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曲戏源于鄂东广济(现武穴市)和黄梅太白湖区,流行于鄂、皖、赣三省毗邻县市。它历吏久远,早在明朝万历十一年(1538年)黄梅县志就有“以文曲泳赞太白渔歌”的记载。黄梅始称调儿,南昌、九江叫做清音,宿松、安庆谓之儿家腔、文南词,广济则称之为文曲。
文曲戏是从坐唱演变发展的,声腔有文词、南词、四板、秋江、平板五大正腔和八十多种曲牌组成。它开始是由一人操琴伴奏,一人操板主唱,在很长时期内主要是盲艺人和逃荒卖唱者传播。
清末民初,文曲开始在年节观灯时搭台演出。一般是在台上坐唱,后来受汉剧等戏曲形式的影响,坐唱中出现装扮男女,分角演唱,即在叙事曲目中插入或为一生一旦,或为一丑一旦的片断表演。演出了《苏文表借衣》、《宋江杀惜》、《点药》等小戏,受到群众欢迎。
20世纪30年代,文曲戏在广济得到较大发展,职业、半职业戏班达三四十个,各班都有10数人以上规模,还多次出现过广济、黄梅两县四十五位艺人联袂登台,连演几天“会戏”的盛况。
特别是在1937年,广济艺人程三爱大胆培养女演员,使文曲戏的声膛更为丰富多彩,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女艺人查爱香、蒋凤翠等演唱尤为出色,群众称她们为“十万三”、“八万五”(意为价高艺绝)。到50年代,职业、半职业戏班达到80多个。
1960年,广济县人民政府组建文曲戏剧轩,文曲戏的唱腔和表演随之丰富和提高,服装道具也有了讲究,演出质量提升很快,剧团还先后创作和移植了近百个剧目,如创作了现代戏《一把刀》、《两把竹椅》、《投红军》等。
1974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地方戏剧专题节目中进行播放,1985年,文曲戏《苏文表借衣》获湖北省首届戏剧节银奖。
湖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文曲戏
文曲戏起源于鄂东广济县(今武穴市)和黄梅县交界的太白湖区,流行于鄂、皖、赣三省毗邻县市。明朝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广济县志就有“以文曲泳赞太白渔歌”的记载。太白湖区从明代到清代是民歌兴盛之区。文曲戏很大程度是太白湖区艺人以“秧田歌”为基础,吸收一些外来曲调,经过加工整理而成。广济、黄梅俗称“调儿”和“曲子”;江西叫“文词”、“清音”;安徽俗称为“儿家腔”。其主腔“文词”曲调旋律文雅抒情。音乐仅用两把二胡拉正反调和一个云板,没有武场锣鼓,故称“文曲”。也是全国唯一的独特剧种之一。
文曲戏的脚本内容大部分是反映家庭、论事、爱情的小戏。演出通俗易懂、妙趣横生,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她有雄厚的群众基础。当时主要活动在湖区、农村。其剧目共有四、五十出。如《宋江杀惜》、《浪子踢球》、《苏文表借衣》、《追舟》、《点药》、《游湖借伞》等。
解放后,在党的“双百”方针指引下,文曲戏得到了蓬勃发展。1958年,在广济汉剧团内试办了一个文曲剧组,1960年,广济汉剧团解散,正式成立文曲剧团,文曲戏的唱腔和表演随之丰富和提高,服装道具也有了讲究,演出质量提升很快。剧团先后创作和移植近百个剧目,如创作现代戏《一把大刀》、《两把竹椅》、《投红军》、《张木匠抗旱》等和新编历史剧《芙蓉寨》及改编传统戏《玉堂春》、《苏文表借衣》等20多个剧目。1984年,文曲戏《玉堂春》在福建前线广播电台“可爱的家乡”栏目中多次向台湾、香港地区播出。1985年,文曲戏《苏文表借衣》参加湖北省首届戏剧节,主演戴艳芳获金奖,剧目改编获银奖,音乐设计获银奖,集体表演获银奖等四大奖项。2009年9月文曲戏《草鞋老太爷》参加第七届湖北省黄梅戏艺术节暨黄冈地方戏新作展演中获编剧、导演、作曲一等奖和多项个人奖项;2010年11月文曲戏《草鞋老太爷》参加湖北省第九届楚天文华奖获楚天文华剧作二等奖,楚天文华音乐创作三等奖和多项个人奖项。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