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艺术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叹人间不平事迭起平生……”稚嫩的声音刚响起,场下便不由地发出一阵喝彩。“她们只有七八岁吧?”“差不多,你看她们唱戏的样子,还挺像回事儿的。”“真是太可爱了”……这几日,市区人民大会堂内着实热闹,金华市第二届中小学婺剧汇演在这里举行,上演了10个县市区学校选送的39个婺剧节目。

婺剧作为金华市的瑰宝剧种,早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市自2008年开展“婺剧进校园”活动以来,一个个学校都陆续开设了婺剧班,一批批“婺剧娃”更是如雨后春笋般成长了起来。

小娃娃再现婺剧经典

本次演出中,年龄最小的才上幼儿园,蒲公英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刚出场,观众席便沸腾了,“这么小?”“身上穿戴的估计都有她们一半重了。”惊叹之余,看她们演唱的折子戏《辕门斩子》,一板一眼倒有模有样,简直“后生可畏”。说起蒲公英的婺剧小娃娃们,大家都不陌生,她们年纪虽小,功力却不浅,曾以一口稚嫩的婺剧唱腔震撼维也纳金色大厅。现在看她们在台上的一招一式、一颦一笑,倒真能闻出些专业演员的味道来,更添了几许俏皮可爱。

说到专业,不得不提起东市街小学的选送的表演唱《一对紫燕双双飞》,东市街小学一直将婺剧作为学校的特色教育,如今已坚持开办了8年多的婺剧兴趣班,还上过央视的“快乐戏园”,算是“元老级”学校了。今天饰演金枝的曹嘉仪小朋友表演十分纯熟,将公主的雍容、娇嗔、傲气展现的淋漓尽致,活脱脱一个傲慢小公主,令在座的评委与观众不由地点头称赞。

“今天的演出不论是金枝还是八个宫女,都发挥了最佳水平。”带队老师王璇说,原来为了唱腔上更加圆润,这出戏是安排了两个“金枝”同台出演的,由于一些特殊原因,突然要让曹嘉仪独挑大梁,心里还时有些忐忑。但看到孩子们精彩的表现,发现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她们太棒了。曹嘉仪也说,自从学了婺剧,自己不仅胆子变大了,自信心也增强了,还了解到许多历史知识,以后会一直学习下去。

身穿红袍子,头顶济公帽,脖上挂着一串大佛珠……仙桥小学的《僧尼会》一出场,台下便引燃一片笑声。只见主演的小僧尼眼珠子忽溜忽溜转,嘴巴左撇右撇,小脑袋一个劲地晃悠,滑稽的模样让观众时不时便拍手叫好。“你看他已经入戏了。”指导老师王燕说,台上表演的小朋友叫金宏阳,今年上小学四年级,以前从没接触过婺剧,今天也是第一次参加演出。本来既定的小演员不是他,但在一次音乐课中突然发现他的发音很准,便让他试着演了,在排练中金宏阳不仅聪明,还很有个性,将小僧尼这个角色演的很到位。

若说美,当属浦江二小的《西湖游春》,不仅小演员长的美,连道具场景都是美轮美奂。伴随着悠扬的音乐,小姑娘们手执镶满桃花的扇子,踏着小碎步营造了一个满园春色的浪漫场景,而白娘子与许仙便这里不期而遇了,一场唯美的爱情故事由此拉开了序幕。白娘子在满目的桃花中飘若惊鸿、顾盼生姿,“人面桃花相映红”大概就是如此吧。而小青的灵动机敏更是剧中的点睛之笔,观众都称这个小青演“活”了。

创新小戏成亮点

整场演出中,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辕门斩子》、《僧尼会》、《牡丹对课》、《樊梨花守寒江统领三军》等经典段子,也不乏《司马光砸缸》、《守株待兔》等创新剧,可谓精彩纷呈,让观众大饱了眼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伴随着《三字经》的朗朗书声,幕后陆陆续续探出一个个灵动的小脑袋,这是司马光、小胖、瘦猴一群小朋友来上课了。这出小戏将课本中的故事配上地道的金华方言,不仅贴近金华群众生活,也显得标新立异、独具风格。

