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胡,又称呼胡、胡芦子,弓弦乐器,是晋剧文场中的主奏乐器。作为我国弓弦类乐器家族中的一员,它同样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进而逐步确立了它在晋剧中的地位,成为深受广大晋剧爱好者喜爱的乐器。
一友调侃道,上世纪50年代初,出自咱省的歌手郭兰英以一曲《妇女自由歌》,让世人认识了优美动听、韵味浓郁的山西民歌。时过半个多世纪的今天,一部电视剧《乔家大院》的音乐,又使人们尤其是新生代,方知土生土长的山西乐器——晋胡竟是如此不同凡响。
说来也是,大凡听了片头音乐中晋胡(又称胡呼、胡芦子)的领奏,以及那香醇甘美的“醋味”音乐(醋味,乃人们对山西风格的戏称),谁又不为之所动呢!其缘由之一,就是著名作曲家赵季平启用了晋剧(即山西梆子)的曲调以及那正宗的文场(丝竹乐)武场(打击乐)传统的即兴演奏,而在晋剧伴奏乐器四大件(即晋胡、二股弦、小三弦、四股弦)中,起核心作用的主奏乐器便是晋胡。
百余年前,晋剧同其他地方的梆子戏一样,都是用高音板胡伴奏的,当时的琴师彭根,通过多年的艺术实践,觉得演员在台上可着嗓子吼,台侧的板胡在高音区狠劲地拉,有“喧宾夺主”之烦,便经过多次试验,终于成功地将板胡改革为中音音质,从而少了高亢激昂,多了淳朴厚实,削了尖锐刚脆,添了圆润委婉。那近似女中音的音质,闻之犹如雾里看花,好似薄云遮月,在伴奏中不显山露水,不事张扬。随腔不压唱,奏曲醋味浓,更易托腔保调,且风格鲜明,独树一帜。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一代代音乐人苦苦求索,继承创新,精益求精,成果斐然,有“晋胡鼻祖”之称的温万金,以其圆润而纯正的音质,优雅而灵动的奏法,成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领军人物。到40年代温谢世后,他那极具天赋的得意门生刘柱,摒弃万贯资本之商,转从酷爱晋胡之艺,他不但传承了恩师之长,还吸纳了京胡弓法指法的灵活性,创作了晋剧垛板的过门,增强了晋胡的表现力,开启了平整大方、风韵酣甜的演奏风格,操琴三十余载,成为晋剧大师丁果仙、牛桂英贴身的得意琴师,堪称黄金搭档。使演唱与伴奏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人们称他为“晋剧泰斗”、“山西阿炳”是当之无愧的,他那超凡的艺术造诣,为后来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编后语:山西民间说“胡呼”,又叫做葫芦子或晋胡,与板胡类中的次中音板胡相仿佛,它像京剧中京胡一样,是领奏乐器。胡呼的琴杆比较粗,多用紫檀木、乌木等上等木料制成。琴筒较大,因而发音宏厚、柔和,它代表着晋剧弦乐器的风格、特色。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