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戏曲 >其他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浅析潮剧《东吴郡主》中孙尚香的悲剧命运及其美学价值

心系两国,情痛一生

——浅析潮剧《东吴郡主》中孙尚香的悲剧命运及其美学价值

【摘要】潮剧《东吴郡主》揭示了孙尚香跌宕激昂、悲情壮烈的一生以及造成她命运悲剧的历史原因,引发人们对历史、对人生、对命运的认识和思考。

【关健词】潮剧 东吴郡主 孙尚香 悲剧命运 美学价值

广东潮剧院著名编剧范莎侠,继成功创作出《葫芦庙》(取材于《红楼梦》)之后,又创作出一部新编历史故事潮剧《东吴郡主》,再次引起了我省文艺界的广泛关注。

三国故事在我国几乎可以说是家喻户晓,题材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作者精心选材,加以艺术的剪裁、取舍和重新组合,浓墨重彩地塑造出一个女中丈夫——东吴郡主孙尚香的艺术形象。范莎侠得心应手地驾驭潮剧艺术形式进行叙事抒情,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充满硝烟的历史画卷,揭示了孙尚香跌宕激昂、悲情壮烈的一生以及造成她命运悲剧的历史原因,引发人们对历史、对人生、对命运的认识和思考。

孙尚香贵为东吴郡主,“志胜男儿貌如花”的她立志“非天下英雄不嫁”。其兄孙权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把孙尚香作为钓饵诱骗刘备过江联婚,不想反成就了孙尚香与刘备的一段姻缘。孙尚香虽遂了“嫁与英雄”的心愿,但是,她的悲剧命运却也由此展开。

俄国作家别林斯基指出“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运用到戏曲表演里,我们可以把这句话引申为“没有情感就没有人物,也没有戏。”戏曲受它的表演形式等方面的限制,不可能表现过于错综复杂的矛盾和曲折悬疑的情节,但它最长于抒情,有时甚至是一咏三叹,再三强调。初学写作之人一般都比较注重于编故事,而高明的剧作者却更善于挖内心。《东吴郡主》的作者对孙尚香的感情世界,泼墨堆金,反复描绘,力求写足写透,对她独特性格的剖示随着剧情的展开层层推进。

第一场,孙尚香在洞房里盖着红头巾陶醉地唱出了“孙尚香待字闺中有誓愿,慰平生当嫁盖世英雄郎。刘皇叔英名传海内,桩桩佳话铭心间……芳心长慕英雄汉,喜今朝与意中人配成双……”的甜蜜心声,一个青春浪漫的贵族女性形象跃然而出。当新郎刘备告知她“吴侯邀我过江,实非为你我百年计,乃是为谋取荆州”时,孙尚香又羞又愤,怒冲冲要找其兄孙权理论。善于收买人心的刘备一番“深情”表白,更使尚香死心塌地地表示愿意“追随夫君到百年”。沉浸在幸福中的孙尚香忘记了人心的险恶,也还没意识到政治斗争的残酷性。

孙尚香一心一意追随她心目中的英雄,为了刘备,甚至愿抛别故国,随夫归蜀。别母之时尚香真情流露,依依不舍,却又不敢把真相告诉母亲。“离别难说离别的话,满怀心事托春花”。尚香执意要为吴国太簪花贺岁,背地里却是珠泪暗弹。饱经沧桑、洞察世事的吴国太一下子明白了女儿与刘备“夫妻相偕要奔远方”。知女疼女的吴国太不但不加阻拦,反而对尚香讲起了战国赵太后嫁女的故事,最后还送上先王宝剑为这对准备逃离东吴的夫妇开路。手捧宝剑的孙尚香百感交集,不禁哭倒在地,其情状催人泪下,这是全剧刻画得最为动情的一个章节。

