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暖阳照耀着新街口北大街74号院的老科影会馆,只见有二十来号人进进出出,来来往往好像正在办喜事一样忙忙碌碌。来早的客人在天井前的八仙桌儿边坐下喝茶,相识的不熟的就那样有一搭没一搭的侃着。这档子喜事就是奔着当今几位仍然活跃在北京曲剧舞台的老少演员们来的,他们弄出了一台表现说唱老艺人绝活儿的作品《锅儿挑》,已在上周末进行了首演。想着北京的城墙没了,胡同拆了,能看见的历史的影子越来越少,在北京曲剧中还有些京音儿的唱腔儿,我们就有心爱惜一下子。我们也心里知道,即使报上宣传了,也不会有满坑满谷的热心观众。市中心的老北京人群越来越少,新北京人的普通话以及五方杂居生活风格注定不会喜欢这个北京诞生的惟一地方戏北京曲剧。主办方通知活动两点半开始,可眼瞅着过了三点,还没见有谁起身招呼一声儿。旁边朝阳文化馆馆长、诗人徐伟小声儿说了句:“好像回到了民国……”同桌的一个老者笑了笑。的确,那份儿没有时间感的闲在,现而今在很多地方已经销声匿迹了。此时,刚刚在二环路上堵车的坏情绪一下子烟消云散,从红尘万丈的新街口大街拐进老科影厂泊好车,再落座在曾经翻盖的贝子府中四合院的树下,心自然不会显得那么急了……
1952年,作家老舍把剧本《柳树井》交与了曹宝禄、顾荣甫、尹福来、魏喜奎等一批曲艺说唱名家,老艺人们在一起研究唱腔曲牌,按照曲牌格式修改唱词儿,自此便有了“北京曲剧”这个北京自产的地方戏。老艺人不再是撂地打场子单打独斗了,还可以走进大剧院上演历史情结的大戏了。它曾经红火过1957年《杨乃武与小白菜》一票难求,它也曾努力过不断排出《啼笑因缘》、《骆驼祥子》、《珍妃泪》、《烟壶》、《茶馆》等在北京舞台很有影响的获奖大戏。北京曲剧一路走来……可如今,北京曲剧的路却越走越艰难了。听的人少了!会的人少了!北京的语言环境变了!生活的内容也变了!“假如某人超越了时代,时代总有一天会追上他。”当初应运而生,甚至超越时代的北京曲剧落后了。人们不禁要问,北京曲剧作为北京地方剧种,土生土长,京音儿京腔儿,应该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如今它所受到的冷遇是因为超越时代了吗?还是它即将被时代所抛弃呢?
没有曲艺说唱的基础就表演不了北京曲剧!那么曲艺是什么?既然这么重要,它和北京曲剧又是什么关系呢?这还得从北京曲剧的发生发展说起……
北京曲剧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北京地区形成的一个新兴剧种,它以北京曲艺中的单弦牌子曲为基调,唱词说白均采用北京方言,是京味浓郁的特色地方戏,它的曲种命名时间并不长,至今才60年,与京剧等传统剧种相比还只是一个“尚未及笄的小女孩”,但自从形成后,特别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京城这方土壤里很快生根发芽,并结出累累硕果。
提起北京曲剧的命名,首先想到的自然是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可以说没有老舍也就没有北京曲剧啦!起先它的名字与北京曲剧一点儿都不沾边儿,还有个很时尚的名字,叫做“解放新剧”。这是为什么呢?这事儿还得从1949年4月说起,北京曲艺公会负责人曹宝禄成立了群艺社,在前门箭楼上的剧场演出曲艺说唱,但是当时传统的唱段很陈旧,一时又没有多少可以演唱的新作品,于是在最后一场就尝试性地加演了“彩唱八角鼓”。这是一种从清代中叶开始流行的表演,是以三五个演员简单化妆用单弦牌子曲以及各种鼓曲腔调说唱,但是传统形式虽然存在剧目却不能上演,在思想上以及曲词儿的严谨性上很粗糙,此时他们发现了《新探亲家》这个剧本很适合。尽管当时演出时舞台简陋、表演技法简单,也没有太多讲究,但还是受到了观众欢迎。由于这出戏是反映解放后新社会的内容,被称为“解放新剧”亦在情理之中。
