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帖》,高25.2厘米,宽40.5厘米,约书于宋元符二年(1099年)。现藏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为米芾草书九帖之三,明都穆跋《元日帖》云:“翁此卷尝入绍兴秘府,后有其子元晖题识,盖海岳平生得意书也。”米芾草书帖不多,时人评其草书个性不如行书鲜明,仔细研读后,仍然能够感受到典型的米芾用笔特征。将此帖与王羲之的《初月帖》进行比较,明显看出其与《初月帖》有以下区别:一、《初月帖》以绞转笔法为主,线条中段亦用绞转法,笔画的变化大都依靠绞转来完成。《元日帖》以提按法为主,线条中段多提少按,轻巧妍媚,线条变化多以提按来完成;二、《初月帖》朴厚,显得古,《元日帖》富于变化,显得新,正如孙过庭《书谱》中所言的“古质而今妍“。米芾其它个性较强的书帖,已完全是“刷字”的自家面目,此帖是由“取古法”向“个性化”转化的一个典型,既具有古帖的许多特征,同时亦有米芾个人的特点。观之,整篇有与古帖相合处,其每字用笔,已具自家特征。取法古人者,最怕无“我”,有我则生,无我则死!如何变通,是临帖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米芾被誉为“集古字”之大成者,其在“集古字”的过程中亦在不断寻求自己个性化的特征,在此帖中得到了印证。
此帖的大多草字写法直取晋人,用笔亦有晋人特征,如:第二行“其、永”,第三行“不及”,如将第四、七、八、九行分割出来置于二王帖中,亦难以辨出。而首行,是米芾行书的典型特征,如“元、窗、香、西、北”等字,用笔提按变化大,且向右上耸肩取势,第二行“向吾友”尤其明显,“文皇大令”与第六行“人、也、作、谱、友”等字,用笔爽劲,顿挫有力,粗细对比强烈,是米芾用笔个性化的具体显现。米芾用笔迅疾,腕力沉雄,既速且劲,跌宕生姿,线条粗细的变化对比强烈,笔势连绵,气势逼人,性情迸发。
米芾作品欣赏:
珊瑚复官二帖 | 研山铭 | 彦和帖 | 張都大帖 | 虹县诗 | 蜀素帖 |
参政帖 | 苕溪诗卷 | 论草书帖 | 张季明帖 | 叔晦帖 | 乡石帖 |
伯充帖 | 三吴帖 | 箧中帖 | 竹前槐后诗帖 | 临沂使君帖 | 清和帖 |
拜中岳命作 | 岁丰帖 | 留简帖 | 逃暑帖 | 值雨帖 | 方圆庵记 |
盛制帖 | 李太师帖 | 向太后挽词帖 | 多景楼帖 | 公议帖 | 韩马帖 |
新恩帖 | 吴江舟中诗卷 | 淡墨秋山诗帖 | 穰侯出关诗帖 | 向乱帖 | 粮院帖 |
元日帖 | 德忱帖 | 恶札帖 | 焚香帖 | 道林诗帖 | 法华台诗帖 |
王略帖赞 | 提刑殿院帖 | 来戏帖 | 致伯修老兄尺牍 | 晋纸帖 | 适意帖 |
贺铸帖 | 丹阳帖 | 致伯充尺牍 | 惠柑帖 | 戏成诗帖 | 紫金研帖 |
政事帖 | 陈揽帖 | 烝徒帖 | 中秋诗帖 | 寄魏泰诗帖 | 建州帖 |
跋步辇 | 甘露帖 | 知府帖 | 跋褚遂良摹兰亭序图 | 跋苏东坡木石图 | |
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 | 跋蔡襄赐御书诗卷 | 褚临黄绢本兰亭序跋赞 |
米芾绘画
米芾简介│中国历代书法│中国历代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