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清(1623—1697年),原名士羲,后改梅清,字渊公,号瞿山、敬亭山农,宣城(今属安徽省)人。清初画家、诗人。工诗善画,以画山水、松石、梅花著称,时有“画山水入妙品”,“松入神品”,画梅花“枝干奇古”之评。山水画大多是黄山景致,风格雄奇豪放,为宣城地区画坛领袖。梅清的山水画远承宋元诸家的遗绪,近学“元四家”和沈周的笔墨技法,又尝与石涛相互切磋画艺,故功力尤深。他的创作最重师法自然,曾在各地游历名山大川,终日面对青山描摹写生。黄山和家乡宣城是梅清绘画中最着力表现的题材。著有《天延阁集》、《梅氏诗略》等书。
《黄山图》轴,清,梅清绘,纸本,设色,纵183.8cm,横48.8cm。
图绘被世人称为“黄山绝胜处”的文殊台。群峰松林以平行的斜线构成,白云蒸腾而上,气势雄浑。作者用豪放、泼辣的笔法突出了黄山奇、峻、险、秀的意境,山石以皴勾画,繁而不乱,松树枝叶墨气浓郁,独树一帜,别开生面。
本幅自题诗一首,款署:“瞿山梅清并题”,钤“瞿山清”白文印、“渊公”朱文印。
《白龙潭图》轴,清,梅清绘,纸本,设色,纵183.1cm,横48.9cm。
自题:“苍松翠壁瀑声奇,六月来游暑不知。仙子真踪无处觅,白龙潭上立多时。白龙潭摹松雪笔意,瞿山梅清并题。”钤“瞿硎清”、“渊公”印。
梅清曾经游历黄山,并陶醉于其烟云变幻、奇伟瑰丽的迷人景色,因而创作了许多表现黄山胜景的作品。
图中所绘为黄山北部松岩溪中五龙潭之一的白龙潭。因雨量充沛,黄山形成了形态各异的水景,河溪、瀑布、深潭往往相互串连,形成黄山最有生命力的景观。梅清绘黄山时从写生入手,又加入自己的主观感受,再以豪放、泼辣的用笔突出黄山奇、峻、险、秀的意境,展示了其雄浑奔放与清秀空灵兼具的绘画风格,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作者构图亦极为讲究,顶天立地式的布局突出了瀑布飞流直下的雄壮气势。几组枝繁叶茂的松树掩映于瀑布的首尾两端,避免了直白的艺术表现,从侧面烘托了画面气氛。用浓重的笔墨点染瀑布两边的石壁,其余部分留出空白,增加了画面的空间感。巧妙的构图、变化有致的笔法、浓淡相宜的墨色使得画面丰满完整而不显杂乱。
《高山流水图》轴,清,梅清绘,纸本,墨笔,纵249.5cm,横121cm。
图绘景象奇伟的山川之貌,陡峭的山石于群峰中傲然而立,如练的瀑布从山壁上飞流而下。瀑布与山峦点明高山流水的主题,亦营造出清幽疏旷的意境。款题虽言系仿“石田老人笔意”(沈周)之作,但体现出的完全是梅氏晚年粗笔皴擦、焦墨点苔、笔力老健的画风特点。
款署:“高山流水。仿石田老人笔意。甲戌中秋前一日,瞿山梅清时年七十有二。”钤“矍硎清”白文印、“渊公”朱文印、“老去看山眼倍青”白文印、“天延阁图书”朱文印。鉴藏印有“槃斋秘玩”等。
“甲戌”是清康熙三十三年(1649年),梅清时年72岁。
《莲花峰图》轴,清,梅清绘,纸本,设色,纵183.3cm,横49cm。
梅清一生曾七次寓居黄山脚下的汤泉,两次攀游黄山,并陶醉于其烟云变幻、奇伟瑰丽的迷人景色之中,因而创作了许多表现黄山胜景的作品。
图中所绘为黄山三大主峰中最高的莲花峰。构思奇险,以纵向取势显现出峰峦陡壑的苍秀之美。峰下群松环翠,诗意清绝。全幅用笔雄健粗放,墨色浑厚华滋,是梅清所绘黄山题材画中的代表作。
天都峰为黄山三大主峰之一。古时有“群仙所都”之称,意为天上都会,故名。此峰卓立地表,险峭雄奇,气势博大,最为雄伟壮丽。
图中天都峰陡立奇险,冲出云天,山腰间云气缭绕,矮岩上的古寺为林木掩映,两位文士静立观赏山的峻峭与云的变幻。在艺术表现手法上,画家突出表现天都峰奇险雄秀的气势而不求形似,通过顶天立地式的布局与弥漫山间的浮云相配合,从侧面烘托了画面气氛,避免直白的艺术表现,增加了观者的空间感,展示出兼具雄浑奔放和清秀空灵的绘画风格,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此外,墨色的浓淡相宜既显示了画家非比寻常的绘画技巧,也使得画面完整而统一,没有杂乱无章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