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艺术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说到琼剧,必提定安。海南有句俗语:“无定安不成戏班。”可见定安在琼剧界的重要地位。而说到琼剧“戏班”(今称“剧团”),定安人甚至是海南琼剧艺人,不会不知李庆隆,由于他对土戏的推广和普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定安人将他尊称为“戏班祖”。
李庆隆是福建人,清代乾隆年间随“闽南梨园戏”戏班渡琼演出,此后留在海南,在定安龙塘镇(清初建,今龙河镇)住下,独自开馆收徒,传授“闽南杂剧”。李庆隆在传授剧艺中注意吸收海南当地民歌、八音、道坛乐曲等民间音乐。
李庆隆作古之后,被葬在定安龙河甜葫芦岭上,其墓现有两碑,是一座颇具传奇色彩的古墓。

定安县龙河镇龙塘墟南郊三里许的甜葫芦岭上,有一座奇特的坟葬,乱石堆起的坟体,一坟竖二碑,当地人称“戏班坟”。墓的主人是清代福建籍伶人李庆隆,乾隆年间来海南演出后,没有再回去,而是留在琼州教戏谋生,直到终老。

9月23日中午,海南日报记者跟随龙河镇琼剧爱好者和研究者邓学贤一起前往甜葫芦岭,雨后道路不好走,顺着崎岖不平的泥土路,在当地村民的指引下,来到一条水渠边下车,步行在热带植被覆盖的羊肠小道上,大约走了约2公里,在甜葫芦岭半山腰上,看到几座低矮的坟墓。因杂草较多,根本没有道路进去,好在随行的邓学贤和定安县博物馆馆长苏逊等人,对该坟墓的位置比较熟悉,硬是开出一条小道来到李庆隆的坟前。

“戏班坟”前祭石堆

李庆隆的墓被其他坟墓包围着,如果不看墓碑还真难分辨出是哪一座。和其他坟墓有所不同,李庆隆的墓前立了两块不高的墓碑,坟上堆起了许多大小不一的石头。

现年64岁的邓学贤是龙河本地人,他告诉记者,从小就听说是一些戏迷和琼剧班,前去祭奠琼剧前辈李庆隆墓时,出于对李庆隆的尊敬,在他坟上堆放石头、石块,来的人多了,坟墓上的石头也越堆越高。

墓前立了两块墓碑,比较矮小的那一块,中间有“大清李庆隆之墓”7个大字,右款为“琼邑大坡村班主许京达”等许多小字,左款是“光绪二十八年仲春立”。从落款时间看,立碑时间为1902年,距今111年。

另一块墓碑为定安县“小梨园班”男旦兼班主莫赛花所立。碑文

右款小字为“公元一九五六年岁次丙申仲秋月吉日立”,碑额是距离较宽的“纪念”二字,正中间直书:“清故续父木子姓庆隆之墓”。左侧落款为“嗣男莫赛花孙仲琴立”。

邓学贤说,碑文字数选取确实是动过脑筋的,一是不与之前碑文雷同,又显出“师父”的敬称,二是符合“小黄道”的严谨要求,刻碑者将其“李”字拆开为“木、子”二字,使碑文中款成为“生字格”。

原来,民间对墓碑文字的字数很有讲究,按“生、老、病、死、苦”的顺序套用,周而复始,尽可能让最后一个字避开“病、死、苦”的格局。如清末所立那座碑的中间正文共有7个字,那么末字为“老字格”;1956年莫赛花立的碑,正文11字,是为“生字格”。

邓学贤认为,从莫赛花的碑文中可以看出戏子伶工对先师的虔诚,莫赛花已经将自己定位为“嗣男”的身份,带儿子为李庆隆“续父”立碑纪念;也不难看出,李庆隆和莫赛花虽处不同年代,但琼剧艺术的的传续可使相距200多年“师徒”的心灵相通。

听起来真有点灵异的“穿越”味道。

流浪到定安教戏
在龙河地区,李庆隆的故事世世代代都在戏迷中流传。

邓学贤和定安县粮食局干部陈光敏等人经过研究后发现,李庆隆是福建九角戏班的鼓师,擅长文武戏,熟谙音乐,乾隆年间入琼唱戏,后来喜欢上海南,发现海南人比较喜欢看戏,但本地没有戏班,因此萌发了在海南开馆教戏的念头。本想在海口等地教戏,但经过多次努力之后,因本地人对戏曲不了解,并没有人愿意学习。

失望的李庆隆迫于生活压力,不得不在琼州各地流浪,晚年落籍定安龙塘。当时的龙塘墟已具一定规模,民间已建有南建州大王庙、盂兰庙、李元帅庙、乞丐庙等公共活动和慈善场所,并设置有崇阁室。而且当地有许多民间的戏迷,每当遇到白事时会到村里念斋,这些人有一定的唱戏基础。

