。

“小剧场话剧求利,但不能突破底线。”王晓鹰说,“娱乐界从业人员有责任向受众提供制作精良的娱乐产品,同时使其内容涵义不违背主流文化价值观,并具有基本的人文关怀。”在王晓鹰看来,“在低层面上追求市场效益的短期行为,只能破坏大众对话剧的观感和认知”。
“目前做小剧场话剧的人越来越多,市场出现一些恶性竞争,前两年火爆的‘减压剧’、‘恶搞剧’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观众的审美疲劳。”道略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咨询总监毛修炳说。不过他同时认为,小剧场话剧的市场化发展明显,现阶段的“盘整期”是转好的前兆,小剧场话剧在市场化发展下的自身调整也可期待。

小剧场话剧未来的良性发展,既需要业内人士基于对行业发展责任感的自律,更重要的是,需要通过多方面的支持来充分释放其自身的能量。

整合资源是释放小剧场话剧自身能力的重要方式。“2012北京国际演艺服务平台”不久前举行启动仪式,主办方北京歌华中演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长城表示,希望在未来提供一个自由、公平、透明、标准化、便捷的演艺资源交易平台,实现“演艺行业大集市”的功能。

“小剧场话剧很多时候就像年轻人交的‘作业’,不可能个个都是出色的论文,但它们有各自的特点,有成长的可能。”傅维伯则提出,要尤其注重发掘那些已有的、有潜力的作品,建立基金进行支持。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