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艺术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管子历史
管子古称“筚篥”,源于波斯,汉代传入,唐朝相当流行,宋代亦自成一部,现在我国民间仍相当流行。

管子古时称“筚篥”,又称“悲栗”或“笳管”,簧管乐器。起源于古代波斯(今伊朗),于汉代西域龟兹国(新疆库车)传入。

东晋武帝太元七年(382),吕光征服龟兹后,带回龟兹乐伎和乐器,其中就有管。在邓县南北朝彩色画像砖墓中的鼓吹乐队图上,也有吹奏管子的人像。

管最初传入时,写作“必栗”,后来写作“悲篥”,隋唐之时写成“筚篥”,唐代中期,文人好古,还写成“觱篥”。这些名称都出于龟兹语源的音译。筚篥在古代,是西域各民族通用的乐器,但因龟兹以音乐著称,因而也就以龟兹为代表了,在唐代的许多古籍中,都有筚篥源于龟兹之说。如《明皇杂录》记载:“觱篥本龟兹国乐,亦曰悲栗”。

筚篥传入中原以后,南北朝时管子已不止一种,其中有大筚篥、小筚篥、桃皮筚篥、柳皮筚篥和双筚篥等。至隋唐则大盛,成为隋唐燕乐及唐教坊音乐的主要乐器,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平常百姓都爱吹筚,唐代筚篥高手云集,其中最受人称颂的是薛阳陶,他在12岁时便名誉四方,而尉迟青将军与王麻奴竟奏筚篥则是筚篥史上的一段佳话。在唐代许多咏筚篥的诗歌中,以李颀的《听安万善吹觱篥歌》为最佳。

筚篥于唐代传入日本,使用的筚篥谱亦是唐代的十字谱。在古都奈良东大寺的正仑院中,珍藏有唐代的制品,筚篥至今仍在日本流传使用,是雅乐的主要旋律乐器。

筚篥在宋代的教坊大乐中自成一部,经常用于独奏,陈暘《乐书》载:“觱篥,一名悲篥,一名笳管,羌湖龟兹之乐也。以竹为管,以芦为首,状类胡笳而九窍,所法者角音而已。“由于它在乐队中常作为领奏乐器,故又有“头管”之称。当时它的表现力已达到相当的高度。

元代沿用宋之“头管”名称,但形制稍有变化,如《元史·礼乐志。云:“燕乐之器,头管制,以竹为管,卷芦叶为首,七窍。”

明代,出现了用乌木制作的头管,在《明会典·大乐制度》中有以下记载:“头管,以木为之,长六寸八分,九孔,前七后二,两末以牙管束,以芦为哨。”

到了清代,管已成为我国北方人民喜爱的常用乐器,广泛流行在民间,形制也发展为今天八孔的管,现在民间通称为管或管子。



管子尺寸

要改变管乐器的音高,就要改变其长度。通常,木管乐器都是以开闭管子旁侧的指孔来改变振动空气柱的有效长度,从而产生高低不同的音;铜管乐器则是采用活塞或U形管的拉伸来改变振动空气柱的有效长度。例如,我国的竹笛,一般有两个八度加一个音的音域。当所有指孔都按上时,空气柱纵振动产生基频音(即“筒音”);当放开一些指孔时,有效管长变短,发音变高。指孔间距是按音阶的高低与振动空气柱长度成反比的关系来安排的。

管子的直径除了影响端部修正外,对管的任何共振频率都没有影响。但是它对激发这些共振频率的难易程度有影响。当管径与管长可比拟时,管子不会产生明显的共振,当管径与管长比减小时,在管子的基音上会发生良好的共振;进一步减小管径与管长的比例,气流与管壁之间的摩擦阻力影响增加,从而使基波的激发比较困难,二高次谐波的激发却比较容易。因此,乐管产生谐波的范围,可以通过适当调整管径与管长的比例加以控制。

下表是发音管选择的几个例子:
乐  器      谐波选择    管子尺寸比例(直径/长度)

鼓           -                  1~2

风琴管          1                  0.07

单簧管      1、3、(5)            0.03

小  号      3、4、5、6             0.01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