飏歌 曲艺的—种。流行于福建省福州市及福州方言地区。清光绪年间为全盛时期,著名班社有“白云天飏歌社”、“如赓飏”等。辛亥革命之后,福州中等学校部分员工与社会人士组织了“共和平”、“肩明杜”、“课余消遣”等社。1949年前,影响较大的有“小潮音社”等。唱本除以戏曲剧本改编外,大多自编,如:《丑姻缘》、《空中色》、《痴聋福》、《炎凉叹》、《借衣》等,均属讽世砭俗之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有新编曲本,如《西湖十景》、《过社日》、《走过八—七路》等。唱腔源自当地山歌、小调,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些外来曲牌,如[浪淘沙]、[出队子]、[归田]、[鳌头金柱]等。演唱时,注重咬字清晰,发声圆润,韵味醇厚,板眼稳健,行腔徐缓委婉。初时,只有打击乐器伴奏,衬以后台帮腔。后来吸收了[银纽丝]、[花鼓]、[纱窗外]、[小小鱼儿]等苏州、扬州小调,增添了管弦乐器伴奏。闽剧兴起以后,飏歌被闽剧吸收成为四大唱腔类别之—。但是飏歌仍然继续作为曲艺而存在,唱腔及介头(当时称开唱前的锣鼓点为介头)均别具—格,自成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