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强:学习京剧流派不是去照搬老师的一招一式,而是要学习流派的“神髓”
朱强曾跟随张学津老师多年学戏,他表示,学习京剧流派不是去照搬老师的一招一式,而是要结合自身特点和人物体会学习流派的“神髓”。
享受与观众互动
在过去一年中,朱强跟随北京京剧院“唱响之旅”全球巡演走了不少城市。问及印象最深之处,朱强称是观众的热情和观众与演员的互动。他说:“各地观众的热情真的让我感动,有时候字幕一打出我的名字,观众就开始叫好,我心里也跟着激动。有时演完了观众不走,大喊让我们演员再来一段,真的特别享受那种感觉。”
对于现在京剧现状不如流行音乐的说法,朱强做了一个很恰当的比喻:“我觉得京剧是一本长销书,而流行歌曲可能是一本畅销书。一些经典京剧剧目都流传上百年了,而且可能会一直传承下去。我们京剧人要摆正心态,不能盲目地跟其他娱乐形式去比,时代在发展,娱乐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
流派不能只学样
谈到一直在研习的京剧马派艺术,朱强称,马派艺术不是曲高和寡,而是很接近百姓的,很多京剧票友也爱学。“但是马派艺术其实挺难学的,反而不如一些看似有特点的老生流派好模仿。比如那段经典的‘劝千岁’,当初这段戏刚问世时,很多人都觉得调很怪,但现在却作为经典传承下来了。这戏看着简单,其实唱好了很难,因为从唱腔原板转到流水是越来越快,得学会偷着换气,要不还真就唱不下来。”
朱强回忆,当初跟着张学津先生学戏,除了老师的言传身教,还看了老师大量音配像资料。“通过这些音配像,我发现张学津老师不是完全按照马先生的样子来演,而是融入了自己对人物的理解。”朱强说,“这也让我明白,学习京剧流派不是去照搬老师的一招一式,而是要结合自身特点和人物体会学习流派的‘神髓’。”
京剧进校园埋种
如何培养青年京剧观众,一直是梨园行热议的话题。朱强认为,京剧进校园确实是一种很好的宣传方式,“我们现在进校园演出,不是为了一下子让学生都爱上京剧,那不现实。京剧有它自身的魅力,一个人如果年龄小的时候接触过京剧、看过京剧,就相当于在他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或许某一个时间点,他就会融入到京剧中。”
朱强同时强调,京剧进校园不能盲目地免费送票,“我觉得去幼儿园、小学演出免费是应该的,但是到一些中学,特别是大学演出就应该适当地收费。倒不是为了多挣点钱,而是应该培养他们买票看戏的意识。如果只是一味赠票,就会形成一种习惯。”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