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雾山脚下,我市的演艺中心新落成,曾路过,却还未进去参观过。昨日,参加第五届福建艺术节第25届戏剧会演评论的傅翔先生从龙岩下来,共饭小酒之后陪同领导去演艺中心看戏。
进得演艺厅,第一个感觉是比原先的菁城影剧院小些。戏已经开演,本没有准备看戏,不知演什么戏目,只知是高甲戏,用闽南话演的。舞台背景、灯光、音响都不错,演员的服装、扮相和演技也很好,听得男主角是女声,只听得咿咿呀呀的,虽说自己也说的是闽南语系的漳平话,却也听不懂。过了一会儿,才发现台上两边都有竖的显示屏,滚动显示场次和唱词,看词听声总算明白了大概。戏里讲得是发生在卫国的国君家中的爱恨情仇,一出悲剧,捍卫的是仁义道德。剧情安排跌宕起伏,人物化妆华美、动作到位,表演入情,场景庄严肃穆,很有感染力。前一排便是录像工作位,近距离地看着好几个摄像头的画面效果,非常精美。走上大舞台的地方戏种——高甲戏,让我感觉很唯美。
这高甲戏小时候在家乡也是看过的,大都是来自大田县或永春县的戏班子,乡音唤“高甲戏”听来是“狗咬戏”,不知是不是乡党听不懂戏如听狗咬狂吠谑称,戏种便如此音译为“高甲戏”。过年时用木头在大田里搭个高高的戏台子,哪个村子有演戏了,便提前呼亲唤友的邀请,正月里农闲,大家也爱凑个热闹。演出时,台上锣鼓喧天,台下人声鼎沸,老人谈论着剧情,青年男女爱对演员的长相扮相评头品足,婆娘们就着热闹拉家长里短,孩子们总爱缠着大人买零食、爆竹,嬉闹够了就钻到后台去看演员御妆后的真容是否还美若天仙,空气中到处弥漫着节日的喜庆。后来有了电影、电视和其他娱乐,成家立业后的我也忙于工作和生活,少了这份闲心,演出渐渐淡出了我的视野。细想,如今坐在演艺厅里欣赏这原先的大众文艺,现在倒成了小众的文艺,比欣赏好莱坞大片更小资了。弘扬和保护地方戏种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地方的民间的汇成民族的,艺术只有坚持民族的才是自己的,才能立于世界艺术之林。身边的领导说我们要建设“幸福漳平、美丽漳平”,还应该提倡建设“生态漳平、文化漳平”,这定位可以使漳平更加有品位和前景。
演出后拿到节目单,戏名《淇水寒》,编剧蔡福军,演出单位为厦门市金莲升高甲剧团。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