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黄梅戏随着《女驸马》、《牛郎织女》等经典剧目的流传,在全国一度流行,虽然后来经历了90年代市场化初期的低迷,但是多年的市场化运营后,终于实现了“梅开二度”。不久之后,合肥将有最新科技创建的3D黄梅艺术影院,成为推介安徽名片的又一窗口。
三十年间“梅开二度”
如果要拍“印象安徽”,黄山、迎客松、黄梅戏必定是标志性的文化注脚,尤其黄梅戏,已是安徽的一张知名文化名片,可承想,短短的三十年里,安徽黄梅戏经历了“梅开二度”。
国家一级演员、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蒋建国,在安徽省黄梅戏剧院32载,经历了黄梅戏在改革开放的市场大潮中的几次起伏。“80年代初期,文艺演出非常稀少,一有黄梅戏表演,简直万人空巷。”蒋建国说。
但是进入90年代,黄梅戏一度走向低迷。“电视机开始普及万家,群众可选择的文化节目多了,黄梅戏不再是香饽饽。”如今回想那段日子,已身为黄梅剧院院长的蒋建国深感,计划经济下,文化单位常年“吃大锅饭”,演员论资排辈的体制机制,以及演出完全没有市场化运作,导致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
2001年,剧团开始打破“大锅饭”,演员的分配制度拉开四个档次,靠贡献大小拿酬劳,剧团尝试与企业合作,开始了市场化运作。
“天仙配大舞台”将搭台
与企业接轨后,安徽黄梅剧院编创新剧目有了稳定的经费来源,剧团又用自身优势给企业以宣传回报,双方达到了互惠互利的长久稳定的合作关系。
但是仅仅借助企业的力量发展和搭建商业演出平台,想将黄梅戏品牌发扬光大有一定的局限,而且大量的全国巡回演出,让黄梅戏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安徽本地的观众产生抱怨:在家门口却看不到黄梅戏。
2005年,位于黄梅剧团内的“天仙配”茶戏楼正式对外营业,不论是安徽本地人,还是外地来肥的客人,都可以用价格适宜的消费,在茶戏楼里欣赏到原汁原味的黄梅戏……一年300多场的演出场场爆满,“天仙配”茶戏楼一年创收两百多万,不仅增加了演员的经济收入,更是在这个舞台上得到了长期锻炼,而茶戏楼也成为对外推介安徽本土文化、宣传黄梅戏艺术的窗口,成为外地客人来肥的主要接待场所。
积累了茶戏楼的经验,安徽省黄梅剧院开始寻求新的商业舞台,蒋建国说,剧院即将在合肥1912街区打造“天仙配大舞台”。
3D技术用到现场演出中
现在,现代科技也作为艺术表现手段,被用到黄梅戏的舞台剧中,并结合当前最新科技创建3D黄梅艺术影院。去年,3D版大型黄梅戏舞台剧《牛郎织女》正式上演,在这部舞台剧里,牛是“活”的,波光粼粼的湖水里有仙女在游泳……这些以前只能靠假道具来展现的场景,都可用3D技术让你感觉身临其境。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