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戏曲 >其他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凄风苦雨

破伞孤灯

钟馗嫁妹

喜气盈盈

看这出戏完全是机缘巧合加上一时冲动。

剧评人张敞先生四日晚连发十数条微博,称赞“河北梆子剧团《钟馗》,真一曲燕赵悲歌!梦幻破碎又缥缈,使人不禁想问,人生一遭到底为了什么!我从来没有在看戏曲时哭过,今天竟然一直忍不住。钟馗扮演者吴桂云,快六十岁的老太太(事实上吴老师四十七岁——张敞先生后更正),唱念作舞顶天立地、酣畅淋漓。有叙事、有咏叹、有九天揽月、有海底遨游,两笑三哭,比得上张继青《痴梦》里的三笑。 ”

于是连夜买票、计划行程,第一次看梆子戏,最终不虚此行!

我向来认为,中华戏剧是艺术的美学最高范式,因其人物、情境、叙事、歌舞、音乐相辅相成、融为一炉,更因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在表现最平凡的生活时,能勾起人无尽的想象与回忆,反观己身,直刺入心底。

而此剧“钟馗”,以我之浅见,最大的特点是“中华神鬼观念”,最动情处便是“以乐景述哀情”。

第一重:正邪之争
钟馗性情耿直、才气过人、刚猛无俦。文可状元及第,武能驱鬼救人。而就是这样的栋梁之才,在杨太师的阻挠下,院试考卷被调换,更因伸张正义送了性命。剧本因故事的历史取材与时代背景,借助苍天有眼、善恶有报,才在钟馗死后封他为“捉鬼大神”,钟馗也才能斩妖除魔,给人间的妖魔杨太师以现世报,反而更加剧了情节的张力。

钟馗以人道在鬼气森森的洞穴里救下同乡杜平,又为了人道在鬼气森森中取了人间魔杨国松的性命。不得不说这神鬼与人世的对比交融,是对现实的极大讽刺。现实才是鬼界,鬼界反而成了人间。
第二重:手足之义

钟馗与杜平的情谊,无需赘述。一是救命之恩,二是知恩图报,三是托付是人。这几件平平淡淡的事,需要双方无穷的勇气才敢做成。

第三重:兄妹之情

钟馗赶考送命,其实他心中明知不可而为之,既有对常峰和黑暗现实的不服,也是为了自己的妹妹。同样是放心不下妹妹,非得在交换定情之物、千里回乡嫁妹后,才上天赴任。

而观众呢?对我自己来说,最为震撼的就是“神鬼观念”与“乐景哀情”的完美融合。

千里回乡的路上,未开大灯时,台上白惨惨阴森森,纵然是鬼哭狼嚎,也觉得钟馗在、心安定。灯光慢慢打开,台上鬼众色彩显现、进入人间,触目无不凄惨破败。我们这才体会到钟馗的心情。

打着破伞、举着孤灯,一众大鬼小鬼越是锣鼓开道、喜气盈盈,那种物是人非的悲凉越是透入心脾!

从我的水平上说罢全局,不能不赞叹此剧的精细。榫卯相契,严丝合缝!

每一位河北梆子剧团的演员与乐师,都非常敬业、功底深厚。演员们的举手投足,都是中华文化的范儿——那种浑圆如一,演唱、念白、做功、舞蹈与音乐,有机地构成一个整体,不可分而论治。更让人惊叹的是硬功夫,数十种我叫不出的基本功一一出现在舞台上,特别是钟馗当台展示书法,让人意想不到。

而一个细节又令我沉思。吴桂云老师手拿折扇时,那贴在扇面上白胶带的反光真是刺眼!惟愿中华戏剧生生不息、久久繁荣。

对比于“虞姬舞剑”两个人的乐景哀情,“钟馗嫁妹”的感染力更胜数筹,那神鬼与人世的巨大冲突早已将我们抽离出平淡的现实,置身于无尽广袤的天地人间。

物是人非。物是人非啊!

在他死后,与众鬼出场时,那怪诞夸张的相貌自己表现得非常自豪,几番整装束、照镜子,毕竟这一官职是他实现人生理想的第一步。

陈寒

荆开斋

乙未五月廿一丑时

可千里回乡就在门前,明明已经是天上神仙,他却羞于自己的面貌,不敢叩开家门,几次犹豫几次横心。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