而浦江实验小学的校园剧《戏外有戏》更令人称绝,编剧以本次比赛为切入点,让学校的乱弹基地培训班的小演员们自己推荐人选参加比赛,当大家都劝说小有名气的晓静去参赛时,却冒出了个其貌不扬的阳阳,学习成绩不好却很喜欢唱婺剧,进不了乱弹基地培训班便自个儿偷偷练,如今练得一身好功夫、一声好唱腔,最后大家决定让阳阳代表学校去参赛。最后一句“我帮你学习,你帮我唱戏,我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让人平添了几分感动,小朋友们将戏曲唱到了观众的心里。

在这些创新小戏中,“I服了YOU”、“Oh买噶得”等网络词汇的点缀更让全场徒增了些许诙谐幽默的韵味。

除了自编自导的创新戏,全场也不乏气势恢宏的表演唱,如《学习雷锋好榜样》、《誓把反动派一扫光》、《满江红》等,还有各式各样的乐器演奏,如《花头台》、《侯阳新韵》等,现代戏与传统戏的结合、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让观众直呼过瘾。

“小孩子学戏也辛苦”

在人名大会堂的每个角落都有小朋友在忙着练习、化妆、换衣服……“随风起”、“兰花指”、“剑指”等动作,学生们演得惟妙惟肖。

“我头晕死了。”刚表演完《虎牢关》的祝叶辰一下台就对周围的小伙伴说。在台上,他刚以快速的甩辫子功夫博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在台上表演不会觉得晕,因为全身心都投入了,但是下台了一放松就开始晕了,每次都这样。”祝叶辰说,自己以前参加过4次演出,每次表演前的小状况到了台上就一扫而光了,老师说表演的时候什么都不要想,就是要投入到戏里面,这样才能演好。

12岁的朱丹霓小朋友今天特别开心,她说自己有十几位亲友团来助阵,妈妈还带了礼物过来。一旁的倪妈妈说,丹霓学婺剧已有半年了,这半年时间里她发现女儿不仅艺术修养提高了,也变得乖巧了,每每看她穿戴得很紧,还要顶着头饰在台上表演,除了欣慰还有点心疼,所以每次女儿演出家里都会好好鼓励奖赏她。

在会堂两侧的花坛边,记者见到了两位正对着车玻璃练习口型的小演员,走近一问才知,原来是汤溪小学的洪淳宇和徐晴小朋友,这次她们表演的段子叫《神仙斗不过小姑娘》。“老师说婺剧除了唱腔,动作、眼神、口型都很关键,刚刚看到这里有一辆车停着,就想在上台前再练习下,希望发挥的好点。”徐晴说,自己从小就很喜欢婺剧,平常除了在学校学,回家也会跟着录像带练。一旁的指导老师说,今天选的这出戏名字是根据毛泽东看《牡丹对课》时说的一句话“神仙斗不过小姑娘”而来。平时孩子们训练非常刻苦,虽然没有“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那么夸张,但也是同个理儿。

演出现场,许多带队老师都表示“小孩子学戏很辛苦”,一开始他们唱戏和唱歌没什么区别,要引导他们入道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坚持下来不是件容易的事。傅毅君是东市街小学的音乐老师,课堂上她始终是两根木棍不离手,木棍的敲击控制着唱段的速度、节奏和音量。她说自己并非科班出身,只能一边参加婺剧专业培训,一边给孩子们指导,好在学校每周都会请浙江婺剧团的朱云香、周跃英等老师来给孩子做专业训练。每个学校几乎都是音乐老师兼任教婺剧,用她们的话说,“只要孩子们有兴趣、愿意学、认真学,我们一定好好教。”

如今,婺剧之花已在校园内悄然绽放,各种小学都形成了一股浓厚的婺剧学习热潮。学习婺剧从娃娃抓起、从校园抓起、从课堂抓起也成为各地婺剧促进会的一项重点工作。

“这次的总体水平比上届提高很多。”市文联副主席、市婺剧促进会秘书长王亦平告诉记者,2010年第一次汇演的时候有35所学校参加,当时看完已经觉得非常好了,可今天的演出还是感觉眼前一亮,小朋友们又进步了一大截。看得出来,每个学校都非常重视这次比赛,他们的阵容、服装、道具都是精心挑选准备的,还积极创新了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将现代教学与传统文化很好地结合起来,这样的精神、态度值得肯定。王亦平表示:“我们鼓励孩子学习婺剧,除了要传承本地特色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通过婺剧来改变孩子们的行为习惯,提升他们的艺术表现力和素质修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