好心的龙塘人收留了李庆隆,并询问他有什么想法和特长时,李庆隆说会教戏,便邀请会做斋的本地人来学习。那些做斋的本地人为了能更好地谋生,带上粮米等生活物资与李庆隆一块吃住,向他学戏。

李庆隆所教的戏应该不是现在的琼剧,而是琼剧成形前的军戏(武戏)和由闽南剧、弋阳戏、潮州剧种中初步形成的文戏。

李庆隆传戏主要侧重于传教戏剧的程式,台步、表演手法、技巧之类。诚然,琼剧与其他剧种一样,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不断衍化、吸纳、沿革、充实、完善而形成的。李庆隆将闽、粤形成较早的戏剧带到琼州来,在传授过程中还不断地学习、吸纳本土的民歌、斋醮科仪音乐及各种戏剧优秀的成份进行传教。

出生在龙河镇西坡村的南海网版主伊秋雨说,李庆隆在龙河镇定居了下来,除了唱戏谋生外,他还设馆收徒,传授“闽南杂剧”。据说,李庆隆不但深谙戏曲,对音乐也十分有研究。他在授艺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问题,由于语言以及艺术表演形式等所形成的隔阂,源于弋阳腔的“闽南杂剧”还是不太适合海南人演唱和观赏。

因而,李庆隆便想到改良“闽南杂剧”,使之更加符合海南人的演唱和观赏习惯。于是,李庆隆便在“闽南杂剧”的基础上,凭借自己对戏曲及音乐的理解,充分吸收海南当地民歌、小调、八音、道坛乐曲等民间艺术,将其融入“闽南杂剧”中,经过长期的不断改进,初步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琼剧”雏形,基本具备了海南本土特色的音乐、剧本、演唱风格、表演套路等。

后来,他所教的学生在演唱时使用本地话唱戏,就慢慢地演变成了琼剧。随着李庆隆的名声越来越大,戏馆门生众多,达到了鼎盛。李庆隆后来被誉为“戏班祖”,可能与此有关。

琼剧是否在李庆隆时期形成的,还有待考证,权当有此一说吧,因为一个普遍的共识是:琼剧形成于明末清初,距今300多年。

伊秋雨告诉记者,听当地的老人说,李庆隆开设的戏馆,每个科班30余人,每45天为一馆,教授的内容包括琼剧唱腔、表演程式、八音器乐等。前来要求学艺的人甚多,不只是青年,连中老年人也入馆学艺。学完45天为“满馆”,可以自行组织戏班演出。

李庆隆晚年无妻无儿,死后停尸在龙塘墟的盂兰庙中,龙塘的绅士便发动居民和附近地区的戏迷筹钱为其送葬。据传当时恰有一绰号“韩陵狸”的风水先生留宿龙塘墟,他也是一个戏迷,便义务为李庆隆选了墓地。

众人垒石坟墓高
在龙河镇一直有着这么一个传说:剧团到龙塘地区演戏,如果不拜谒李庆隆墓,演戏就会不顺利,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

传说清末光绪二十八年(1902)四月的一天,琼山县“顺字班”在龙塘墟演出,不料主角伶工中午突然发病,料晚上难于演出。当地戏迷及父老便借题发挥,试探性地对班主许京达说:“你们到此演出,不去拜祭戏班祖庆隆师傅,实乃不敬,也许是他责怪你们了。你们不妨去许个愿,为他修坟竖碑,伶工们的病就会好的。”

说来也怪,班主依嘱赶紧上李庆隆坟烧香跪拜许愿,选日为他修坟竖碑。也巧,伶工的病傍晚竟好了,“顺字班”得以如期演出。后来,“顺字班”班主等人便为李庆隆立碑。

此后,戏班到龙塘地区演出,大都前去拜谒李庆隆墓,并随手捡起石头、石块,放在坟墓上,久而久之,坟墓也就越来越高了。

如今,每年的清明节,当地戏迷们还自发去给李庆隆扫墓。

陈光敏说,当年前来找李庆隆拜师学艺的人很多,200年后,定安本地出现的“庆”、“桂”、“梨”、“凤”字戏班,“无定安不成戏班”的说法,都与他有很大关系;2011年,定安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也有李庆隆的一份功劳。

目前,定安县已将李庆隆墓列入县级文物单位,将其保护起来,这对尊重和挖掘定安历史文化,以及进一步将定安琼剧发扬光大,无疑是一种极大的推动力。

1902年所立的李庆隆墓碑。

李庆隆墓是座石头坟。

李庆隆为定安培养了大量戏剧人才。杨薇\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