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鱼 u打击乐器。原用于佛教“梵呗”(宗教歌曲)伴奏。明代王圻《三才图会》:“木鱼,刻木为鱼形,空其中,敲之有声,…… 今释氏之赞梵呗皆用之。”清代以来用于民间器乐合奏。木鱼多用桑木或椿木制作,体高约5至15厘米。用小木糙敲击发声。近年制有大小不等的成套木鱼,在民族乐队中使用。v曲艺的一种。用广州方言演唱。主要流行于广东省广州、南海、番禺、顺德等地。过去,演唱的主要对象是家庭妇女。唱时不用乐器伴奏,仅用木鱼击节。唱本又称木鱼书,前期以长篇为主,如《花笺记》、《二荷花史》、《背解红罗袱》等。后来有短篇,又称“摘锦”,如《琵琶上路》、《王十朋祭江》、《楼台会》等。唱词以七字句为主。唱段一般由起式(两句)、正文(四句一段、反复)、结式(正文四句体的变化)三部分组成。唱腔是一种自由吟唱体,与广州话语音有密切关系,行腔简洁朴素,属徵调式。近世又创造了一种乙反木鱼(或称苦喉木鱼)的唱法,即以↓si 、↑fa两音取代原来的la 、mi ,并以↓si 、↑fa 为骨干音的徵调式,音调悲苦苍凉。木鱼的唱腔被粤剧吸收为唱腔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