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汉剧是有悠久历史的地方剧种。习惯上人们称之为汉剧、大戏,以别于木偶戏。至今已有200多年了。她有一整套较为完整的舞台表演程式,角色行当齐全,音乐唱腔以西皮、二芡及串调、民间小调组成,还有富有特色的大锣、大钹、吊规、提胡、小三弦等民族乐器伴奏,深受群众的喜爱。
十九世纪中期至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和五六十年代是汉剧的产生和兴盛时期,那时名角多、观众多、戏班多、活动范围也广。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人们艺术欣赏习惯的改变以及其它原因。汉剧演出活动已走入低谷。时至今日,全闽西仅有龙岩市汉剧团,武平县汉剧团及很少的业余汉剧团。演出活动少,范围小观众也相对少了。就上杭县而言,专业汉剧团已经没有了,除老一辈从事过汉剧活动的还有十几个人外,现在仅能偶而听到汉剧清唱、表演唱,还有为数不多的农村木偶班在唱汉剧,正规的汉剧演出活动已停止20多年了。
《胭脂》是根据蒲松龄同名小说改编的。剧团编制李逢甲同志移植。主要描写东昌知府吴南岱少年得志,审理胭脂一案中,多蒙恩师施愚山的教诲,吴南岱以“慎思守志”为左右铭,把草菅人命的案件重审办理,昭雪奇冤。对现实社会起借鉴作用,办案必须重证据,差之毫厘谬千里。剧照第五场对质,第九声复勘。拍于汀州戏院,1980年演出。
一
闽西汉剧的前身为活跃在粤东的“外江戏”,是同一种剧种。历来闽、粤两地汉剧艺人可互相搭班同台演戏。据说是在广东大埔县晚清秀才钱热储的倡议下才改称为汉剧的。钱热储著《汉剧提纲》一文中称:“何谓汉剧:即潮梅人所称外江戏也。外江戏何以称汉剧?因此种戏剧创于汉口之故也。”(见王远廷著《闽西汉剧史纲》47页),钱热储对汉剧的源流论述是否确凿暂且不说,但闽西汉剧因粤东外江戏改称“汉剧”而随之改称却是事实。据现有史料可查的,十九世纪时(1870年),上杭开始有汉剧戏班。当时有城关邹姓艺人“大哥子”组建了二个外江戏班,曾在长汀粤东一带演出。后城关商人“日兴公司”老板吴日兴领头,于民国八年(1919年)创办“新桃园”戏班,地点设在上杭罗家祠。招收有唐林林(大花)、印七妹子(红净)、罗庆福(老生)、罗铨(老生)、黄福昌(丑)、黄桐英(小生)、邱贯荣(乌衣)、邱曲溪(老旦)、钟熙懿(女旦)等30余人。教戏聘广东人郭维正、头弦葛文辉,主要活动在闽西及粤东各县。后因戏班内部不和,第二年分裂成“新桃园”“赛桃园”两个班,“赛桃园”由唐林林、邱七妹、胡水养等人组班,邱金文(上杭白砂人,清末秀才)任班主。那时,在闽西各县已有不少戏班了,主要有“大罗天”、“新锦天”、“新福顺”“乐园源”、“荣天彩”、“乐天彩”、“荣福顺”等二十几个。到1945年,上杭城关在“新桃园”“赛桃园”戏班的基础上由李宗权组建了“上杭青年剧社”,聘郭维正(老生)、邱耀红(青衣)、罗金金(红净)、邱七妹(丑)等名角,有40余人,社址在城关东门薛家祠,后迁至英明街吴家祠,1948年因经济拮据而解散。
二
新中国成立后,戏曲活动逐步恢复。五十年代,上机城关镇各个居委会都有业务剧团,排练《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等剧目。1953年由城关镇召集艺人,成立了城关业务汉剧团,当时镇长蓝宿田,业务剧团团长丘文荣(商人),副团长温福林、黄茂盛。演员有郭淑芳(小生)、丘美英(青衣)、黄志源(武生)、丘金生(红净)、郭惠珍(花旦)、卢思荣(丑)、叶桂香(彩旦)、廖招才(老旦)、黄秀英(旦)、宋志仁(老生)及蓝汉民(编剧)、周宝贤(外交)、宋省予(布景)和乐队温福林、吴锦文、陈进丰、朱仁子、陈星庆、陈金生、林梦玉、灯光陈裕业等四十多人。业务剧团组建后,其成员白天做工,晚上集中排戏,有老艺人葛盛庆、罗庆福、郭园子三人当师傅,任导演。排演了《红龙袄》、《二度梅》、《梁祝》、《包公下陈州》、《七尸八命》等二十多台剧目,剧团团地及排练地点在“孝子牌楼”(今改建成影剧院)内。每星期六、日两晚上在青年巷老戏院售票演出(孔庙后侧,已折毁)。为了招徕观众,剧团由卢思荣、黄思信负责宣传广告、还要由贴广告的“余三妹子”(男)肩扛广告牌,手摇铜铃铛转游到大街小巷。演出收入用以维持平时活动开支、购买化妆品及油灯、服装开支等。那时大家基本上都是义务工作、不计报酬,但大家兴致很高。每当县召开物资交流大会、四级扩干会、欢送新兵、宣传中心工作等,业务汉剧团都要演出。