“解放新剧”的出现引起了各界的关注,但还远未达到一个新剧种诞生的标准,表演上比较随意、各演各的,演员会唱什么,饰演角色时就唱什么。因此唱腔像个大杂烩,虽然是单弦牌子曲为主,但是北京琴书、京韵大鼓、乐亭大鼓,有时还把京剧、评剧的腔调拿来演唱,此种形式在天津的曲艺说唱团体中也曾出现,后来经过一番积淀就改叫“曲艺剧”了。为此,老舍先生、戏剧家马少波等常同演员探讨剧种定名的问题,老舍认为北京曲艺说唱里的单弦牌子曲很通俗,最能代表北京地域特色,此种表演程式也是从“彩唱八角鼓”起步,用单弦牌子曲当基本的贯穿腔调,也可加上些其他曲种来发展,所以定名为“北京曲剧”。
1952年,老舍又来到群艺社,拿出了自己新写的歌剧本《柳树井》,与曹宝禄、顾荣甫、尹福来、魏喜奎等一起研究确定唱腔曲牌,并按照曲牌格式逐句修改了唱词。最后老舍先生建议,把“曲艺剧”三字中的艺拿掉,定名为“曲剧”,老舍的建议得到广泛认同,北京曲剧从那时起一直叫到现在。
曾经的辉煌岁月
《柳树井》这出小型歌剧本创作于1951年,是老舍先生为配合“新婚姻法”的宣传而作。全剧的句法基本是对仗工整的鼓词结构,句与句之间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当时的歌剧、京剧、评剧、快板剧、话剧等都在演出《柳树井》,其中以曲艺形式演出的效果最好。根据老舍先生的建议,演员们选用了单弦里的一些曲牌,乐队也有了固定编制,除主奏乐器三弦外,还增加了四胡、二胡、南胡、洋琴、低音胡等,还在表演上丰富增加了不少噱头,在塑造人物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柳树井》的成功上演标志着舞台上有了定制,扎根于人民当中的老舍给予了北京曲剧一次触及灵魂的助推。
对于曲剧的诞生,老舍先生认为是成功的,因为用它来演唱一个故事,很容易被观众接受。他高兴地对演员们讲:“你们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填补了北京没有地方剧种的历史空白。”他还满怀期望地为曲剧设想未来:用北京的语言,北京的音乐素材创造中国式的民族歌剧。但远见卓识的老舍先生对曲剧的发展也表达了一种超前的担心:北京曲剧利用了各种牌子,但还没有充分发挥曲艺的特点,它慢慢与其他戏曲就没有足够的区别了。而应该要搞得非常突出,那才是一个独立的剧种。
当时北京曲剧不仅受到北京观众欢迎,在全国也是大红大紫。据老艺术家赵俊良回忆,上世纪五十年代,北京曲剧红遍大江南北。他至今记得在1959年3月,他们赴南方巡演的盛况,本来带了八个戏,结果一个《杨乃武与小白菜》就火得不得了,每到一站观众都要求加演,可下一站观众又不干了,因为门票早已预售一空,不能改期。外地观众憋着劲想看有北京特色的戏曲,欣赏有北京韵味的表演,套用一句话: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那么越是北京的,也就越是全国的。这一趟巡演,他们途经四个省、十一个城市,让北京曲剧名满天下……
名词解释
北京曲剧
1952年,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创作的《柳树井》标志着北京曲剧的诞生。从此弥补了北京历史上没有地方戏的空白。北京曲剧通常取材于清代及近现代北京人的生活,以京味音韵为依托,单弦牌子曲等代表京味儿特点的唱腔为基调,赋予道白和朴实的表演,一切根植于北京,土生土长。老舍先生称它“是用曲牌演唱的小歌剧”,后人则赞誉为“21世纪中国本土的音乐剧”。北京曲剧自诞生至今已演出190余台剧目,其中《杨乃武与小白菜》、《啼笑因缘》、《珍妃泪》、《少年天子》、《烟壶》、《龙须沟》、《茶馆》、《正红旗下》等剧目为北京曲剧的代表性剧目。
1986年原群艺社成员前门箭楼合影(左起孙砚琴、关学曾、魏喜奎、尹福来、曹宝禄、顾荣甫、宋志诚、张润身)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