三年后,孙尚香被孙权以“母病危”的谎言骗回东吴。回吴后,刘备对她不闻不问,致使尚香“有国难投,有家难归”,在悲凉郁怨中虚度了青春的十年。东吴偷袭荆州,杀了关羽,刘备以报弟仇为名挥兵七十万“势压江南”。孙权“欲战无胜算”,竟想出送妹归蜀进行调解的主意来。孙尚香禁不住积怨迸发,痛责孙权:“你把我骗回,害得我夫妻天各一方,我思归,盼的是夫君香车宝马迎我回归!可是,十年来夫君对我不闻不问,我是欲归难归啊!你既知亲妹思归,可曾为我作归计?如今大兵压境,你却把我当降将人质送回!你可悯恤你妹妹的悲苦?你可顾及我郡主的尊严?”一番饱含屈辱与怨愤的血泪诉说与严正斥责使得孙权悔恨交加,再三赔罪。孙尚香为了阻止一触即发的江南大战,暂抛个人荣辱得失,闯营吊灵谏夫,怎奈刘备“灭吴在先”的方略已定,根本听不进尚香的泣血苦谏。孙尚香“大梦醒来恨长留”,只好带着她的满腹遗恨走向茫茫大江……

孙尚香虽出身豪门贵族,崇拜英雄,但她并不谙熟政治,更无法预料到政治斗争会对人心产生异化作用。纵观整部《三国演义》,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所有的战争都是政治家或政治集团之间的利益斗争,这其中没有人性、人道、人情的席位。这些政治家、阴谋家正如鲁迅先生所描绘的那样,“他们都是自私自利的沙,可以肥己时就肥己,而且每一粒都是皇帝,可以称尊处就称尊。”这些政治军事集团之间充满了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尖锐斗争,财产和权力的再分配总是在不断地进行。

孙尚香选择刘备就是选择了自己的悲剧命运,因为她的兄长孙权与丈夫刘备分别是两个大政治集团的首领,政治倾轧、攻城略地往往都是你死我活的残酷斗争,谁若只顾着儿女情长,必将贻误“大事”,陷于失败险境。刘备与孙权都深知其理,只有孙尚香一个人天真地沉醉于自我设想的理想王国中,直到刘备兴兵、江南遭劫的时候才如梦初醒。刘备、孙权想的都是自己的基业和“大局”,可怜的孙尚香成了他们政治棋盘上的一颗棋子,她的爱情、婚姻全都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其实,孙尚香的择婿意愿与她的人生宗旨是有些相悖之处的,她关心家国大事,仰慕那些能够匡时济世、建功立业的英雄,立志“非天下英雄不嫁”。同时,在其母——深明大义、睿智卓识的吴国太的教诲和熏陶下,孙尚香内心深处早已树立了“立世当为苍生念”的人生宗旨。孙尚香与刘备成婚后,她的志向与理念的矛盾就逐渐显露出来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一个人想要成为有所作为的大英雄,要施展政治才能,想叫他的双手不沾上鲜血那是不可能的事;一旦英雄挥刀向敌,那他就很难完全做到“立世当为苍生念”了,因为敌方将士、敌国百姓也是苍生,但该杀的他还是照样要杀。刘备就是这样一个在政治斗争上非常成熟的“英雄”。

吴蜀开战,孙尚香一下子陷入两难的境地,一边是她出生成长的故国东吴,一边是她所景仰的丈夫刘备统治下的蜀国,抛弃哪一方对孙尚香来说都是血肉撕裂般的痛楚。当时的形势是合则双赢,战则两伤,可惜急于成就帝业的刘备听不进孙尚香的泣血苦谏,于是硝烟又起……特定的历史背景造成了孙尚香的理想的矛盾,也造成了她命运的悲剧结局,所以说她是“心系两国,情痛一生”。

《东吴郡主》深刻刻画了一个有主见、有头脑、重感情、识大体的贵族妇女的爱情婚姻与政治斗争的矛盾。她的宝贵真情和对黎民苍生的深切怜悯无法阻止战火的蔓延,自己也成了这场斗争的牺牲品。到最后,东吴大败蜀军,“火烧连营七百里”,刘备仓惶逃跑之后,孙尚香的投江已经不仅仅是缘于个人婚姻命运的悲怨无奈,而是英雄梦破灭之后的心死,是对“战衅一开两伤败,烽烟卷处生发哀”的一种悲天悯人的终极关怀,也是她在追求人格完美这个过程到最后收上的有力一笔,更是这个形象最震憾人、最感动人的地方。至此,孙尚香的高贵品格和悲悯情怀得到了升华,作者也成功地完成了对“这一个”人物的塑造。

【参考文献】罗贯忠《三国演义》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