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乐二十八调 隋、唐、五代至辽、宋间燕乐所用的宫调。因长期应用于宫廷燕乐及民间俗乐,对宋、元以来的词曲、戏曲、说唱以及器乐等诸种俗乐具有影响,故亦称“俗乐二十八调”,简称“二十八调”。二十八调在传统上按照七宫、七商、七角、七羽分类。这种“四调”系统,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认为隋、唐燕乐是四均(四种调高),每均七调(七种调式);清代凌廷堪《燕乐考源》力主此说。第二种解释认为隋、唐燕乐和宋以后的燕乐都是七均(七种调高),每均四调(四种调式);北宋沈括、南宋蔡元定、张炎都主此说。由于有关理论今已散佚,隋、唐时二十八调的确切音位迄今仍然是一个研究课题。宋代二十八调的音位中,“七角”调所用音阶及其七种调首(二十八调的各调第一级音都称为“调首”, 在《乐府杂录》中则称为“调头”)位置亦有不同见解;因此对唐以前的七角调,更难考索。今取隋、唐二十八调的四均之说,暂时略去角均,将三均各七调的调首位置列于谱例上方;取宋代二十八调的七均之说,按张炎《词源》定七角音位,将七均各四调的调首位置列于谱例下方,示意如下。谱例中的调高,只表明各均的相对关系,不能概括自隋迄于南宋间频繁变迁的燕乐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