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县梆子戏起源于沙河流域,结合淮北土语和民间曲调发展而成,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由于它的曲调中吸收了淮北坠子翁、鼓书说唱、叫卖声和劳动号子、船工号子等音调,唱腔高亢激昂、朴实大方,所以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有时农民下地干活回来,敲着锄杠、炸着响鞭,哼上几句梆子腔,真是乐哉美哉。
1954年萧县成立了梆子剧团,并进城演出,标志着这一地方剧种的形成和成熟,剧团在几十年的演出中,既培养了一批当地有名的演员,像萧县的四大名旦马凤霞、董兰香、郭秀兰、蒋相娥,红脸王于超兰,黑脸王窦广田,武生郭公升等,也造就了一大批痴迷于梆子戏的戏迷,一些业余剧团在萧县城乡应运而生,有的甚至摔锅卖铁买戏箱,置办剧团,逢年过节,村口用太平车、大门板搭起戏台,三乡五里的人都赶去看戏,锣鼓一响,大幕一拉,忠孝节义、是非曲直,一幕幕、一场场,满足的是老少爷们一年的渴盼,也是面向大众的最直观的道德教化。优美的梆子腔取代了枯燥乏味的礼仪宣讲,净化着人们的心灵。
上个世纪70年代,学唱革命样板戏风靡一时,萧县业余剧团成立了几百个,学戏唱戏一度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这种集体性的趋从,再一次印证了戏曲从之者众的号召力。当时黄口镇有个十几岁的女孩叫吴素芹,父亲被错打成反革命在学习班里受批斗,她在镇业余剧团里学唱梆子戏移植的样板戏《红灯记》李铁梅唱段——“学爹爹心红胆壮志如钢”,“打不尽豺狼决不下战场。”造反派批斗她爹爹时说,“你是反革命还叫女儿学爹爹心红胆壮志如钢,真是不老实”。爹爹回到家对女儿说,“琴儿,别再学唱李铁梅了,你再唱就把爹爹打死了!”吴素芹找到造反派据理相争,坚强地把唱戏坚持下来,直到今天,她仍然是个老戏迷,去年参加全县戏曲大赛还获得了二等奖。她说,戏曲是一种力量,是一种情怀,梆子腔将伴她幸福一生,没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期待的了。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多样化视听媒体的出现,戏曲舞台一度冷落,然而萧县城乡业余戏曲爱好却在升温,这除了大家的欣赏习惯使然,更多的是心理因素的作用,在这个浮燥的社会环境中,恪守传统的戏曲是每位戏迷内心最熨贴的一剂良方,高亢激昂的梆子腔,时紧时慢,时温时火,正是寻遍不得的一方净土。2011年在戏迷的呼声中,萧县戏剧家协会诞生,接着成立了戏迷俱乐部,有100多位戏曲爱好者报名参加,它成了“戏迷之家”。继而全县相继成立了20多个业余剧团,白土镇梁恒真自筹资金30多万元,购置服装道具、乐器、流动舞台车,招收20多名演员,组建了白土戏曲艺术团,坚持为农民演戏。他说,我不图赚钱,只为老百姓有戏看,只为梆子戏的传承发展。现在梆子戏与他们结了缘,一招一式,悲欢离合,全已有了情感共鸣,他们是戏曲最坚定的守护者。
萧县戏剧家协会成立以来,连续举办了三届戏曲大赛,每次报名参赛戏迷应接不睱,观众如潮,涌现出很多“草根明星”。张勤是皇藏山区的一位农村妇女,山里人的戏曲渴望真切、实在,越发显得珍贵。她酷爱戏曲,挚着追求,拜“光盘”为师,凭着一幅好嗓子坚持学戏二十年,反串学了一段又一段的包公戏。在全县第三届戏曲大赛上,她演唱的《包青天》选段“陈驸马休要情怀急”,音质醇厚粗犷,情感饱满,表演大方,让大家享受了梆子腔之美,全场掌声雷动,一举夺得了金奖。
梆子腔之美,体现了戏曲文明,也园了很多人的“戏之梦”,唱戏、听戏于百姓而言己超越了休闲方式本身,加载了更为丰富的意义,它将潜移默化使我们成为最美的人。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