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艺术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湖北花鼓 戏曲腔调、剧种。流行于湖北大部分县市,影响及于湖南、江西、安徽、河南、陕西、浙江等省部分地区。在湖北分支为东路(麻城)、西路(黄、孝感)、北路(应山)、府河路(随县)、襄河路(天门、沔阳)及鄂北(襄阳、远安)、鄂西北等路。其中西路即楚剧是在高跷、竹马、采莲船等居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而成最早为丑旦的对对戏和小丑、小旦、小生的三小戏,艺术风格与采茶戏相近。据说二百多年前天门、沔阳一带农村已有灯戏(或称神戏、会戏)。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 1795年)湖北罗罗腔(花鼓戏的主腔之一)已至扬州。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以前,汉口已有“土荡约看花鼓戏,开场总在两三更”的记载。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以前,鄂西姊归闹元宵,也有“城乡皆有饰女妆为花鼓戏者”的记载。

    音乐属打锣腔类,朴实清新。原由锣鼓伴奏,人声帮腔。唱腔分正腔、彩调两部分。正腔是代表剧种音乐风格的腔调,有多种板式,依流传地区不同又可分三种:

    (l)靳水腔:来自古州(今水附近)所属诸县的田间劳动歌曲,当地名“哦呵腔”,流传很广。麻城、罗田、英山称“东腔”;黄破、孝感、随县称“(雅)腔”;天门、河阳称“#p#分页标题#e#水腔”;襄阳、远安称“套腔”(或作“陶腔”、“桃腔”) ;郧阳称“八岔陕西的商洛花鼓称“阳八岔”;河南信阳花鼓称“西柳”;长沙花鼓称“木皮调”、“辞店调”。鄂东采茶戏的正腔,黄梅采茶戏的“七板,, ( “平板”) ,阳新、武宁采茶戏的“北腔”,安徽黄梅戏的“平词”,江西采茶戏的“湖广调”、“本调”、“下河调”,浙江睦剧的“平板”等也都与它同源。原属五声徵调式。有起板(起腔)、正板(主体部分,分三眼、一眼、无眼板等)、落板(刹腔)及其他散板板式。能演唱抒情、叙事和戏剧性的长段唱词。起板和落板上下句均落于调式主音sol;正板上句可落于do re sol la ,下句落于调式主音。正板句式结构各地不同,春以南为板起板落的顶板类;长江以北,都阳湖以东属漏板类(每句的三个分句都为眼起,或分别为板、眼、板起)。下

    (2)罗罗腔。源于湖北东部,今皮黄戏的罗罗腔(又名七句半、南罗)是其后裔。京广铁路以东的花鼓、采茶戏将它化为水腔的宫调式男腔。下例为《鱼腹山》中李闯王唱的男腔慢板:水腔和罗罗腔为湖北花鼓与采茶戏的主腔。(3)打锣腔。源于天门、污阳一带。为五声徽调式。上下句都落于调式主音sol ;反调上句落#p#分页标题#e#sol,下句落低音do ,用作悲调。如天花鼓主腔的“高腔”、“打锣腔”、“还魂腔”, 远安、襄阳的“汉腔”,楚剧、随县花鼓的“悲腔”,黄梅、阳新、武宁采茶戏的“叹腔”,湖南花鼓的“锣腔”、“八同牌子”、“四六调”等,均为男女同腔,板起板落。

    另一类为彩腔,即专曲专用的花鼓调,如《卖杂货》、《打补丁》、《瞧相》、《讨学钱》、《补背》之类。源于各地小调和灯歌,在南方花鼓戏、采茶戏中多通用。

    此外,还有高腔,麻城称二高腔,黄梅称高腔,楚剧与黄梅戏称仙腔,阳新、武宁称汉腔,均为清戏的变体。为六声徵商交替调式。男女同腔。大都用于表现悲愤情绪,或剧中神仙所唱。应山腔属鄂北tài)调,随县、远安称裔四平或四平,楚剧及天花鼓称站花墙。是五声徵调式男女同腔。抒情叙事均可。剧目多以喻老四、蔡鸣凤等人的传说为题材,还有《白扇记》、《天仙配》、《站花墙》等,都是湖北花鼓流行最广的剧目。天河花鼓。站花墙》已拍成电影。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