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艺术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二人台是河套地区的民间戏曲,俗称“打玩意儿”。清光绪年间,在蒙汉民歌和“丝弦坐腔”基础上,吸收山西河曲一带传来的民间歌舞发展而成。清末明初,在土默川一带出现了二人台职业小班。起初,二人台角色只有一丑一旦,以“摸帽戏”的形式分饰多种角色,后来进一步发展成扮演固定人物的民间小戏。

二人台伴奏乐器有笛子、杨琴、四胡、“四块瓦”等;服装、化妆仿效晋剧;道具有扇子、手绢、霸王鞭等。二人台传统剧目以《走西口》、《打金钱》、《五哥放羊》、《珍珠倒卷帘》等影响较大。其中有些戏如什可拉奔花、《海莲花》等采用蒙汉两种语言演唱。

在二人台的形成过程中,蒙古族民间艺人荣双羊发挥了重要作用。民国初年,荣双羊改变“丝弦坐腔”形式,开始分角色化妆演唱,对二人台的定型、流传和发展作出了创造性贡献,使二人台艺术在演出中出现了重大突破。荣双羊曾来河套的安北、五原、临河一带演出,把二人台艺术带进了河套地区。

民国20年(1931)后,计子玉、樊六的二人台小班曾入套在安北、五原、临河等地流动演出。其中计子玉还在河套教出了不少徒弟。

民国22年(1933)后,河套开始有了固定的二人台职业小班。截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巴盟地区共有二人台职业小班20至30个。这些小班少则5人,多则十几人。其中比较有名气的二人台小班有樊二仓、宋其子小班,活动于五原县和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部分地区。

霍存柱、刘毛匠小班,活动于临河、杭锦后旗地区和磴口县部分地区。于八、朱银全、张根旺小班,活动于狼山湾及乌加河一带。

二人台艺术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在群众中流传着:打不完的金线卖不完的菜,看不厌打樱桃、探病、走口外。为看白灵旦(樊二仓),三天不吃饭;宁可穿不上绣花鞋,也要看一看霍存柱的打金钱;没有马骑坐“胶皮”,也要看看关全喜;朱银全、刘二罗,丢起丑来真红火等顺口溜。然而建国前二人台艺人们社会地位低下,生活穷困潦倒,多以卖艺乞食度日,加之演唱内容俚俗,倍受士绅歧视,主要在乡村为农民演唱。在抗日战争期间,陕坝商会有个二人台乐队,每逢正月十五元宵节和七月十五园子渠放河灯时演奏,藉以增添乡上风韵。

二人台传统节目,一部分是根据当地发生的重大事件编创的,如《打后套》《转山头》等;另一部分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如《走西口》、《五哥放羊》、《打连城》等;还有一部分则是从外地移植而来的,如《洛阳桥》、《西厢》、《下山》等。二人台节目的内容,有的反映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有的揭露当时社会的腐朽与黑暗,有的歌颂劳动人民的纯真爱情和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有的抒发劳动人民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有的表达历史事件。二人台的形式,短小精悍,有的偏重于歌舞,有的偏重于演唱。二人台的音乐,带有浓郁的河套民歌色彩。二人台的唱词,富有河套爬山调的韵味。二人台的道白,多为河套广为流行的幽默、诙谐、生动、风趣的串话、谚语和歇后语。因此形成了河套二人台的独特风韵。群众赞美道:“土生士长土里料,土言土语土腔调”;“二人台真红火,句句唱在咱心窝窝”;“自小爱唱:二人台,赤肚子唱到头发白”等。

二人台的传统剧目有《走西口》、《爬楼》、《红云》、《绣麒麟》、《跳粉墙》、《珍珠倒卷帘》、《送情郎》、《打秋千》、《打金钱》等200多个。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二人台艺术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1950~1957年期间,农村各乡普遍建立了以演唱二人台为主的农村业余剧团。1958年后,各公社业余剧团多以演唱二人台为主。1976年巴盟群艺馆建立后,举办多次培训班,挖掘、整理、加工、改革二人台传统剧目,对扶持、继承和发展二人台艺术起了重大促进作用,使二人台艺术在巴盟地区空前繁荣。

各文艺团体和广大业余作者创作了大量崭新的二人台剧目,如《娄小利》、《聘闺女》、《秀梅办学》、《上排干》、《相亲记》、《对症下药》、《满家喜》、《问路》、《喜相逢》、《月照新人》、《媒人》、《田寡妇养鸡》、《二次探病》、《趁热打铁》、《二孔明赔情》、《迎春三部曲》、金梅等,从剧本内容、表演、伴奏、服装、化妆、道具等多方面继承和发展了二人台艺术。新一代二人台艺人已经成长起来,成为继承和发展二人台艺术骨干力量。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