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戏曲 >其他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上午,东营区史口镇文体活动中心排练厅里传来阵阵清脆悦耳的吕剧坠琴声,七八名村民正围坐在一起交流切磋吕剧坠琴拉琴技巧。史口镇吉祥福庄户剧团团长郑建祥指指中间一位五十岁左右的男琴师介绍:“他就是获得全市吕剧器乐演奏大赛一等奖的张福山,史口镇安子张村村民。”

张福山的琴艺哪里来?郑建祥颇为得意地说:“没有全区对吕剧的崇尚之风,他不会拉得一手好琴。”

东营区是吕剧的故乡,过去,曾一度涌现出了“村村铜锣响,人人把戏唱”的吕剧传唱胜景。但是随着时代变迁,群众对于发展经济的追求冲淡了对于吕剧的痴迷。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张福山自幼跟随爱好吕剧坠琴的父亲学得了一些拉琴技艺,近年来也将坠琴束之高阁。

群众的物质生活达到了一定水平,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就显得越来越迫切。怎样才能焕发吕剧艺术的独特魅力,让它在诞生地大放异彩?东营区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局局长苏咏霖告诉记者:“近年来,东营区通过鼓励发展庄户剧团、实施人才培训计划、制定奖励扶持政策等举措,带来了吕剧艺术发展的春天。”

“我们都是非常喜欢吕剧的。这几年,政府鼓励我们重拾坠琴技艺,当然非常高兴!”拂拭一下琴柄,张福山满脸喜悦。

范美英是吉祥福剧团的年轻演员。张福山坠琴演奏,她演唱。一曲传统吕剧《姊妹易嫁》选段《见多少王孙公子骑骏马》后,记者感受到了“唱和”相得益彰的魅力。范美英说:“张福山会用弦,尤其是在个别行弦上,弓法的进出,长短,轻重,缓急独到而精妙。如‘借灯光’的前奏、‘二姑娘要回娘家’的伴奏、‘见多少王孙公子’反调过门等的演奏上,弓法处理韵味十足。”

为了让百姓“文化能人”愿意登上舞台,能够“动手拉琴、开口唱戏”,东营区实施了一系列“复苏、壮大”吕剧魅力计划。2007年东营区首届吕剧文化艺术节举办以来,全区已鼓励能人牵头成立基层庄户剧团38个,发展成员1800多人,配发乐器400多件、传统吕剧服装380多套,启动了一年一村一场戏、吕剧进课堂等活动,每年实施两次大规模吕剧人才培训,组织吕剧专场元宵节文艺汇演、消夏广场演出、金秋文化行等活动200场以上。去年,东营区又出台规定,对在文化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各类群众文艺团体、参加精品工程评选获奖的作品、对吕剧文化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的剧本、演员和演出活动等实施奖励。

“每年演出20场即可获得参评全区年度优秀庄户剧团,并可获得最高5万元重奖的资格,今年我们已经演出了这个场次的3倍多。”郑建祥两手一摊,自豪地说,“尤其进了冬季,大伙儿都喜欢看,只能天天排练、演出,没办法,哈哈……”

“吕剧故乡爱吕剧,再加上能够免费学技术,学好了不仅能自娱自乐,还能够登台演出比赛,有机会获得奖励,何乐而不为?”东营区牛庄镇大杜村庄户剧团团长杜瑞杰一语道出了庄户剧团成员的心里话。杜瑞杰说,作为吕剧第五代传人,正是因为有了吕剧人才培训工程,自己才免费得到了市区吕剧专家的手把手传艺,从而更加痴迷地爱上了拉琴唱戏。去年,东营区吕剧文化艺术节、牛庄镇吕剧艺术周期间,特邀省吕剧院的多名专家现场传艺,省专家与庄户剧团结成了手拉手学习对子,已多次进村指导。
张春祥是东营区六户镇庄户剧团的剧本创作者。这几年,他每天都如痴如醉地写剧本、指导剧团排练节目等。说到吕剧学唱氛围的日趋浓厚,他深有感悟:“演员、器乐、剧本创作能手的培养都不易,没有对乡土吕剧能人的不断挖掘、带动,就不会有吕剧的今天。”

在东营区,吕剧艺术潜移默化改变着群众的生活。安子张村党支部书记张金凯告诉记者:“这几年,庄户剧团三天两头在村里演出一些自编自演的非常有教育意义的曲目,通过说身边事儿、讲身边人的故事等方式,带动了乡村文明之风盛行。目前,孝敬老人、关爱邻里、参与志愿服务等已经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

东营区文明办副主任隋欣说:“吕剧文化的弘扬已经为乡村文明行动的实施搭建起了有效载体,目前,全区201个村村村建起了文化大院、文体活动广场,几乎家家户户都成了戏迷,吹拉弹唱、唱戏听曲、品戏鉴赏带动了文明乡村建设‘大步’跨越。”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