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艺术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题记:作为云南省丽江市的纳西古乐,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闻名于世,通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已传播到世界各地,多少人为她沉醉;多少人为她奉献一生;多少人为她辗转大江南北;多少人为她……

    而作为华东的纳西古乐——浙江省遂昌县的“石练十番”的研究却起步于21世纪的2000年,作为昆曲的一种,由于在传承的问题,学习的人很少,“石练十番”面临失传的危险。如何更好的发扬广大是摆在世人面前的问题。

    “纳西古乐”、“石练十番”的含义:(本文所指的“纳西古乐”狭义上指“丽江洞经音乐”)

    一、“纳西古乐”事实上由两部分组成:一作为《安魂曲》的《白沙细乐》,今已濒于泯灭。云南丽江县民族文工团根据1962年中国艺术研究院、云南歌舞团及丽江地县音乐工作者所发掘整理的总谱不时演奏,并作为保留节目。其珍贵是因它是我国屈指可数的几部大型古典管弦乐之一。《白沙细乐》被誉为“活的音乐化石”。其二是丽江洞经音乐,它是自明、清以来从中原逐渐引进,并根植于纳西族的文化阶层中。它是道教“经腔”,即谈演《玉清无极总真文昌洞仙经》和《关帝觉世真经》的音乐(丽江有洞经会和皇经会)。丽江洞经音乐的科仪活动场所常供有文昌铸象,似当由四川在宋元之际传入丽江。①二“纳西古乐”在全国早已失传,因为它是一种道教经腔音乐(其他地方有零星存活)与儒家“雅集型细乐”的有机结合。元代以来的“细乐”是相对于“大乐”(粗乐)而言的,又有“文乐”、“武乐”之说;是相对于用不用唢呐而言的。“细乐”、“文乐”是儒家雅集型丝竹乐。这种不用唢呐的“丽江洞经音乐”则是区别于我国各地道乐的艺术珍品。②

    二、“石练十番”是四百年前(大约是1593——1598年间)由世界百位文化名人之一,“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在遂昌县任知县时,把江苏省昆山的“昆曲”传到遂昌,产生了别具一格的“遂昌十番”。“遂昌十番”是汤显祖在遂昌任知县时得以传播的民间艺术;是汤显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布在妙高、大柘、石练、湖山等地,是以“笙、箫、梅管、云锣、提琴、扁鼓、双清、三弦”等传统乐器演奏《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紫钗记》等昆曲曲牌为主的一种器乐演奏形式。由于各地风俗各异,流行的调谱也异,编制不等,其叫法也不一样,有“文十番、武十番“之别(笔者认为也即是“粗十番、细十番”之别)。石练镇附近的区域流行的以“文十番(细十番)”为主,湖山乡附近区域流行“武十番(粗十番)”为主。其实就是演奏乐器中是否带有唢呐的区别。“遂昌十番”现主要以“石练十番”为主要代表。“石练十番”演奏传统的昆曲曲牌,可谓是别具一格,这也是“石练十番”有别于其他地区“十番”之处,它是遂昌特有的民间艺术珍品。四百年后的今天,遂昌人民满怀对汤显祖的遗爱,使“石练十番”再度承传,发扬光大。

    纳西古乐”与“石练十番”的异同

    一、相同之处

    1.出处相同。已故的《中国音乐》主编,著名乐论家薛良同志说:“丽江的洞经音乐与早期的昆曲有四个相同之处:1、它的音乐形态与早期昆曲相似。早期的昆曲是坐唱,洞经音乐如此,石练十番亦如此;2、调式相似;3、旋律运动相似;4、节奏规律也相似。薛老说:“我觉得丽江洞经音乐应把它放在中国音乐这个大系中来进行比较研究,方得出完整的成果。”那么“石练十番”是汤显祖从江苏昆山带到遂昌的昆曲,是昆曲的一个分支,融入了遂昌人民的智慧,造就了“石练十番”,它与丽江洞经音乐的渊源值得研究。

    2.产生的大致时间相同。“纳西古乐”中的“丽江洞经音乐”,它是自明、清以来中原引进、并植根于纳西族的文化阶层中,也融入了丽江人民的勤劳、智慧,成了纳西古乐的组成部分,丽江洞经音乐产生的时间大约是1368年——1616年间。而“石练十番”是汤显祖在遂昌任知县1593——1598年间,从江苏传入遂昌的,因汤显祖在遂昌任职期间,勤政爱民,泽被乡里,并在此创作了处世名著《牡丹亭》。因此遂昌人民十分感谢他,把他所带来的昆曲很快进行了传播。又由于汤显祖在遂昌任职期间,乡间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生活富庶,人民对文化层次的需求大,所以很快将昆曲在遂昌发扬光大,融入了遂昌人民的质朴、勤劳、智慧,造就了传于世四百余年的“石练十番”。#p#分页标题#e#

    3.所属的派系相同。丽江洞经音乐在全国早已失传,它是一种道教经腔音乐(其它地方尚有零星存活)与儒家“雅集型细乐”的有机结合。元代以来的“细乐”是相对于“大乐”(粗乐)而言的;是相对于用不用唢呐呐而言的。“细乐”是儒家雅集型丝竹乐。这种不用唢呐的“丽江洞经音乐”则是区别于我国各地道乐体系的艺术珍品。“石练十番”是一种民音乐,演奏时有十种乐器。十番兴起于明末,是流行于江南民间的器乐形式之一。形成初期,十番以笛、箫与鼓敲击乐相配合。入清以后加入了较多的管弦。由于各地流行的调谱不一,编制不等,有“文十番”、“武十番”、“十番锣鼓”和“十样锦”等称谓。“石练十番”是各地十番中最为奇特的一支。其乐曲联奏既非民间小曲,也不是锣鼓敲打,而是古朴典雅的“南北调曲”,其中,又以汤显祖的《四梦》,尤其是《牡丹亭》中的昆曲曲牌为主要演奏曲目。如:步步娇、醉扶归、和皂罗袍等等,纯朴的、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的演奏,独具特色。“石练十番”的演奏不用唢呐,所以也是“细乐”。因此,“丽江洞经音乐”与“石练十番”同属于细乐,所属派系相同。

