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戏 戏曲剧种。流行于福建省莆田、仙游一带。莆田、仙游两县旧属兴化府,故又名兴化梨园、兴化戏。历史悠久,至清代末年仅莆田一县就有职业戏班三十多个。1915年至1916年间,莆、仙两县戏班已发展到一百三十多个。传统剧目达五千余,几乎保存了宋、元南戏的全部剧目,如《张协状元》、《王魁》和元末明初五大传奇《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琵琶记》等。传统曲牌有[太子游四门]、[福清歌]、[薄媚滚]、[降黄龙]等。亦有源自民歌、佛曲和其他外地曲调的。常用曲牌二百多个。有“大题三百二,小题七百二”的说法。所谓大题(亦称大曲),指词少腔多、段落较长的曲牌,速度徐缓,节奏悠长,曲调委婉,拖腔较长,多为生、旦所唱,常用于抒情、咏叹。所谓小题(亦称小曲),指词多腔少的短小曲牌,速度较快,节奏鲜明活泼,曲调与语言结合较紧,多为净、丑、末等角色所唱,常用于叙述。同一曲牌又有宽、紧、半宽紧的节奏变化,以及犯调、集曲、套曲等处理手法。传统乐队保留着宋、元南戏旧制,只有司鼓、司锣、司吹三人。司鼓者掌鼓,负有全台总指挥之责。司锣者主掌砂锣,兼掌大钹,二钹、大锣、小锣由演员兼任。司吹者奏笛管(类似筚篥)、梅花。辛亥革命(公元1911年)以后,逐渐吸收当地十音、八乐、鼓吹等民间乐种的乐器。吹奏乐器有小唢呐、笛管、大唢呐(亦称大笼)、笛子,拉弦乐器有四胡、尺胡、老胡、低胡、二胡,弹拨乐器有八角琴、小三弦、大三弦,打击乐器有大鼓、文鼓、武鼓、低音鼓、砂锣、大#p#分页标题#e#钹、二钹、小钹、大锣、中音锣、小锣、韵锣、掷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