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艺术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江西采茶戏 戏曲剧种。江西各地采茶戏的统称。流派很多,各以流行地区的中心取名。大都起源于茶灯(或灯彩)与茶歌(或采茶调)相结合的小型歌舞。先后衍变成丑旦戏(一丑一旦或一丑二旦)或生旦戏,再发展成三角班(生、旦、丑,或为一生二旦),以演小戏为主,乃至半班(行当增加,约有大戏班半数演员,能演出整本大戏)。除锣鼓外,多以二胡或勾筒(一种竹筒二胡)为主要伴奏乐器,配以弹拨乐器,或加用曲笛、唢呐等。传统剧目多为民间传说、生活故事。地方流派很多,如:(l)赣南采茶戏,形成较早,流行地区也较广,是由九龙山一带的茶灯戏发展而来。先是二旦一丑的三角班戏。清乾隆(公元17361795年)时,已盛行于赣南,流传于广东东部、北部及福建西部。以后增加了生角。1949 年前后始出现半班形式,但所演剧目仍多小戏。所唱以茶腔为主,有曲牌六十余首。还有灯腔、路腔和杂调等,各种小调曲牌甚多,载歌载舞,活泼风趣。(2)赣东采茶戏,起源于铅山县。当地采茶灯受赣南采茶戏影响,于乾隆年间吸收湖北黄梅采茶戏衍变而成。流行于上铙地区及浙江西部。主要腔调为湖广调,有多种板式变化。还有很多三角小调(亦作三脚调,原为三角戏的专用曲调)。传统大、小剧目颇多,唱腔活泼朴实。与浙江睦剧交流多,声腔接近,互有影响。(3)南昌采茶戏,于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1850年)形成三角班,演出三小戏。同治初年公元1862年)发展成半班,有较多的整本戏、大戏。常用唱腔是“本调”,有调式和宫调式及不同行当的多种板式变化。还有反字调用于悲苦或抒情场面,属商调式。小戏唱腔多用杂调,小调曲牌不少。唱腔朴实,富于地方色彩,对邻近采茶戏有影响。(4)景德镇采茶戏,由清初传入的黄梅采茶戏结合邻近地区的茶歌和民间音调衍变而成。正调有“词调”(为常用调,有多种板式变化)、“金鸡调”和“还魂调”, #p#分页标题#e#多为整本戏所用。小戏多用杂调。演唱风格接近黄梅采茶戏。(5)高安采茶戏、抚州采茶戏、吉安采茶戏和宁都采茶戏,剧目和演唱风格较为接近,统属赣中系统。其中高安采茶戏形成较晚(1917年前后),其他三种皆从清乾隆年代的宜黄三角班先后传入本地区,结合当地曲调而成。高安、抚州采茶戏的主要唱腔都是“本调”,而唱腔略有不同。抚州采茶戏另有“抚调”,皆有多种板式变化。宁都、吉安及抚州采茶戏常用的“川调”亦有较多板式变化。其他常用调如“毛洪记调”、“青龙山调”、“过界岭调”、“别店调”等,以及各地的杂腔小调,均大同小异。因风格相近,易于交流移植,故保留传统剧目甚多。唱腔活泼生动,生活气息浓郁。(6)江西北部的武宁采茶戏、九江采茶戏,皆在当地茶灯戏基础上,吸收黄梅采茶戏并受赣东采茶戏影响,于清代乾隆后形成。两者风格相近,流行于九江地区。武宁采茶戏以武宁、修水为中心,主要唱腔为“北调”。九江采茶戏(亦称瑞昌采茶戏)以瑞昌和九江县为中心,主要腔调为“平板”,有多种板式变化。还有汉腔(即仙腔)、叹腔及落魂腔等。武宁采茶戏顶板起唱。九江采茶戏多用漏板(闪板)起唱,更接近黄梅采茶戏。在两者的小戏中也有很多杂腔小调。萍乡采茶戏受湖南花鼓戏影响较大,唱腔中除保留部分灯彩调、采茶调和一些歌腔、小调外,花鼓调较多,包括多种“神调”,还有川调、反情调、思行调、服药调等。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整理的传统剧目,如南昌采茶戏的《南瓜记》,高安采茶戏的《孙成打酒》,吉安采茶戏的《补背裕》等。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