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八角鼓 曲艺的一种。属牌子曲一类。始于清代中叶,盛行于清末。系由北京八角鼓沿运河南下传人山东后,艺人用当地方言演唱,并吸收[岭调] 、[靠山调] 、[码头调] 以及鼓子曲的一些曲牌,逐渐演变而成。流传于聊城、临清一带的称聊城八角鼓;济宁一带的称济宁八角鼓。其他如泰安、惠民、胶州等地均有流传,统称山东八角鼓。音乐为曲牌联缀体。唱段的开头用[鼓子头] 、[阴阳句] ,结束处用[垛子] 或[鼓子尾] ,中间部分视内容需要插入各种曲牌如[打枣杆] 、[罗江怨] 、[坡儿下] 、[爬山虎] 等。用方言演唱。以唱为主,辅以动作。唱词一韵到底,沿用十三辙。主要伴奏乐器是三弦,另有八角鼓、小钹、节子司节奏。一般保持单弦清唱形式。唯聊城八角鼓由名艺人褚连登之弟子吴文侠发展成为小戏,化妆演出。传统书目中属清唱大段的有《送穷神》、《小二姐作梦》、《长坂坡》等十余段;清唱小段有《尼姑思凡》、《艾叶春发》、《渔樵问答》等五十余段。化妆演出的有《打面缸》、《缝吻罗》、《钻炕洞》等五十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