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戏曲 >其他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上党梆子”与“山东枣梆”——兼述上党“骈”姓移民山东巨野、河北大名

“上党梆子”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是山西戏曲四大梆子之一,流行于山西的东南部,甚至当地有很多人都能哼哼两句。而现今鲁西南的菏泽、郓城、巨野、鄄城、梁山、定陶、东明等地及周边河北、河南的部分地区也流行着一种剧种叫“枣梆”的戏曲,其唱腔、配乐、梆子与山西“上党梆子”极为相似。两地相距千里而戏曲文化几近相同,其中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这个现象,恐怕除了专业工作者外,一般人就不可能知道了。

其实,“枣梆”是山西“上党梆子”传入山东的一个分支,在山东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从菏泽“山西会馆”保存的道光十一年(1831年)所立的碑碣记载来看,远在乾隆甲辰(1784年)以前,鲁西南一带就有山西人“背井离乡”,“远服贾而通货贿”了。当时山西人在菏泽一带经营的行业,碑文中记载最多的是“当铺”,其他尚有“盐店”、“烟店”、“染坊”等。慢慢地上党商人在当地逐渐发展,成为当地一股有生的经济力量。当时山西上党商人为了休闲娱乐,他们便将家乡流行的戏曲也带到了鲁西南一带,闲暇时还教当地人清唱。

清光绪初年,山西上党地区遭受灾荒,有个叫“十万班”的戏曲职业班来到鲁西南,分别在菏泽、郓城等地流动演出一年多。于是,一些地方便聘请山西职业艺人授艺,最早被聘为教师的山西艺人是潘朝绪(枣梆艺人尊称他为“潘师爷”)。他所传授的这种梆子声腔,便是山西上党梆子,或称“上党宫调”、“泽州调”等名称。他先后在郓城一带正式收徒授业。二年后,第一个职业戏班“义盛班”正式组成,后来又成立了“高升班”、“义和班”等。之后,郓城、鄄城、巨野等县一些地方的群众自动聘师学艺,筹办科班。从此,山西上党梆子就在当地流行开了。

“枣梆”在山东称“本地zhu1CEo”。这个“zhu1CEo”字就是用“人山西”三个字合起来的生造字,就是指上党梆子传入山东后,受到当地语言的影响,发生了变化,学唱者又多为本地人,他们在演唱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和吸收山东本地剧种的精华,又融合了一些当地民间小调的风格,就逐渐形成了这种独具特色的地方剧种,所以就起了“zhu1CEo梆”这么个名称,意即“本地的山西梆子”。当地人还传说,在1960年时,菏泽专署枣梆剧团去参加全省戏曲汇演,在审验节目时,时任省委书记的谭启龙同志发现这个读为“zhu1CEo”字的“人山西”合体字带有讽刺意味,又因为剧团击节所用的梆子皆枣木制作,所以他建议改“zhu1CEo”为谐音字 “枣”,从此,这种剧种就正式定名为“枣梆”。

事实上,早在洪武六年(1373年)到永乐十五年(1417年)的50年间,山西先后往外地移民就有18次之多,这些移民迁往了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湖北、陕西、甘肃等十余省、500多个县市。鲁西南的菏泽、郓城、巨野、鄄城、梁山、定陶、东明等地就是当时山西移民的接受地之一。由此可知,从明朝到清朝期间,鲁西南地区就已经聚集了很多山西移民和商人。正因为那里有众多的山西人存在,所以清光绪初年山西省的戏曲职业班才能在郓城、菏泽等地流动演出一年多后才返回山西。

据光绪末年出生于山东的“枣梆”艺人王新鼎(黑脸,艺名“大金鸽”)回忆:当年“枣梆”在当地也曾沿用过“潞安宫调”及“泽州调”等名称。“枣梆”的唱腔音乐属板式变化体。板式有大花腔(四十八梆)、二板大花腔、慢板、落二板、二八铜、流水板、垛板、二犯、倒反拨、一串铃等。演唱时用本嗓与假声相结合的唱法:红脸、黑脸的唱腔尾音用“立嗓”翻高八度,发出“讴”或“啊”音;小生、小旦的“立嗓”尾音,发“咦啊”声。唱词的韵脚,仍保持浓厚的山西方言特色,有时“天仙”与“苍桑”辙混用,唱来十分自然。伴奏乐器有头把、二把、三把,均为拉弦乐器(近年来陆续增添板胡、二胡、三弦、琵琶、笛、笙等)。山东枣梆的传统皮黄剧目《天水关》、《取巴州》、《沙佗国》等六出,就是由上党皮黄传去的,可见“枣梆”在当地流传至少也有200年的历史。

“枣梆”虽不是在山东土生,却是在山东土壤上成长起来的一个剧种。自山西“上党梆子”流入菏泽、巨野一带以后, 山东艺人就融合了当地一些民间小调和语言风格,进行吸收与改进,从而逐渐发展演变而成。由于剧词的韵脚仍旧保持着浓厚的山西方言特色,多少年来一直深受鲁西南菏泽、郓城、巨野、鄄城、梁山等地群众的热爱,现今已成为菏泽、巨野一带的特有剧种。虽然在地域上“枣梆”与“上党梆子”远隔千里,但就其血缘上讲,却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

2008年,“枣梆”戏已被列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由此,我又联想到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

即现今山东巨野有“骈”姓者。“骈”姓是个稀少的姓氏,在全国分布星星点点,极其有限。为何山东巨野也会有“骈”姓存在?所以我一直怀疑:山东巨野的“骈”姓很有可能是明洪武、永乐年间山西上党移民及清代乾隆年间山西商人到山东经商而落户于此。据《山西移民史》记载,洪武二十二年(1389)十一月,曾迁山西沁州居民116户至及山东临清、东昌一带。山东临清、东昌距菏泽、巨野、鄄城的距离很近,人员往来便捷流通。此外,在洪武二十二年(1389),又迁山西贫民于北平大名(《山西移民史》大事年表)。“北平大名”即今之河北大名县,大名县从明代至今都有“骈”姓居民居住,《万姓统譜》卷28就记载有“骈恭,明大名人,永樂中任戸部主事。”而河北大名县距山东巨野、鄄城、临清、东昌也比较近,交通十分方便。因此,不能不使人联系起从金朝起就“世居沁州东北乡康仁里松村村”的“骈姓”来,是否明清时移居山东的贫民、商人中就有沁州的“骈”姓居民?今山东巨野的“骈姓”、河北大名的“骈姓”是否与沁县松村的“骈姓”为一脉相承?这些都有着历史和现实的双重研究价值,期待山东巨野、河北大名、山西沁县三地的“骈姓”族人联手进一步研究考证,希望能得出一个接近事实的有意义的结论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