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龙音希
著名作曲家王立平曾创作出《牧羊曲》、《太阳岛上》、《大海啊,故乡》、《驼铃》等流传甚广的歌曲。而87版电视剧《红楼梦》音乐,更是在其作曲生涯上写就了辉煌的篇章。
悉心领悟定基调:满腔惆怅,无限感慨
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的王立平非常喜欢《红楼梦》,30多岁时,
就萌发了写一部《红楼梦》音乐的念头。梦想的实现得归功于王扶林导演已故的太太。她当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做音乐编辑,一直想给王立平做一个音乐作品专辑。在交往中,她透露王扶林正在筹拍《红楼梦》。王立平当即就表示“非常有兴趣”。
那是1982年,王立平已经过了41岁生日,而王扶林那一年50岁。王立平得到了一次跟剧组成员谈想法的机会。“我谈了对《红楼梦》的认识,对电视剧《红楼梦》的设想以及对电视剧《红楼梦》音乐的构思,并确定了音乐的基调——‘满腔惆怅,无限感慨’。”这一番谈话,得到了导演和担任电视剧编剧顾问的红学家们的高度认同。
《枉凝眉》:反复推敲,定下主题曲
王立平没兴奋多久就开始面临极大的困惑。“我很羡慕剧组里的编剧、导演、服装、道具,有什么样的人物,说什么话,讲什么样的故事,曹雪芹写得分明。唯独音乐,翻遍《红楼梦》,没有一个音符!只有我要创作的音乐,才是真正的无中生有。”真的是“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脑子里空白了。
主题歌的确定,体现出了王立平对《红楼梦》的主题理解。之前设想用曹雪芹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四句来作主题歌,也想过用《好了歌》来作主题歌。但王立平认为这二者都没有表达出《红楼梦》的主题:前者空乏,无法入乐;后者的出世思想,跟《红楼梦》的现实主义基调不符。
经过反复思考,王立平建议用《枉凝眉》作为主题歌,理由有三:一是一句“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揭示了宝黛爱情的主线;二是“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预示了结局;三是词句优美,是一首可咏可叹的极佳歌词,可入乐。这一提议得到了剧组的认同,最后就有了那首令人心动的《红楼梦》主题曲。
《葬花吟》:不是低头葬花,而是昂首问天
《红楼梦》的音乐,王立平前后写了4年半,其间他翻阅了《红楼梦》的各种版本,去体味,去品味,去解味。而其中《葬花吟》的创作,耗时1年零9个月,是王立平写得最苦,用时最长的一首。
“从前人们理解《葬花》,多是哭哭啼啼,极度悲切,虽然感人,但仔细想来,又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这使我想到,为什么曹雪芹会对林黛玉情有独钟,为这个孱弱的女子写这样一阕佳句连篇的作品,让我们人人为之扼腕叹息,人人为之感动流泪?”曹雪芹如此厚爱林黛玉,自有其原因。而这原因,王立平认为,在所有的女子中,林黛玉不仅是最聪明的一个,也是最清醒的一个,所以她也就最痛苦。单是悲悲切切,不足以表达曹雪芹厚重的笔墨。
一年多的煎熬总算换来了这样的顿悟。王立平讲道:“那一刻我就想,这哪里是低头葬花,分明就是昂首问天!”就这样,“我把曹雪芹的这首词写成了一首‘天问’!”。
王立平说:“《红楼梦》是我的一个难产儿,为了《红楼梦》我实在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太多的感情,所以对这部作品有着不一样的感情。”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