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戏曲 >皮影戏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后继乏人是中国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所不得不面对的“苦恼”。然而在浙江海宁,随着地方政府的推动,一批高学历的年轻人正在主动靠近皮影戏,立志成为这一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后继者。

海宁皮影戏始于南宋,是江南皮影戏的典型代表,自2006年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又于2011年作为“中国皮影戏”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盐官镇老街上的海宁皮影戏馆后台,记者遇到了25岁的女生赵力,她刚和三位师姐、师弟们配合,为马来西亚的游客团表演了一出皮影短剧《闹龙宫》。

赵力2010年从浙江师范大学琵琶专业毕业时,正值老家海宁市文化局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招收皮影戏学徒。良好的音乐素养和优秀的笔试成绩,使她在选拔中脱颖而出,拜师79岁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徐二男,半天整理皮影戏资料,半天学习表演。

“之前对皮影戏了解不多,报考时觉得专业还算对口,而且有事业编制,比较稳定。”赵力告诉记者,走近皮影戏后才知道,看似简单,实则奥秘无穷,她逐渐喜欢上了这门古老的艺术。不过皮影戏入门易、精通难,虽然“入行”已经两年多了,但现在她还只能担任配角,“很多老艺人都是一辈子边演边学。”赵力说。

当地政府为了保护非遗,每年会给像赵力这样年轻的非遗“学徒”6000元补助,外出演出还有80至100元的演出补贴。尽管如此,她的年收入也就徘徊在2万元左右。
“非遗那么珍贵,如果每个人都不去保护,那么海宁皮影戏可能就没有了。”赵力并不介意收入,她说,“只要国家重视,这份工作还能维持我的生活,我就会做下去。”

记者在斜桥镇拜访另一位皮影国家级传承人、78岁的王钱松时,偶遇了与赵力同龄、同批被海宁市文化局“招募”的徐芦燕。这位毕业于浙江传媒学院动画学院的姑娘,主攻的方向是皮影影偶的制作。

在王钱松的家中,徐芦燕和其他师姐师兄有一间专门的工作室。面积不到10平方米,墙上挂满了各种剪纸作品,窗户正对着的小院子里种满了花草,书桌旁堆了一叠制作皮影影偶的原材料。

每天8小时,徐卢燕都在这里。“从剪皮、晾干到填色、缝制,做完一个影偶大概要一两天时间,经常连着坐好几个小时不动,需要有耐心。但一旦完工,我就有很大的满足感。”从小喜欢画画的徐芦燕说起皮影制作头头是道,“譬如挑选做皮影的牛皮,厚度要适中,太薄了表演时不方便,太厚加工起来费劲。”

来做皮影戏“学徒”前,徐芦燕曾在广告公司工作过,但觉得自己的思路受限,不能自由发挥,她并不开心。然而面对皮影戏,这位一贯喜欢自由创意的姑娘却抱持着“敬畏之心”——她说:“对于古老艺术的传承,如果急于创新,可能会失去皮影戏的精髓,我觉得还是应该先传承后创新。”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