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台”起源于河曲,是流传于晋北、内蒙西部、陕西北部、河北张家口等地的地方小戏,是蒙、汉两族文化艺术长期交流、融合下的产物。尤其是它的伴奏乐器更是有着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
“二人台”在表演程式上属于“两小”戏,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人台的角色仅有小丑 、小旦或小生 、小旦两人, 表演生动活泼 ,唱腔洒脱奔放 、委婉流畅 ,深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 。它的演唱形式 ,初期很简单 ,演唱者不需要化妆 ,也不加表演 ,只是在农闲时大家聚在一起,坐在田间自娱自乐,用一两件乐器伴奏加以演唱 ,这种娱乐活动俗称“打坐腔”、“打店”、 “打闹”、 “闹红火”等。古代 ,尤其是清朝时期,随着人口的不断迁徙 ,多种民间艺术形式开始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当时 ,内蒙古地区农村中非常流行社火 (社火是广大农民共同创造出来的多种文娱活动形式 ,是农民庆贺五谷丰登 ,预祝风调雨顺的一种形式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举行) 演出 ,但是社火毕竟是季节性的活动 ,它不能完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需求。于是,闲暇时间,人们便三五成群地围坐在一起,村头 、屋内、院落 、广场 ,到处都是他们的身影 ,他们拿着笛子 、四胡 、打琴 、梆子、三弦等乐器边奏边唱 ,充满了乐趣 。
“打地摊”是“二人台”最初的演唱方式,由三、五人组成一个小班,在乡间走村串镇,或者在城内的街头巷尾打地摊演唱。
“风搅雪”主要是指“二人台”同时用蒙语和汉语表演一个节目, 也指用蒙古族民歌的曲调填上汉语唱词, 即蒙曲汉唱, 当然也有汉曲蒙唱或将二者有机地揉在一起, 深受蒙汉杂居区百姓的欢迎。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的蒙汉民族关系,是移民文化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
“二人台”是组成专业演唱团体,和戏班子一样,可以登上舞台演出后的名称。
“二人台”音乐包括唱腔 、牌子曲两大部分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旋律起伏较大,滑音、颤音、大跳音程较多 。它们的这些特点一方面是受流传于内蒙古地区地理环境的熏染以及蒙古族民歌的影响 ,另一方面也与乐器及演奏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 ,是蒙汉人民共同创造 、共同喜爱的艺术形式 。
“二人台”音乐初期主要是演唱一些简单的民歌 ,所以伴奏乐器也因陋就简 ,经常使用一些便于携带、流行广泛的乐器,如笛子、四胡等。后来 ,随着剧情的复杂 ,人物角色的增加 ,唱腔的丰富 ,伴奏乐器也就逐渐增多。三弦 、梆子 、四块瓦、扬琴等乐器逐渐加入到了乐队中 ,使得伴奏音乐有了很大的改观 ,由于伴奏音乐中不使用锣鼓 ,故而又被人们称之为“丝弦班子”。
传统“二人台”伴奏乐器主要是三大件加四块瓦 (有的地方不用四块瓦) 。三大件指的是笛子 (俗称梅) 、扬琴和四胡。这三大件乐器各自起着重要的作用 ,就像艺人们所说的“笛子是骨头 ,四胡是皮肉 ,扬琴是衣着” 。这几件乐器还各有所长,互相填补 ,十分默契 ,使一首简单的曲调变得丰满 、华丽 ,显示出浓郁的特有韵味。有人说莜面虽好吃 ,但绝不能离开山药 、辣椒和醋 ,这是吃莜面必备的“三大件”。听“二人台”就好似吃莜面 ,其音乐中的“三大件”缺一不可 ,如果缺少其中任一件乐器,那就意味着失去了“二人台”的味道 。而伴奏乐器中四块瓦的加入 ,更增添了别样的味道 。
四块瓦是用四块竹子制成的,每块长四 、五寸 ,宽一寸半 ,演奏时 ,左右手的虎口处各执两块竹板 ,上下碰击随腔而奏, “噔哒”之声不绝于耳 ,音色清脆。可随旋律的起伏和人物情感的变化奏出多样的节奏,起着烘托气氛和加强音乐表现力的作用。它是二人台、道情、蹦蹦等地方戏曲里使用的一件独特的乐器。这几件乐器组合在一起,相互弥补 ,相互衬托 ,使曲调非常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二人台在乐器演奏上 ,与唱腔特点近似 ,其变化特点按慢板、流水板、捏字板的程式进行。东路张北地区的演奏,多为一曲的反复变奏,在速度上遵循由慢到快的原则 ,这种演奏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是与二人台作品反映的内容分不开的。河曲地瘠民贫 ,人们不得不背井离乡 ,经过山西北部的杀虎口,跨越长城 ,到察哈尔 、绥远等地,即今河套 、后山一带去垦荒。因杀虎口位于长城的另一个通道口———张家口的西面 ,故称“西口”。走西口的男人走了 ,家里留下了孤寂的女人。她们望穿秋水 、艰难度日 ,唯有长歌当哭 ,以抒发心中的郁闷 ,田间、地头 、家中 、院里 ,到处飘落着辛酸的悲歌。于是“二人台”这朵凄美的艺术之花就在这苦难的“民歌之乡”诞生了。著名的二人台代表作之一《走西口》,就是这种特定历史条件下劳动人民血与泪、苦与恨 ,情与爱的生动写照。而笛子作为主奏乐器, 有种乡村化的感觉 ,这种乐器一出现在“二人台”这种地方小戏里 ,就很怪地、尖利利地变得凄苦起来 ,丰富和深化了音乐的表现力。扬琴传入我国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 ,在“二人台”乐队中更有其重要作用和多样的演奏方法 ,而关于“二人台”扬琴发生的具体年代 ,由于没有文史可考 ,所以较难下定论。据从事“二人台”的专家们考证 ,可能产生于清朝末期。“二人台” 扬琴与“二人台”大致起源并发展于同一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 “二人台” 无论音乐唱腔 ,还是伴奏乐队 ,都有了质的飞跃 。
“二人台”剧团的发展起初是“打软包”。是由班主领班,大伙搭台组成的职业性演出班子,每班不超过十人左右,因其服装、道具简单,不过装几个包袱,故称“打软包”。后来有了业余剧团。四十年代,就河曲全县有三十多余个业余剧团,除了演出传统剧目外,还演《小放牛》、《查路条》、《口袋》、《十二把镰刀》、《兄妹开花》等自编节目。1956年河曲县“二人台”专业剧团成立。目前忻州市所属各县都有了“二人台”专业团体。各县的文化馆都到较大的农村组织农村俱乐部排演“二人台”。
忻州唱红“二人台”的演员,上世纪50年代,有任爱英(任职于山西省歌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第一个唱《走西口》的女演员)、吕桂英(上世纪50年代成立河曲县二人台剧团时名震当地的台柱子,退休于原忻州地区文工团)、邢丑花(山西省歌舞剧院著名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在上世纪60年代的艺人中,有张美兰、尹占才(均就职于山西省歌舞剧院)、许月英(现忻州市文联副主席),此三人均为国家一级演员,还有农民歌手辛里生;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王掌良(原河曲二人台剧团演员、县文化馆馆员),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的代表艺人,则有杜全居、王永茂、侯巧梅、贾彩平等人。
“二人台”艺术的独特风韵使它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 ,群众赞美道 : “土生土长土里料 ,土言土语土腔调”。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