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梆子《王宝钏》下部及其他
17日晚上前凭票领取戏单的时候,听工作人员说,北京团将于18日在宣武文化馆演出《陈三两》,届时可办理北京市河北梆子戏迷联谊会会员卡。哦,会员卡,这可是我盼望已久的呀。
下部:《探窑传书》时光荏苒,十八年过去了。
平贵走时留下的八斗老米、十担干柴早就用完了,宝钏(青衣,杨秀琴饰)每日在武家坡前挖苦菜度日。
王夫人(老旦,高德敏饰)在家院和丫鬟的陪同下前来看望女儿。母女相见,免不得百感交集,抱头痛哭。坡上风大,母女门进窑叙话。
王夫人极力劝说宝钏回府团聚,刚强的宝钏执意不从,一定要在此等候平郎归来。百般劝说终无意义,王夫人只得辞别女儿回府去了。母女情深,临走前,母女真是依依不舍。看见母亲走远,宝钏却又思念起十八年杳无音信的平郎丈夫来,禁不住泪如雨下。听到高空中鸿雁哀鸣,宝钏撕下罗裙一角,咬破手指写下血书,托鸿雁捎给平郎丈夫。
《探寒窑》在京剧中也叫《母女会》,川剧叫《诰命探窑》,很多剧种有时把这场戏作为折子戏单独演出。
评剧、山东吕剧的这一折戏为《搬窑》,演的是王允前来探望宝钏。
很多年前常看甘肃卫视的《大戏台》节目。有一期节目中介绍甘肃兰州豫剧团的《探寒窑》。演员一出场我就笑了:原来这个《探寒窑》出自豫剧连台本戏《狸猫换太子》,演的是包公陈州放粮,来至寒窑探访失散20年的李宸妃的故事。此《探寒窑》非彼《探寒窑》也!
《鸿雁传书》是河南曲剧、江苏扬剧的经典折子戏。
扬剧《鸿雁传书》中,宝钏听到鸿雁哀鸣,就高声呼唤“鸿雁哥哥”,没想到她这一叫,还真的有一只鸿雁(由一名男演员扮演)落于面前。宝钏恳求鸿雁哥哥帮忙捎书给远在西凉的丈夫,然后撕下罗裙一角,咬破手指写下血书,然后绑在鸿雁脚上,目送鸿雁远去。这里的鸿雁虽然通人性但是可能是不会说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