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闷笛,俗称皮哨子,是彝族双簧气鸣乐器。彝语称耶哈鲁或奔麦黑的里。彝 语“奔麦黑”为虫壳,“的里”为笛,意即虫壳作簧哨的笛子。闷笛制作简单,携带比较方便,音色圆润明亮,表现能力较强,深受彝家男女老少喜爱,长期流传不衰。流行于云南省 楚雄彝族自治州各地和大理白族自治州彝族聚居地区,尤以楚雄州南华、双柏一带和大理州 南涧彝族自治县最为盛行。黔西彝族地区也有流传。
闷笛有着久远的历史,但究竟起源何时何地?今日已难于查考。据云南彝族地区许多民间老艺人讲述,彝族远祖曾用小闷笛吹退洪水,拯救了彝家人的性命,它是由彝族祖先世代相传 、一脉相承而流传至今的。基默热阔(彝族)在《金沙江文艺》1980年第3期上发表的《 闷笛泪》中,记述着富于浪漫色彩的传说:“……白胡子老人摆出长者的姿态说:‘是阿普 阿波(彝族圣祖的名字)子孙的人们,你们听我说,我们彝家的命是闷笛救下来的。在天下发 洪水那年,水淹到了纳乌山的半山腰,眼看着大水就要把我们彝家洗净了。是我们的远祖, 用闷笛吹退了大水,我们彝家才得以传宗接代到今天’。”故事对闷笛的艺术魅力大加赞颂 ,赋予它巨大而神奇的力量。
民间的传统小闷笛,由管身和管哨组成(图)。管身竹制,一般多采用当地生长的笔管粗细 的凤尾竹或苦竹梢制作,也有使用芦苇或膺翅羽管制作的。管身上下通透,管长7厘米~15厘米,下口内径0.7~0.9厘米。管身上开有三、四或七个圆形按音孔,其中皆有一个背孔。民间最为流行的四孔小闷笛,常用管长7厘米、内径0.7厘米的细竹管制成,正面所开 的三个音孔,孔距均为1厘米,背孔开在第二、三两孔之间。管身上端管口内,插有一个双 簧哨子。管哨用虫茧制作,外形呈蛇头状,哨长1.5厘米,以采用亚热带地区河谷地带橄榄 树或野蒿树上结的一种蓑蛾囊(虫茧)为佳,经过压、烤、磨等工艺而制成。
演奏时,管身竖置。口含管首上端虫哨,运用适中气息吹奏。四孔者:单手持笛并按放音孔,民间艺人多用左手持笛按孔,专业歌舞团乐手多用右手持笛按孔,食指、中指、无名指按 正面三孔,拇指按背孔,用另一手掌辅以闷、放、扇、合等动作,控制和调节音色、音量变化。七孔者:双手持笛按孔,右手无名指、中指、食指按正面下三孔,左手无名指、中指、 食指按正面上三孔、拇指按背孔,音准、音域较四孔闷笛为好,但不能发挥闷、放、扇、合 等技巧。管身的长短或粗细、管哨的大小或软硬、口含管哨的深浅、唇齿的位置和用气力度 的变化等,都可控制或影响闷笛发音的高低。除民间传统演技“喷吹”外,还可借鉴 吸收花舌、单吐、双吐、指颤音等多种其它气鸣乐器的演奏技巧。四孔小闷笛音域d2—f3,运 用控制气息的方法,可吹奏A、bB和C调乐曲。七孔小闷笛音域c2—e3。音色清脆悠扬 ,富 有田园风味,适于演奏委婉抒情、优美动听的曲调,可用于独奏、合奏或伴奏。常即兴吹奏 ,传统独奏曲有《出工调》、《过山调》、《阿苏则》、《顺宁调》、《沙街调》、《马樱 花》等。彝族人民特别喜欢在阳春三月吹奏闷笛,以便在欢畅的乐声中开始春播生产。届时 ,山林间百花争艳,田野里笛声飞扬。闷笛常与竹笛、三弦和木叶等乐器组合在一起进行合 奏,还经常为歌唱伴奏,出现在彝家唱山歌、对调子的场合里。在彝族青年男女恋爱和“打 歌”时,小闷笛是形影不离的“红娘”。它由男性演奏,小伙子就是用闷笛来约会心爱的姑 娘的。在恋爱生活中,男青年用笛声向自己的情侣倾吐内心的隐秘,抒发纯真的爱慕之情, 许多美满婚姻就是伴随着笛声缔结的。民间艺人常把要表达的词意用小闷笛描述出来,把情 感溶于吹奏的乐曲之中,所以在许多不便用语言表达的场合里,小闷笛就成了彝家的代言人 。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