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锵锵锵锵”,一阵锣鼓响过,“吕布”将手中画戟一摆、紫金冠翎一抖,汉剧《辕门射戟》中的这一幕,让陕西安康市金州广场近万名观众如痴如醉,高声叫好。
沿着汉江,一路风尘抵安康,当地浓郁的汉剧文化将我们连续奔波的疲乏驱得无影无踪。
汉江安康段长346公里,占陕西境内总里程一半以上。汉江至此丰沛宽广、浩浩汤汤,有了大江大河的气度。
陕西风物风俗,也至此一变。这里不喜铿锵激昂的豪迈秦腔,最爱却是委婉细腻的汉调二黄。而处于汉江之尾的江城武汉,省及武汉市汉剧团正迎来发展的新机遇。
三千里汉江,见证着这一古老剧种的传承与繁盛。
在安康汉调二黄研究院,我们见到戏台上“吕布”的扮演者,竟然是年仅25岁的名叫刘枭的小伙子。听说是湖北来的记者,他兴奋地告诉我们说:“我的汉剧启蒙老师胡志强,是湖北鄂州人呢。”
2001年,刘枭和安康49个同龄人一起踏上习戏之路。他们的汉剧老师,大多就来自我省汉剧界。“稀里糊涂被父母送进来,人家睡觉我们还要练功,真苦啊!幸亏老师每天讲戏剧前辈们登台的荣耀故事,让我们入了迷,学了一年多之后,就越来越喜欢了。”刘枭回忆道。
2006年7月,安康市举行大型公开拜师仪式,这批学员分别拜入当地汉剧名角惠桂枝、陈朝玉等门下,接受更加专业和严格的言传身教。
80后成为汉剧舞台上的生力军,让安康汉剧散发出青春的活力。刘枭、陈珊、向硕、安春萌……这些年轻演员,如今已成为当地汉剧迷眼中的大明星。
汉调二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77岁的龚尚武老先生退而不休,两个孙女也被他培养成了汉剧的接班人。“传承汉剧,关键在人才。只有不断融入新鲜血液,汉剧艺术才会长盛不衰。”
一江两地汉剧缘
因为汉剧,安康与武汉有了亲情。“六渡桥,杜家巷……”说起武汉,龚尚武格外亲:“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通车,我正在武汉汉剧团学习,陈伯华是团长,我们经常在一起交流。”
新中国成立以来,安康、武汉两地汉剧界始终保持着频繁的交往。安康汉剧团沿江而下赴我省荆州、襄阳、十堰等地演出,更是司空见惯。
1982年,是安康汉剧界难以忘记的年份。这一年,陈伯华、李罗克等4位武汉名家来到安康,演出折子戏《柜中缘》等。66岁的惠桂枝回忆:“陈老师是汉剧大家,我们从头到尾盯着看,生怕漏掉一点,就连后台都不放过,她化妆色彩的变化太漂亮了。”
安康人对汉剧的痴迷,让陈伯华欣喜、感动,她说:“安康是名符其实的汉剧窝子。”
龚尚武介绍,安康汉剧剧目丰富,有“唐三千、宋八百、野外史传数不清”之称,现在当地还保存了600个脸谱,1000个本戏、折子戏。“就算现在的年轻演员上台,也能演一个月不重样。”
进入新世纪以来,安康市提出了“振兴汉剧”的响亮口号。采访团抵安康之时,见到的正是全市学唱汉调二黄大型歌咏比赛的盛况。
不可否认,与传统戏曲相比,汉剧艺术的生存状态尤为艰难。作为戏剧大省的湖北,高度重视汉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措施,设立了“保护传承汉剧艺术专项资金”,并实施了人才培养计划。
惠桂枝感慨地说:“湖北对汉剧的保护让安康汉剧界感到振奋。汉剧对京剧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希望通过两地汉剧人的共同呵护,让汉剧如同京剧艺术一样得到复兴与繁盛。”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