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戏曲 >京剧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孟小冬因电影《梅兰芳》的热映而成为热点人物,而此番上海国际艺术节上由台湾国光剧团奉献的新编京剧《孟小冬》,则是揭示其身世的第一部舞台剧。她的一生事迹很庞杂很精彩,要在短短两个小时里有效地概括和表现之,如何下手?这是一个难题。好在剧作家王安祁找到一个下手的角度——围绕名旦魏海敏的才艺来编织,这就创出了一种戛戛独造的文本样式和舞台风貌。

幕启,舞台一角是沙发和台灯,魏海敏扮演的晚年孟小冬孤独地坐在那里,不堪回首。幕后响起风雨声、雷电声、鞭炮声、枪声以及说三道四的人声,这团乱象似乎在比喻孟小冬的曲折身世。扮演者魏海敏自言自语:我在喧哗中长大,急管繁弦里,自能找到一份安宁。我追求的是什么声音呢?是“余老板”那种脱离火气的雅正之声。随着她的思绪,舞台中央的表演区首先作为上海大世界,少年孟小冬扮演的古代侠客骆宏勋在“大京班”龙腾虎跃;接着就成为北京的堂会戏剧场,孟小冬因崇拜余叔岩而来到京城,一个偶然的机会促成她同梅兰芳合作《四郎探母》。这时魏海敏走到台中,一人分饰杨四郎和铁镜公主,唱起了脍炙人口的“生旦对唱”,大小嗓交替,周而复始,一气呵成,最后的老生“嘎调”——“叫小番”,更赢得台下掌声雷动。

写到梅兰芳和孟小冬婚恋,难点在于这一对不欢而散的当事者身后,各有追慕、同情的圈子,作者一不小心就可能惹出事端。然而新编《孟小冬》却无此弊。剧中照样表现婚后孟小冬不能再登台的苦闷、“第三者”找梅兰芳寻衅饮弹身亡的悲剧、孟小冬为梅奶奶吊孝被拒的不幸事件,魏海敏都以平和的口吻来处理,娓娓道来,未加褒贬。后来她还追叙一段梅兰芳演出《抗金兵》《生死恨》的故事,既表彰梅大师在抗战期间的爱国事迹,又让魏海敏的正宗梅派得以展现,使观众大呼过瘾。作者把这个有点“粉”的桥段处理得如此干净、适度而富于艺术观赏点,可谓匠心独运。而采取“孟小冬自叙”的文本形式,就可以台上不出现梅兰芳这个角色,使得魏海敏既是生活中的孟小冬(旦角),又是舞台上的孟小冬(老生),还是舞台上的梅兰芳(旦角),把她的才艺发挥到极致,真正做到了为角儿写戏。

杜月笙也是一个容易引起争议的人物,作者在其一生事迹中截取业余玩票和支持孟小冬学戏两件事,不涉其它,这就避开了所有的麻烦。杜月笙对女老生的特殊风采有独到的理解:“一丝甜润潜运转,三分清韵在其中”,因此特别欣赏孟小冬。为了方便孟小冬向余叔岩学戏,杜月笙(唐文华饰)为她在北京置了房子、家具、汽车、司机和保姆等;还特地准备了一只大口的瓷缸,供她每天对着它喊嗓子。果然,用这个方法练嗓,既可以拢音又不致扰民。孟小冬大受感动,不由得甜蜜地偎依瓷缸……

此时,孟小冬同杜月笙遥隔京沪,尺素寄情。在他们身后,舞台上出现了第三个表演空间,余叔岩以漂亮的身段,一边示范一边讲解艺术哲理。舞台上缩地有术,时空自由,这个桥段充分体现京剧虚拟、写意的特色。编导以简练的手法,描述了“冬皇”离开“梅边”一段时间后,在杜、余两座大山的呵护下,于艺术和感情两方面都获得新生。通过在杜月笙六十大寿演的那一出《搜孤救孤》,她终于去芜存菁,求得雅正之声,达到了自己的艺术高峰。

该剧表达了编导对京剧改革的多方面思考,信息量很密集。剧本写得平淡,突出京剧的抒情功能。它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却能够丝丝入扣,引人入胜。其台词是散文式的,很优美,唱词则是现代诗的口吻。由于突破了“二二三”“三三四”之类的京剧词格,就为唱腔创新提供了很大的自由空间,唱腔设计步子迈得很大,尝试走“全盘戏歌”的路子。我认为唱腔的好坏不在于新旧,而在于达意、悦耳的程度;用梅兰芳的话就是:要善于鉴别精粗美恶。想必新编京剧《孟小冬》的唱腔,在听取观众意见之后会有所改进。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