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艺术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一种艺术形式的独特性,均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的。东北二人转艺术形式中的“双玩艺”拉开的拉场戏生成发展的历史,既经历了与冀东“莲花落”的平行、交织,而又异向的走势过程。冀东“莲花落彩出”发展为评剧近百年,拉场戏以自己的轨迹也发展了一百年,拉场戏如果失去自己因有的特色,泯灭了自我,就不可能存活与发展。拉场戏与二人转艺术的总体形式未脱窠臼,如果从二人转的产生之初是由于经济落后、根基窘迫、限于半班戏的简陋不得已而为之,但是面对经过二百多年的历史衍变至今,它不仅活下来而且越发显示其活力的旺盛,为文艺节目不不能不让人进一步思考其艺术形式魅力的特质。

二人转文学是整个二人转演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具体到某个曲目中,它是“内容”的外显(语言表述和文字记录),“形式”的依托——从这个意义上说,它的重要性恐怕比一般的“有机组成部分”要高得多。于是有了“一剧(曲)之本”的说法甚至成为“剧(曲)目”的代名词。

在旧时代,二人转是艺人的集体创作、口头创作,极少见诸文字,不仅入不了“文学”的行列,就连“词曲”、“戏文”的也行列也入不了,只能称做“唱”、“玩艺儿”,流行于乡间,愉悦土俗。正因为如此,它才没有正统文学那许多的温文尔雅,没有词曲、戏文那许多的条条框框。它粗鄙但新鲜,想象力奔放,包容性强,情感丰富,形象生动,语言通俗,且“所讲的是民间的英雄,民间少男少女的恋情,民众所喜欢听的故事”(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与民众“不隔心”,受到平民阶层特别是农民的喜爱。

美在生活之中。生活之中无处不有审美活动存在。一般情况下,审美活动是个体的行为,但某些受制约于相同或相似条件的人群会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审美意识(审美经验和审美理想),也是不争的事实。关东人的审美意识自觉不自觉地反映在关东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更集中反映在关东的艺术里,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关东大众的审美意识到底是怎样的?这是个十分复杂、难以用评议文字穷尽的课题,而二人转却能够用素朴的演艺形式通俗地展现出“关东美”的风采,令人刮目相看。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