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戏曲 >其他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老一辈潮剧艺人把花旦的艺术表演总结为“24字诀”,即:“丑昧三分,眼生百媚,手重指划,身宜曲势,步如跳蚤,轻似飞燕。”在传统的小锣戏中,花旦总是扮演渲染轻松气氛的喜剧角色,显得乖巧、娇嗔、聪明伶俐,受到观众的特别喜爱。我在《大难陈三》中扮演的‘益春’就是此类人物之一。

当初次阅读《大难陈三》剧本时,就被其传统艺术的“味道”深深感染;特别是从叶清发老师口中念出来的那些台词,其独特的念白形式和语气助词的运用更具一番“韵味”。通过对《大难陈三》中的益春一角的学习、演出、实践和总结,使我悟到:潮剧花旦念白中语气助词的运用,对于传统花旦表演的韵味,竟起着关键性作用。

潮剧艺诀有“四两曲千斤白”之说,可见“白”在潮剧表演舞台上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语气助词也应该是属于“白”的一部分。但在剧本创作中将人物念白的语气助词标注在纸上是十分少见的。因为语气助词在文字剧本里体现时会显得啰嗦拖沓,画蛇添足。所以“语气助词”的运用需要演员细心的去琢磨研究,去寻找挖掘添加的空间。如果准确把握,巧妙安置,“语气助词”在潮剧花旦表演中的作用和效果是妙不可言的。

首先,有外化人物性格和内心情感的功能。例如:益春出台的定场诗:“要学红娘传书信,但愿早定鸳鸯谱呵。”其中的“呵”字,在字面上看起来是有些多余,且有点破坏了诗句的韵律和工整性。但通过演员的艺术加工,将“呵”字发音由低而上滑行,着力收音,配上优美的身段动作,益春那种充满喜悦,积极撮合陈三和五娘之间的爱情的心境,那种秀丽动人,乖巧伶俐,乐于成人之美的个性,即刻淋漓尽致的在观众面前呈现出来。

其次,语气助词还有助于体现行当特点和人物之间的关系。益春敢于在五娘说话过程中,用语气助词来表达自己情感,那么主婢之间良好的关系一下子也就摆开在观众面前,如果关系一般,主子在说话做奴婢的哪敢乱插嘴。同时也体现了“花旦三分丑”、“嘴尖舌仔利”风趣伶俐的行当特点。再如:益春对五娘的称谓“娘哙’的“哙’字的安置也是极其巧妙,令人回味无穷的。若将其去掉或改成“阿娘”,那么益春聪明伶俐、活泼可爱的性格以及与五娘之间主婢的亲切感顿觉逊色。

再之,语气助词能强化表演的程式感和身段动作的韵律感。如:“益春:……三兄叫我将此书藏在阮阿娘个妆盒下,看伊有心无心,便知真假喏!”根据“喏!”字念法的韵律,自然地踮起足尖碎步画指踏脚亮相,正正对应了潮剧花旦“手重指划、身宜曲势”的这种程式性。如果删去这个“喏!”字,那就只能是踏脚指手亮相了,显得白淡无味,失去了戏曲舞台程式化的美感。

语气助词还能突出方言特点,拉近观众距离,提高剧场效果。由于地域水土的不同,各地的方言也大不相同,其语气助词更具地方特色。像潮阳人说话就习惯带个“哪”字,如:是乜个哪,小事哪,是我哪……揭阳人说话就习惯带“吓”、“嘛”字,如:吓随便嘛,吓小事嘛,吓是我嘛……饶平一带就喜欢带“喏”字,如:昨日喏,今日喏,小事喏,是我喏……此类语气助词若经过加工提炼,恰当的安置在念白中,观众一下子就会觉得很亲切,特别是在外地演出,身在异乡的游子听到此种语言顿引发其思乡之情,很容易就能将他们拉进剧情当中,大大提高了剧场效果。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