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戏曲 >其他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近30位中老年人,凭着对河北梆子的喜爱,坚持自费排演戏曲,到社区演出。10年来,他们每年在社区、广场、企业演出20余场大戏,累计400多个小时,24000分钟。10年来,这个业余剧团的发展也遇到了资金和人才的瓶颈,如何在困境中求新生,成为这个业余剧团亟待解决的问题。

缘起偶然>>一场演出催生了个剧团

“提起我们剧团的组建,还要追溯到十年前的一场单位组织的文艺演出。”这个河北梆子业余剧团的创始人之一,德州监狱退休的杜国明说。

2004年,德州监狱要组织一场文艺演出,作为单位文艺骨干的杜国明被委以组织演出节目的“重任”。祖籍河北保定的他非常喜欢河北梆子,但在筛选演出节目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在德城区找不到河北梆子剧团,连业余的都找不到。

通过自己的关系网,杜国明找到了一些喜欢唱河北梆子的票友。他把大家组织在一起,排练了曲目,参加了那次演出,并取得了成功。
演出结束后,杜国明萌生了成立一个河北梆子业余剧团的想法,他就和参加演出的10多个人商量,结果大家一拍即合,河北梆子业余剧团就这样成立了。

杜国明说,河北梆子戏是中国梆子声腔的一个重要支脉,流传比较广。在京津地区和冀鲁交接地带的农村,与其他剧种相比,它受群众喜欢的程度已经无可抗衡;在德州的社区内,河北梆子也大受欢迎。杜国明他们的河北梆子业余剧团成立后,就赢得了社区居民的热烈欢迎。

成绩斐然>>演出剧目能编成顺口溜

杜国明告诉记者,最初剧团只有10几个人,也只能排练一些简单的选段。为了让剧团更专业,他邀请了河北艺术学院的专业老师李文通加入剧团。有了专业人士的加入,剧团开始渐渐发展壮大,并开始排演一些传统大戏。

今年7月7日晚,河北梆子业余剧团在监狱宿舍老干部科楼前演出了一场《珊瑚传》,两三百小区居民前来捧场。他们有的自带马扎,有的甚至席地而坐。在2个多小时的演出过程中,喝彩声和掌声不断。“我们剧团基本上都是演传统大戏,一场戏下来2个小时。刚开始,我们曾认为很少会有人能坚持看下来,没想到观众这么喜欢。”杜国明说。
十年来,杜国明和这支河北梆子业余剧团走进机关、工厂、社区、敬老院甚至中心广场义务演出,每年至少演20场大戏,成为一支深受群众欢迎的民间业余剧团。杜国明还给剧团能够演出的曲目编了一个顺口溜,“《算粮》《登殿》《喜荣归》;《包公赔情》《蝴蝶杯》;《珊瑚》《断桥》《追韩信》;《三两》《杀庙》《李陵碑》。”

前路艰辛>>鲜花和掌声背后有瓶颈
10年来,鲜花和掌声的背后,这支民间业余剧团的发展,也遇到了资金、场地、人才等方面的瓶颈。

杜国明说,一直以来,业余剧团的演员都是靠着对河北梆子戏的热爱,自掏腰包购买服装、道具和乐器的。除了义演外,剧团有时候也能够参与一些商业演出,但收费很低,除去来回的交通费和餐饮费,基本上剩不下钱。“我们是一群河北梆子爱好者一起玩,尽管大家都很热情,但剧团的发展不能总是仅凭热情,而没有资金支撑。”杜国明说。

除了资金问题,人才问题显得更加突出。据杜国明说,目前剧团最年轻的演员也已经40多岁了,大部分演员情况像他一样,是退休人员。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这些人演大戏越来越吃力,非常希望有中青年河北梆子爱好者加入其中。“但是我也理解,中青年人需要生存,他们在社会上打拼,没有时间。再就是河北梆子男女声唱腔,采用同宫同腔,男演员唱来较为吃力。很多票友后来改唱京剧、豫剧等其他戏种。这也是缺人的原因。”杜国明说。

杜国明希望他们的业余剧团能够得到社会的更多关注和支持,让德州市民能够更好地欣赏到这一传统艺术形式。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