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戏随谈
龙套之重
“跑龙套”,猛一听这几字儿,习惯是被众人视为极不重要的配角。感觉演来简单,没有什么意思,其实,龙套里面的东西,是极其复杂奥妙的,如各种上下场的方法,各种队形的变换,配合什么锣鼓点子走动,什么情况唱什么曲牌大字等,都需要花费相当的时间才能学会,演得好。更重要的是,龙套必须会很多戏,因为很多戏里都有龙套。哪一场上,哪一场下,如何会阵,什么时候抬枪,什么时候带马,都必须记得很清楚。
过去老艺人常说:二目平视,旗勿高低,端正严肃,步伐整齐,前后兼顾,左右看齐,思想集中,节奏统一。龙套是戏曲角色中的一个组织,虽然没有主角重要,但很能影响主角。可见龙套的重要性,也是必不可少的一节戏曲课。
标枪旗的拿法
1:举旗走动式,拿着标旗走动,多用于点将发兵。
2:落旗站立式,军事站立,相当于稍息。
3:败阵拿旗式,一般用于“水底鱼”锣鼓中,右手拿旗杆上部三分之一的地儿,拖着把子以示逃跑。
上下单枪拿法
一般穿黄色上手衣表示正统派的兵卒,穿蓝色下手衣代表非正统的兵卒,上手大多拿单枪,下手一般拿单刀。
1:举枪升帐式:上手在举枪缓行时,左手抓拳,架起山膀,右手持枪中部,墙头向上,斜方举起,枪把从肘下斜伸腰部。
2:落枪会阵式:左手抓拳,架起山膀,右手拿枪把末端,枪头斜落地下。
3:拖枪败阵式:左手抓拳,夹着山膀,手心向上,右手拿枪,虎口靠枪头约一尺五寸左右,枪把拖地下。
上下单刀拿法
1:举刀走动式:下手一般拿单刀,升帐、行军、对阵多用于举刀式,左手抓拳,端起膀子,右手举刀,斜出右上方,二目前方平视。
2:抱刀站立式:站班时多用于抱刀式,左手拖刀柄,刀背靠肘弯,刀刃向外,将刀竖起,右手在亮相时拉山膀,站立式掐着腰。
3:提刀起动式:绿林好汉排山、行刑多用于提刀式,左手倒提刀柄,刀背向上,刀刃向下,斜出身后,右手架山膀。
4:亮刀会阵式:对阵多用于此式,左手抓拳,端起膀子,右手拿刀抬起膀子,刀背向里,刀刃冲外,丁字步站里。
戏曲的面部表情
喜上眉梢眼神显
怒目眉横鼻翅扇
哀眼下垂声音噎
乐时纵面口近圆
悲泣跳肩鼻音重
恐慌声抑直望前,
惊先吸气神骤痴,
七情来时现面端。
泗州戏需要研究
泗州戏、柳琴戏、淮海戏是一棵树上的三朵花。
泗州戏应该建立一个研究会,这样就有了一个统一的学术组织,只要能把活动扎实、持久的开展下去,剧种振兴就有希望。如果能成立“泗州戏研究所”,真是大快人心的好事儿。
研究能发挥战斗作用,要组织好交流和学习,要抓住老艺术家(李宝琴的唱、李宝凤的做)的表演,要写出有份量的文章,要搞出资深作品、培养戏曲演员,一定要排除门户之见,携手起来,竭尽绵薄,共同奋斗,剧种振兴才能实现。
有时候我再想,你算哪位呀!天天老瞎掺和,回想起,我哪位也不算,只是个老艺人子弟,曾经的泗州戏演员,我觉得我有义务来推广,来发扬泗州戏。填补一下文字篇章的这个空缺。希望泗州戏能走出去。
与泗州戏结下的缘
科班长大,让我了解到戏曲里的程式性、虚拟性、综合性的奥妙无穷,五功五法更是博大精深,先入为主,受到家人老辈儿的影响,我迷入了戏曲的舞台。17岁之前我的商标是泗州戏,22岁之后我的商标是媒体人,但我还仍然认为我是戏曲这个古典艺术商标,离开无太久了,好多人都把我给忘了。
我不在岗位了,戏曲方面的信息也不畅通,知之不多,不可能全面地评价戏曲情况的现实,各地发展不平衡,各种评价不一,也很自然,但是我认为尽管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认识,得出不同的结论,然而不能忽视一个现实,那就是大多城市戏曲演出不多,普通观众想看戏看不到,当然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归根结底恐怕还是戏曲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如何适应今天观众的审美要求的问题。
我们要发扬这份老艺术家留下来的遗产,不发扬就真的成为“遗产”了,更要去推广观众,让更多的年轻人来了解,去探索,这就是我为什么这次写了很多戏曲理论知识,我没有保守,尽量的把我所学、所知的写出来,让大家一起去推广泗州戏、发扬泗州戏。
讲课,也要适人而讲。对于中学生要“又浅又活泼”的知识、对大学生要“较深儿要有文学性”、对业余爱好者要不深不浅,有实用价值的,学两招,练一练、对专业学子,科、剧团等学子要”和盘托出”,这样他们会从不了解到了解,不喜欢到喜欢。
这是一个文学霸权的时代,我们要习惯性的去读,试探着去探究这些符号背后所隐藏的意义和画面。
要做到基础之深厚,独立之思维,自由之精神,状态之自然,表演之松弛,气韵之超凡。
过去,人们称我们梨园行为“没有文化的文化大军队”。
现在戏曲戴上“艺术”的桂冠,被重新定位了,而被赋予神圣的使命,成为教育人民的工具和打击敌人的武器。
当然也有人厌恶这份有价值、有欣赏的古典艺术。我认为没感情的人不可交往,没感觉的人不可理喻。
大剧种分开成了小剧种
泗州戏、柳琴戏流传于苏皖鲁豫的接壤地区,跨四省九地、市、数十个县,职业剧团20多个,民营剧团更是普遍,在全国地方剧种泗州戏、柳琴戏也算得上是一个较大的剧种。本剧种分散在四个省份,在每个省份又都是一个小的剧种,排不上重点建设的名份。
尤其在当前戏剧处于发展低潮的形势下,得有更多的有识之士和关心本剧种的人们的密切关注,我们要有组织地计划地系统地开展泗州戏柳琴戏研究,保存整理历史资料,积累交流当代资料,建立剧种档案,促进本剧种快速的科学的发展。
泗州戏、柳琴戏是一个有200多年的历史的地方剧种,它以粗狂质朴的乡土特色和委婉流丽的艺术风格,深受流行地区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喜爱,所以我们要发扬本剧种交流合作的传统,继往开来,接流步武,把本剧种的研究推到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让泗州戏、柳琴戏这朵地方戏曲之花开放的更加春蕾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