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戏曲 >其他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走进羊亭镇北小城村,一股和谐文明之风扑面而来:大街小巷干净整洁,居住环境舒适安宁,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还有不到两个月就过年了,我们正在排练新的吕剧节目,打算春节前后到村里唱给父老乡亲们听。”羊亭镇北小城村吕剧团团长刘金超告诉记者,在羊亭,农民一年忙到头,闲不着,过年听听吕剧,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种传统。

在北小城村,记者看到,村里新建有一处占地600平方米的乡村大舞台。舞台上,刘金超正带领30多名村民在排练。“我们上了台是演员,下了台就是农民,一块空地,一处高台,我们都可以当舞台。”刘金超向记者介绍说。

据了解,羊亭镇是著名的吕剧之乡,镇内看吕剧、唱吕剧蔚然成风。作为羊亭传统的戏曲大村,北小城村早在清朝中期就以表演京剧而闻名,新中国成立以来,北小城村逐渐发展吕剧,村内的吕剧表演一直延续,成为传播“四德”精神的文化阵地。

“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色,这种特色就代表着优势,意味着竞争力和影响力。我们立足实际,创建多样、便民、共享的乡村特色文化服务新体系,把吕剧打造成了具有羊亭特色的民间文化。”羊亭镇文化站负责人说。

刘金超说,北小城村吕剧团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村民自发成立的,现在有成员30多人。他们确定了“发展”、“孝道”、“和谐”等主题,自编自导自演符合农民“口味”的节目。

采访中,记者随机问了几位北小城村的村民,他们都能说出自己喜欢的吕剧节目。如《憨子孝母》、《小姑贤》、《娶婆婆》、《母子泪》、《挑女婿》等等,这些反映家庭伦理亲情的剧目,给村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好戏就在家门口,百姓乐在心里头。”北小城村村民刘玉军说,村里的吕剧团经常组织群众排练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逢年过节或者农闲的时候不仅在自己村里演,还到镇上其他村里演,一年算下来演出场次不少于30场。

不仅如此,北小城村吕剧团还经常邀请其他专业或业余剧团来村演出,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也有效改变了农民的精神面貌,使村风民风更加淳朴和谐,真正将“送文化”变为“种文化”。

为充分发挥文化在乡村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北小城村新建了一处群众文化活动中心,村内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电教室等文化阵地一应俱全。村民通过远程教育、上网浏览等方式学习农业新技术,了解市场行情,以各种通俗易懂的形式宣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了文艺人才,提升了村里的文化氛围。

与此同时,北小城村在主要路段建立起了融“四德工程”教育、计生政策法规、孝老爱亲、关爱女孩等为一体的文化宣传一条街,并采用图文并茂、群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以较高的质量、标准和更加直观、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进行宣传。

以文化引领,北小城村动员农民群众从自身做起,参与村庄的各项建设,调动了全村百姓参与到“文明家园”创建行动中,一幅“小城”的美丽画卷灿然展开。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