    4.演奏的乐器有很大一部分相同。“纳西古乐”汇集古乐乐曲、古乐乐器和高寿艺人为一体被誉为稀世“三宝”。乐队所用的古乐器有苏古笃、曲项琵琶、双簧竹管乐器波伯(芦管),还有竹笛、大提胡、中胡、小叫胡、三弦、五音云锣(十面云锣)、中锣、小镲、铙、大钹、锣、板鼓、提手、木鱼、磬等等。而“石练十番”的演奏乐器有:箫、笙、三弦、双清、提琴、扁鼓、梅管、十面云锣等等。其中箫与笛、板鼓和扁鼓、提琴和提手、三弦、五音云锣与十面云锣都是基本相同的演奏器乐,“纳西古乐”的演奏器乐丰富于“石练十番”的演奏器乐,演奏的人数也多于“石练十番”。

    5.最初演奏时所使用的场合和意义相同。“丽江洞经音乐”是道教的“经腔”,是一种道教经腔音乐,即谈演《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和《关帝觉世真经》的音乐(丽江有洞经会和皇经会)。“石练十番”旧时多在庙会上演出。因此,在古时,“纳西古乐”和“石练十番”所演奏的场合、演奏的意义基本相同。

    6.产生的音乐效果相同。洞经音乐实际上是汉族道教音乐与儒学相融后形成的科仪音乐,是“正宗的雅集型儒家细乐”。著名的音乐家何昌林谈道,洞经音乐具有两种精神功能——敦睦人伦和颐养身心。有一位海外华人老学者听了这种音乐后说:“听到此曲,别无可说,唯有痛哭足以偿之耳。”2001年8月24日——26日,中国汤显祖研究会首届年会在浙江遂昌举行。罗兆荣的论文《石练十番与汤显祖》马上引起了所有与会专家的关注。专家们纷纷提出要求亲眼目睹农民唱昆剧,演奏汤显祖名剧的事实。石练石坑口“十番队”马上被请到了会场。在这学术性很强的会议上,这些山民的演奏和演唱,竟让专家们如痴如醉,惊喜万分。他们赞叹遂昌“石练十番”是民间戏曲中富有相当高学术研究价值的“活文物”。因此,综上所述,“纳西古乐”与“石练十番”所产生的音乐效果是相同的,都能让人享受音乐的精神功能。

    7.传授的方式方法相同。“纳西古乐”有着一套严格的传承方式,他们遵循以师带徒或父带子的方式,使古乐代代相传,并用工尺谱为媒介以口传心授的 方法 教授。师傅口唱工尺谱,一曲曲一句句地教,徒弟一曲曲、一句句地背。边背工尺谱边学习演奏一件乐器,然后逐渐实践,边学边奏,直至逐曲熟练。正是由于这种严格的传承方式,“纳西古乐”才得以流传至今。“石练十番”的传承也是如此。十番始于明朝,在各地多有流传,但多为民间曲乐,唯有遂昌的十番,是昆曲的曲调,用的本子也是代代相传的《牡丹亭》——一部汤显祖在遂昌县令任上写的传奇戏曲。汤显祖在遂期间,在石练聘请艺人,教习村民学曲。因此可见,两者在传授的方式方法上是相同的。#p#分页标题#e#

    8.曲谱、乐器的保存形式相同。曲谱的保存两者都是祖传或者师傅给徒弟口传心授手抄本。乐器的保存采用代代相传的方式。“纳西古乐”所用乐器,苏古笃、曲项琵琶、双簧竹管乐器波伯(芦管)就是最好的证明。而“石练十番”中的提琴、三弦、十面云锣等乐器亦是如此保存。遂昌县文化馆干部华俊保存的十番清末的抄本也是一个证明。

    9.演奏的方式相同。“纳西古乐”的演奏方式是坐唱,一群手执古老乐器的老人在演奏。而“石练十番”也是如此。

    10.音乐风格相似。“纳西古乐”中的“丽江洞经音乐”是传自中原的音乐,并植根于纳西族的文化阶层中的音乐。已故乐论 家薛良老 先生曾说,它和昆曲有很多相似。因此,“丽江洞经音乐”的音乐风格带有中原所流传的音乐风格。而“石练十番”是传自江苏昆山的昆曲,是昆曲的一个分支,明显带有中原一带音乐的风格。综上所述,“纳西古乐”中的“丽江洞经音乐”与“石练十番”的音乐风格几近相似。

    11.所处的地理环境大致相同。丽江有玉龙雪山,是在山的包围中,“纳西古乐”就在玉龙雪山的山脚成长。而“石练十番”在遂昌南尖岩和飞石岭景区的中间,也是在山脚。所以,两者所处的地理环境大致相同。

    二、不同之处

    1.传播的路线不同。“纳西古乐”从中原传到云南丽江,是由东到西传播。而“石练十番”从江苏昆山传到浙江遂昌,是由北<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