1956年,全县实行私营工商业改造和成立高级农业社,业余汉剧团为“迎接社会主义大高潮”的到来。在公园搭台演出一个星期,盛况空前。1958年春,业余汉剧团作为县人民政府慰问团,由团长游昌炳(县长)副团长雷德兴(副县长)带领下,前往杭郭公路工地开展慰问演出,从水西渡开始演到郭车,一路演去,演了十多个点,演出三十多场戏。白天还下工地演小节目,受到工地群众的欢迎。那里交通不便,条件艰苦,演职员肩挑被包、戏具步行过点,爬山越岭。演出时用汽灯照明。所谓的“灯光布景”“幻灯对白”,也是用铁皮箱放进汽灯,用兰色玻璃纸蒙上,打上开幕,便有兰天白云,插上小树枝、小树就是布景。字幕幻灯机也是汽灯作光源,很不稳定,几乎没有扩音设备。但在当时,就是最好的文化生活和娱乐,走到哪里都受到热烈欢迎。
三
1958年10月,经过将近一年的筹备,上杭县汉剧团正式成立,全称为“地方国营上杭县汉剧团”。团长丘启旺、指导员李营明,演员由原城关业务汉剧团中较优秀的演员,和在龙岩、广东梅县招收一批汉剧艺人和学员组成。第二年又从广东长风汉剧团和上杭县郭车业务汉剧团购买了一批旧戏装。开始排古装戏《包公下陈州》、《三审林爱玉》、《红书宝剑》、《四进士》、《十五贯》、《秦香莲》、《血掌印》、《花灯案》等剧目。
剧团成立之初,由县委书记黄良牵头、文化科长陈潮等协助,成立了剧目创作组。根据当地革命斗争题材,创作汉剧现代戏《丰稔市战斗》,后改为《奇袭丰稔市》,主编黄良、陈潮,主管李营明,剧本统筹卢思荣,导演罗元招。聘任老同志时任福州军区司令员刘永生、首任上杭县长张昭娣为顾问,他们亲自回到上杭为大家讲述当时战斗情况,提供创作素材。戏排成后在城关、丰稔等地公演,观众反映热烈。尽管那时缺乏经验,剧本也过于真实、原始地反映当时的战斗场面,对人物塑造、矛盾设置,情节安排等较为简单,但为今后创作排练现代戏作了一次大胆的尝试。
自后一直至1964年,剧团上演了几十台古装汉剧,足迹遍及闽西、粤东各县。本县各乡、村是剧团上山下乡的重点。上级要求“上山上到顶,下乡下到底”。那时因农村大多没有电,前几年用汽灯,后来剧团自带发电机。但电机功率不大,还要汽灯照明,小村落演出还是以汽灯为主。1964年开始,中央提倡创作演出现代戏,靠自己力量创作的剧目有大型汉剧现代戏《夺龙泉》(编剧李逢甲),小节目有《送肥记》、《除四害》、《计划生育好》等,《除四害》是方言快板,卢思荣创作并演出,语言风趣生动,又是方言,群众十分欢迎。至今还有人记得“蚊家真正恶,专刁人额头”等句子。还移植排练了《夺印》、《芦荡火种》、《江姐》、《社长的女儿》、《红灯记》、《朝阳沟》等大型现代剧目以及不少小戏。现代戏的上演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红灯记》上演时连续在城里演出20场,场场爆满,下乡演出也是非常火爆,所到之处,观众如潮,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后来,省里对剧团实行了“四定一奖”:定人员编制、定经费、定创作任务、定演出场次,完成好者给予奖励。这给剧团带来一定的压力,为完成任务,增加收入,节省开支,改变过去“剧团收入都被汽车轮子滚掉”的局面,购置了板车自运服装道具灯光布幕等器材。分成八个组,四人为一组负责一部板车,就这样推着板车走州过府,其艰苦情况可想而知。几十公里推着板车步行,下陡坡时不懂架车技术经常翻车,东西损坏、人也受伤,上坡时拼尽全力弄得汗流浃背、筋疲力尽。到点后卸车装台铺床,有时来不及洗漱,要演完戏后才能洗澡休息,中午带贰个馒头配开水。演职员们苦中作乐,常常“自嘲”戏客师傅是“神仙老虎狗”,意思是快乐舒服的日子有过,象狗一样的苦日子也有过。那时候尽管苦点,累点,但群众欢迎,戏有人看,每当看到买票处,入场处人潮滚滚就什么苦累都忘了。
