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州戏 戏曲剧种。原名拉魂腔,因其曲调婉转动听而得名。有人说是因女腔多在下句句末用假声作七度向高音大跳而名“拉后腔”。又因其伴奏乐器为形似柳叶的土琵琶,曾名“柳琴戏”。剧种起源,众说不一。后流传到安徽淮北一带,成为具有地方风格特点的剧种,称为泗州戏。起初全为男演员,主要以“唱门子”(即乞讨)或唱“地摊子”形式出现。伴奏乐器为牛角梆子和土琵琶。唱段为各种题材、长短不同的“篇子”( “娃子”为八句,“羊子”为十至十二句)。唱词的规格严谨,形式固定,可单独唱,亦可联唱。曲调自由,因人而异,习惯上称这种曲调和节奏不固定的演唱方法为怡心调。本世纪起,女艺人逐渐出现,剧目扩大,逐渐拥有传统大戏、四告》、《点兵》、《大书观》、《观灯,等六十余出,连同折子戏、小戏、连台本戏、“篇子”等共三百多个。伴奏乐器增加了与梆子戏类似的打击乐,废除了“满台腔”的帮腔形式。著名演员有李宝琴、霍桂霞、周凤云、吴志兴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洒州戏迅速发展,传统戏《拾棉花》搬上银幕,《三蜷寒桥》等二十多个剧目出版,么大书观》和移植剧目《小女婿》等灌成唱片。音乐活泼热烈,男腔粗犷朴实,女腔委婉细腻并略带鼻音。男女都用自然声,女腔多在下句末使用向上七度大跳的假声。曲调具有清新流畅,活泼优美,闪板起唱和连续切分音等特点,如“含腔”(见谱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