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书法 >北宋苏轼《柳州罗池庙迎送神诗碑》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北宋苏轼《柳州罗池庙迎送神诗碑》

北宋苏轼《柳州罗池庙迎送神诗碑》等
北宋苏轼《柳州罗池庙迎送神诗碑》等
北宋苏轼《柳州罗池庙迎送神诗碑》等
北宋苏轼《柳州罗池庙迎送神诗碑》等
北宋苏轼《柳州罗池庙迎送神诗碑》等
北宋苏轼《柳州罗池庙迎送神诗碑》等
北宋苏轼《柳州罗池庙迎送神诗碑》等
北宋苏轼《柳州罗池庙迎送神诗碑》等
北宋苏轼《柳州罗池庙迎送神诗碑》等
北宋苏轼《柳州罗池庙迎送神诗碑》等
北宋苏轼《柳州罗池庙迎送神诗碑》等
北宋苏轼《柳州罗池庙迎送神诗碑》等
北宋苏轼《柳州罗池庙迎送神诗碑》等

    苏轼《柳州罗池庙迎送神诗碑》

罗池庙是唐代著名散文家柳宗元的庙。柳宗元字子厚,早年参加王叔文革新派的政治活动,被长期贬官,最后死在柳州刺史任上。传说柳宗元死后成了“神”,并托梦给他的部将,要求把庙建在罗池,庙也因其所在称罗池庙。庙建成后的第二年,柳的部将到京城“请书其事于石”,刻成了韩愈撰文,沈传师楷书的《罗池庙碑》,其石久佚。

《罗池庙迎享送神诗碑》刻于南宋宁宗嘉定十年(1217),仅书写了韩愈所撰碑文篇末的迎享送神诗,楷书十行,每行十五六字,字大四寸。据此碑的跋文记载,此碑是用苏轼的真迹上石刻成的,虽下真迹一等,但刻工极佳,神气实足。

苏轼楷书学颜真卿、杨凝式,用笔丰腴跌宕、藏巧于拙,极富情趣。而此碑,明王世贞云:“东坡书柳子厚《罗池铭辞》遵劲古雅,是其书中第一。”

 

延伸阅读(一)

苏轼的书法美学思想

    苏轼的书法于二王后独出冠时,别开生面。其字丰满肥润,跌宕生姿。“有天真烂漫之趣”,他说:“故仆书尽意作之似蔡君谟,稍得意似杨风子,更放似言法华。”这说明不同的创作状态、创作心境下,其书法风格和艺术成就也不一样。《法华经》的要义是一切众生皆能成佛,苏轼借此比喻自己放意写字,字字都得正果,只有在放意的状态下才能进入书境,真实地表现出个性和神采。他所说的“放”起码有两层意思:其一,这是他追求的放意自适创作状态;其二,是指作品中所体现出的自然萧散的意韵,“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尚自然是苏轼文艺创作一贯的审美追求,也是他书法美学思想的核心。“自然”在中国古代最初是一个涵盖面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用户评论

0人参与0条评价
没有更多数据...
专辑

收藏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