现代汉剧《一袋麦种》是1964年向广东汉剧院学习剧目。剧传主要反映当时农村人民公社社员如何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思想观点。剧中人物青梅要把自家留下的十斤小麦给亲爹祝寿,丈夫志洪是生产队作业组长,要把这十斤小麦拿来给集体扩大冬耕。二人产生矛盾,当青梅爹知道后,批评自己的女儿,支持志洪热爱集体的先进思想,展开了一场公与私的思想斗争小喜剧。1964年开始演出,是配合当时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文艺节目。同年,该剧参加龙岩专区现代戏调演获演出奖。剧照在上杭人民戏院演出时由上杭照相馆的摄影师拍的。
四
1966年,文化革命开始,剧团演职员也分成了红、新两派。由于“四人帮”实行极右路线,剧团首当其冲遭到打压。于1969年宣布解散,本地演职员回原籍劳动,外地演职员“上山下乡”去了农村。此后,一支新型的文艺团体——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歌剧团活跃了将近十年时间,厦门、福州知青的到来,歌舞人才发挥了更大作用。那时舞台上多以歌舞节目为主,后来又改为汉剧团,演出了好几台大型歌剧。外地知青、下放干部落实政策走后,根据现有力量于1978年又恢复了县汉剧团建制。当时演员力量不足,从龙岩借用了已退休的艺人陈秀英(小生)、张翠玲(青衣)来团排演《秦香莲》,在龙岩演出二十多场,在长汀及本县演出十五六场,都是场场满座。为了发展汉剧事业,在长汀演出时贴出招收学员广告,前来应聘的初中、高中毕业生和社会青年络绎不绝,连续三四天面试考生择优录取了一批学员。回上杭后有长汀、武平及本县的学员30余名集中在学坪原木偶剧团旧址培训三个月,由苏美珍教唱腔、发声,赖汉良教身段和基本功,丘宝信教武功、刀枪等。录取了吴泉水、钟美虹、肖桂英、彭艳琴、邹培英、罗洁华等新学员,以后均成为汉剧团的艺术骨干。后又招收了刘伟恩、丘玉娣、张晓华等年青演员。厦门、福州知青吴天佳、邹星、陈淑英、林志伟、陈国英等也留下来学习汉剧,成为剧团的演员或乐队成员。
那时的演职员待遇不高,但人人都非常敬业,认真塑造好自己的角色。如老生郭德皆,很多戏都是他主演,不管身体有病没病,从未辍过场。有次广东石寨老家有事回去后,接到通知有演出任务,立刻又步行六十多华里路赶回上杭参加演出。演《逼上梁山》林冲时,一次盲肠炎开刀,刚一拆线就登上舞台演出。卢思荣又是演员又当导演,一次刚做完手术逢有演出任务,忍痛上台完成任务。其它演员带病演出的例子就更多了。
记得有一次,大约在1980年,剧团在外县某乡演出。当地招待所所长的儿子,自己无票入场还要带朋友一起进。一次让进,二次又让进,第三次又要带人进场时,看门撕票的工作人员出面阻止,发生纠纷,双方在推搡中都受点小伤。这个所长的儿子心中怨恨,竟纠集一伙人,在戏即将演完时上台闹事、砸坏东西。第二天还组织人拦住汽车不让他们走。结果被困在住地无法离开,幸好住所是乡粉干厂,大家连续几天吃盐泡湿粉干度日。此事惊动了上杭县委、县政府,立即派出调解组前住外县处理此事。但是人在外只能忍声吞气,终究还是以赔偿对方医疗费,赔礼道歉后才得以离开。虽然不太公平,但也只能这样才能息事宁人。
汉剧团于一九八八年撤销,正规的汉剧演出活动也就停止,但汉剧艺术是非常优秀的传统艺术,笔者十分期盼,闽西汉剧的春天能再次到来。
闽西传统汉剧《林昭德》又名《血掌印》,在民间流传极广,是群众最爱看的剧目之一。1980年上杭汉剧团排演此剧,已成为剧团的看家戏,每到之处第一台戏就是《林昭德》开头。此剧剧情复杂,行当齐全的公堂戏。剧照《林昭德》第六场诀别是全剧最高潮情节。李兆邦演林珏老人被害含冤赶赴刑场的情景表演得恰如其分,张晓华演王金爱以优美的唱腔表达对林公子的爱情坚贞。这个场面连接观众催人泪下。在广东演出引起了广东汉剧院的关注,龙岩艺校组织学生前来观摩学习。剧照拍于汀州戏院。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