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可奇
20世纪下半叶,是中国竹笛艺术迅猛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50年来,涌现了一批杰出的笛子演奏家和一批优秀的笛子独奏作品,竹笛演奏艺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赵松庭正是一位对竹笛演奏艺术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并产生深远影响的笛子演奏家。
赵松庭,原名赵鹤初,于1924年生于浙江东阳。9岁起开始学习竹笛,15岁时拜昆曲艺人叶小苟为师。1944年赵松庭从浙江慈溪锦堂师范学校毕业,任中学音乐教师3年。1947年到上海法学院攻读法律。1949年赵松庭参加解放军二十一军文工团,1950年随团到朝鲜战场慰问演出,在朝鲜相遇著名北派笛子演奏家刘管乐,并向刘管乐学习了北方梆笛的演奏技法。1954年赵松庭创作笛子独奏曲《早晨》。1955年复员回到浙江东阳县婺剧团,并被借调到浙江省民间歌舞团。同年编创了《三五七》、《鹧鸪飞》、《流水板》等笛曲,撰写了《赵松庭的笛子》一书。1970年开始,他一方面培养学生,一方面钻研制笛技术,与他的弟弟赵松龄(上海同济大学教授)合作撰写了论文《横笛的频率计算与应用》。1978年他撰写了《温度与乐器音准问题》的论文。1979年创作笛曲《幽兰逢春》。80年代初,赵松庭应邀到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任教,并到武汉、天津、成都等地讲学。90年代后,多次赴香港、台湾等地区演出和讲学。并着手进行"雁飞篪"的仿制和理论研究工作。2001年3月因病在杭州去世,终年78岁。
20世纪中国竹笛艺术的发展,在50年代即形成了以冯子存、刘管乐为代表的北方梆笛艺术和以陆春龄、赵松庭为代表的南方曲笛艺术。作为南方曲笛的代表人物,赵松庭的笛子演奏艺术以江浙一带的民间音乐为基础,广采博纳,形成了他独特的演奏风格。他具有深厚的昆曲、浙江婺剧等戏曲音乐功底,并且善于借鉴北方梆笛以及其它民族管乐器的演奏技法和西方音乐的创作技法特点。早在1954年他创作的《早晨》中,就将昆曲的音调,北方梆笛的演奏技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并将唢呐的循环换气用到了作品中去,提高了竹笛演奏艺术的表现力。赵松庭还编创了一批具有浓郁浙江民间音乐风格特点的笛曲如《三五七》、《二凡》、《婺江风光》等,以及体现中国传统文人审美情趣的笛曲《鹧鸪飞》、《幽兰逢春》等,这些作品手法新颖,内涵深厚,是20世纪笛子音乐作品中的重要文献。
赵松庭在教学领域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近20年来竹笛演奏领域一些有影响的、优秀的演奏家如蒋国基、詹永明、张维良、戴亚、杜如松等都出自赵松庭的门下。他编写有《赵松庭的笛子》、《笛子演奏技巧广播讲座》、《笛艺春秋》、《笛子演奏技巧十讲》4本笛子教材,这些教材对解析他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有着重要的价值。赵松庭在竹笛科研领域也有建树。为了拓宽竹笛的音域,丰富竹笛的音色变化,他发明了"排笛";为了获得浓郁的低音效果,他还发明了"弯管笛",使竹笛的最低音可达到大字组的G音;他还仿制了"河姆渡骨笛"以及"雁飞篪";他的《横笛频率计算》、《竹笛教学方法探讨》等学术论文是竹笛教学与科研领域的重要文献。
赵松庭是一位对20世纪笛子演奏艺术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并产生深远影响的杰出的演奏家,分析和研究赵松庭的笛子演奏艺术,探讨他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对于21世纪中国竹笛演奏艺术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为了深入做好这项课题的研究工作,笔者曾于2000年10月赴杭州采访赵松庭先生,搜集资料、征求意见,向赵松庭先生求教,得到了赵松庭先生的热情帮助,未想数月不到,先生已然故去,令人悲痛不已。本文试图从分析赵松庭的创作与演奏技法特点,整理、解析他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入手来研究、探讨赵松庭的竹笛艺术。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